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小情歌 (第1/2页)
出门招手来了架人力车,巧了,熟人,还是唐山,“爷,您去哪儿?” “半壁街!” 车子拉动了,郭右五掏出了小朱昨晚递的纸条细细看了起来,看着看着笑出了声。上面密密麻麻记的还真是详细,一家五口人的生辰八字都记在了上面,这就是顺天府的好处啊,全北京城的户籍都记着呢。郭右五点关心的几项看着:家主朱影文,四十有五,现光禄寺寺丞,从五品。娶妻柳氏,育一女朱祥,十七。妾吴氏,育一子朱玉儿,五岁........四十多岁了才从五品,看来混的不咋地嘛,郭右五想着想着到了半壁街。 “爷,到了!”唐山回过头来。 “先转上几圈,爷想些问题在。” “哎..”唐山拉着车转了起来。明明知道佳人就在里面,自己就是没有胆子上去敲门,心似猫抓,脑袋空白。一圈一圈又一圈,唐山拉着车围着半壁街前前后后跑了有五、六圈,“停、停!”郭右五两眼一亮,车还没停稳就跳下了下来。 入目一个油漆斑驳的大门,上面的铜钉锈了大半,原是牌匾的地方结着几张蜘蛛网,看来牌匾被人下了,门上面贴着张小纸条——“此宅出售”。郭右五怀着激动的心情扣起了门,乒乓、乒乓,半响,门开了,一个白须老人探出个头,“叩门何事?” 郭右五举了个拳:“买宅而来。” 老头开了门:“自己进来看,快点啊。” 很普通的前后二进半的个宅子,进门一个照壁,后面是大堂,一侧的几间厢房显然是下人住的。过了大堂是二进的院子,东南北三间房子挨着,都是大屋子,看来这儿就是正房了,角落里有口水井,地上是简易的青石,凸凹不平的,再后面就是一个不小的园子,看来多日没有打理了,杂草丛生破槛的很,园子的西面墙后隔壁人家的一个屋顶的尖探了出来。 “老人家,后面的邻居是哪家啊?”郭右五随意的问道。 “不知道,好像是个官爷,姓朱的吧,你看够了没啊。”老头很不耐烦的样子,压根没有察觉到郭右五眼里的狂喜。 “哦,你们家主人是哪位啊?”郭右五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朝大堂慢慢走起。 “你查户籍的来吧。”老头哼了一声,“我们家主人姓付,回山西了,这宅子不要了。” “哦,您是他们家哪位啊?” “喂,你还有完没完,我是主人家的本家叔叔,处理完宅子我也要回山西的,你到底买不买啊?”老头的架势准备赶人了。 “老人家慢点,我就是买不还得寻个合适的价钱,是不。”郭右五呵呵的笑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寻什么寻,我们老爷说了,一口价,一百二十两,你要寻去山西找我们老爷寻去。”老头看来很不耐烦,手上推着郭右五到了门口。 郭右五还没答话,老头哧溜关上了门,踢踏的脚步声慢慢走远了。一回头,唐山尽职尽责的还在原地等着在。“唐山,过来。”唐山走了前来。郭右五指着大门道,“马上回顺天府,找个叫小朱的检校,要他立刻来这里把宅子买下来,十万火急。”说着掏出张银票,“这二百两银子给他拿去,要他今天就办完所有手续,听见没。”唐山把银票揣进怀里,“小朱,检校大人,小的明白了。”随即拉着空车子跑开了。 思来想去,郭右五中午还是去了俞府,这有些事还真得元灵去办,路上看见了个卖蛐蛐的小贩便买了两对,到了俞府哄小孩子去。俞父又回了南京到职,俞文赞也忙的没个准,中午的饭桌子上还是俞母带着一大家子,郭右五老老实实的吃着饭,老是感觉俞母的眼神不停的瞅着自己。 “小五啊,今儿怎么有空了?”俞母瞅着郭右五就高兴。 “哎,大娘,小五想见你嘛。”郭右五低着头道,很腼腆。 俞母闻言鼻子酸了,大娘可不是一般人叫的,那是自家人喊的。再瞅着郭右五,马上就三十了,家里没爹没娘的,这大岁数了媳妇也没说上个,一个人过了这些年,真是苦了这孩子了。当下饭也没心情吃了,便把那碗筷一甩。二娘看了不动声色,三娘则是瞟了郭右五一眼,神色倒也轻松。 “我可怜的小五,要不大娘给你说个媳妇,你也老大不小了。”俞母很认真的道。桌上的元灵听了扑哧~的一笑,俞母狠狠瞪了一眼,吓的元灵连忙低下了头。 郭右五闻言一喜,暗道,今天就拼了,便假作感激万分的道:“小五谢谢大娘了!” 三娘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