太平记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第6/6页)

方面的一些意见,丘阳明甚至准备和敖家联合,派出刺杀小队将这据说还没有完全觉醒的不死者尽早扼杀。

    (不过,他实在是一个很憨厚、很善良的年轻人,在某些地方,他简直还是一个孩子,也许,这就是人王没有杀他的原因?)

    阻止丘阳明派出刺客的,正是和他同列“天地八极”的王思千,只有少数儒门核心人物才知道,王思千曾经亲自接触过不死者,准备将之消灭,却最后决定放他一条生路,给他继续成长的空间,同时,东海敖家也传话过来说对这个计划不感兴趣,虽然只是一个口讯,但传讯者却非常明白的暗示了这是敖复奇本人的决定,这样子多重作用之下,才使儒门的长袖收回,却仍然还是对云冲波保持了高等级的监视和情报收集,当初颜回能够在青州的幽深之处与两人相逢,实非偶然。

    (那么,我又该怎么办呢?)

    和丘阳明一样,儒门的主流意见并不认可王敖两家的选择,其中的激进派如子贡、子路和澹台灭明,甚至劝说丘阳明独立行动,消灭不死者。颜回的立场较他们稍为后退,但也只是出于对另外两大世家的尊重,以及一点儿对“不死者”的好奇,就个人而言,如果有机会,他也同样相信自己会毫不犹豫的将这可能“祸害天下”的乱源清除。

    苦笑一声,颜回摇摇头,实际上…他能做的选择,已很简单。

    闪电般出指,戮中云冲波的眉心,开始向他强行灌输一些必要的知识。虽然这些知识是相当的繁杂琐碎,颜回却对自己很有信心,说到底,若要“教”别人些什么,天下就没有比儒门“有教无类”更为高效的方法。

    在颜回的心中,也不是没有保留:他所传授的东西只是入门的基础,仅够让云冲波听懂自己的指挥。这个样子的帮助,他自己觉得还不至于够到“资敌”。

    …他却不知道,云冲波脑中正在发生的变化。

    (他,他在干什么啦?)

    感觉到自己好象突然懂了一些什么,云冲波在最初的仓皇之后,也想到可能是颜回在教他些什么,便放下担心,专心吸收,他却没有想到,越学,展现在他面前的“未知”就越多,而且,还渐渐出现了一些好象不应该是由颜回来教给他的东西。

    (嗯,为什么会好象看见前代蹈海的样子…啊,还有第一代的蹈海…呃,为什么还有那个敖家的老头…)

    迷迷茫茫中,云冲波并不知道,自己脑中的某些阻塞已被颜回在无意中破开,一些因为缺乏基础知识而没法理解的概念,正如大潮般从最深的地方渗出,开始被他认知,明白。

    (怎么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吃透,他的资质不该是这么差罢?)

    仅仅是强迫云冲波学习些东西,颜回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直到一阵他期待中的震动自指上传回,他才放下心,缓缓将手收回。

    “…现在,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茫然的点点头,云冲波一时间还有些没法适应,停顿了一会,按照刚才…刚才在他脑中冲突、咆哮和被最终驯化的那些念头,他慢慢的抬起手,默默凝聚着自己的力量,按照颜回的提示,设法去将刀气迫发。

    刚一起手时,一切都很顺利,他甚至能够感觉到那些散碎的力量在全身慢慢流动,聚集向手上,又被约束、锐化,形成象刀剑一样锋利的混沌之物,在等待着那狂喜的喷涌。

    可是,真气的流动,却突然加快了!

    如狂飚般卷过全身,那力量愈走愈强,更似永无止境般的拼命榨取着云冲波体内的每一份潜力,突然其来的冲击太过意外,又太过强劲,使云冲波的脸色立刻变得惨白,更有滚滚的汗珠从额上淌下。

    “云兄弟,你怎么了…咦?!”

    首先察觉到不对,颜回立刻探手切住云冲波的脉门想要察看,不料竟有强大的力量迸发而出,将自己震开,这一惊,着实非同小可。

    (不是他的故意,这是强招出手前自然形成的护罩…这个感觉…不好!)

    闪电般移身到花胜荣前面,颜回双手齐出,左划圆,右执方,便见球形的半透明护罩浮现空中,上面更隐隐有星罗形象分布。

    似乎被颜回的运行牵引,云冲波竟也本能的半转身体,双手齐放,立见着:有千万度刀气自他身上疯狂迸射出来,击向四面八方。

    在云冲波而言,这是他曾经见过,也曾经用出过的招数,“邃密群科济世穷”,当初涉足时光洪流而见的神技,今次却有了不一样的变化,除了这次用出时他能够更加清楚的感受到出招时力量在如何流变外,刀气的颜色更是变作了高贵神圣的金黄,还隐隐的透着龙蛇之形。

    刀气四击,当者尽糜,就算是巨大的岩石也被轻易冲碎,但面对颜回以“天圆地方”之术借乾坤之气而成的护罩,却不能击破,可,这样的成绩却不能解开他紧锁的双眉,更不能化解他胸中的疑问。

    (这个感觉…虽然是刀招,却绝对是敖家的龙拳…敖家那群混蛋,他们在搞什么花样?!)

    太平记第十四卷完。

    ------------------------------------------

    首先表示一下惭愧。

    原先的计划,在这里是应该把桃花源的事件结束,在下面把重点移回到瓜都,可在处理上总是写不清爽,结果还需要多半章才能搞定,又不想把这章弄的太长,所以…只好放在第十五卷里面了。

    虽然还有半章,不过只是细节问题,桃花源,吕彦…该揭盅的基本上都揭盅了,情节,应该已经很清楚了。

    在最早筹划桃花源这个桥段的时候,是在2003年,我其实是想用到秋水长空里,当然,按照秋水的整体设定,不会有庄子,也不会有什么死人的村庄,就是一族从秦汉时期避世,一直延续到了宋朝的遗民。

    …而现在的桃花源,已经和那时的思路完全不同了。

    在处理桃花源剧情时,一方面,我需要这样一个环境来带戏,把一些在合理途径下很难完成的剧情带出来,为后面铺垫,另一方面,我其实也是希望表达一些东西。

    …我始终认为,从上古到中古时期,儒家,是当时可以有的最佳选择。

    道也好,墨也好,都不是治世之学,那不是为普通人设计的结构,只能流传于一时,并为儒家提供一些补充和改进,但如果独立行于一国一城,那结果…一定很糟糕。

    我写到桃花源一次又一次的毁灭,其实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在那种生产力低下的环境中,小国寡民的下场,一定是覆灭,只有群落的规模大到了一定地步,才能够保证整个族群的延续。

    关于孟棣,当然就是庄周的一个变形,我特别强调了他是“蒙地之人”,就是因为庄周的家乡是“蒙”。

    在神化他的传说中,庄周已经参透了生死之秘,可以与司命之神沟通,起白骨于冢中,桃花源的剧情,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只是规模放大了一些。

    同样是依托于这个传说,鲁迅先生也有很精彩的小说,载于《故事新编》中,没看过的朋友,可以看一看,绝对很值。

    本卷之后,重心会暂时转向瓜都,瓜都的事情结束后(十五卷内会结束掉),很长时间内,故事又会回复成冲波冲冲冲的单线剧情,至于故事…现在只有一条提示,几位坐后台坐了很久的老兄,又要准备登场了,希望当见到他们时,大家会喜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