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沐王爷 (第1/2页)
“二位师傅,请坐。”郭右五就手拿起火枪细细的观察,边看边说:“我今日来是想了解你们制作火药、火枪的具体情况,越仔细越好,现在我来问,请二位师傅作答。” 二人连连鞠躬:“不敢、不敢,大人请问,小的只要知道大人尽管问。”却是半天不敢落座。 “请教二位师傅这火绳枪的做法。”郭右五起身给两人倒了杯水。 二人战战兢兢接过杯子,酝酿半天才开口: “这第一步是制管,先将做铳管(枪管)的熟铁烧至红热,然后趁熟铁炽热时用锤把熟铁敲在钢芯外,卷成一根铁管。卷成的铁管厚度最少要在二分左右,这样铳管才结实,经得起连续十数次的发射。” “这第二步就是焊接了。把铳管接口处大力的敲砸成一体,同时,还要在铳管的焊接口撒上白铜粉,可使焊接口更结实,不至留下断层。钢芯也随时要抽出冷却,以免和铳管联成一体,冷却钢芯同时铳管还要随时回炉加热,几次三番,最后打制成型的钢管就是铳管的雏型了。” “这第三步是打磨。这时铳管还是粗胚,工匠得重新钻出铳镗,挫出准心。得用钢钻钻之,一日钻寸许,至底为止,往往耗时半月。当镗钻好后,再用四棱的钢条将镗内刮光刮净,这样铳管就做出来了。接下来要做的是铳管的后门,也叫螺丝转;然后就是罩门、火药池等小物件了。最后,用十年以上的榆木作出铳床(枪身),用两段铜箍固定住铳管,这就是大人您现在手里拿着的火绳枪了。” 郭右五边听边把玩着手上的火绳枪,四尺多长的铳管,粗短的枪托把,没有扳机,光溜溜的就像一根烧火棍,入手沉甸甸,只怕有二十多斤重。这么重的份量要一个人举枪瞄准是很难的了,怪不得洪毅说火绳枪的准头大不如弓箭了,估计五十步就是最远的杀伤距离了,还得看运气,运气好的话这枪子才打得到人。想到此不禁苦笑一声。 二人说完紧张的看着这位大人,也不知道大人是哪个衙门的,看着这气淡神闲的劲头估计是个大官,好像还很熟悉这火绳枪,估计着兵部的哪位大人下来了吧。 二人正胡猜着,郭右五把火绳枪放在桌子上:“二位师傅,来一下。”二人急忙上前。 郭右五摸着火枪的后部,问道:“这每次发枪怎么点火呢?” “哦,大人,这点火击发都是事先引着火绳,左手持枪,右手将火绳放入这火药池才能点燃火药击发的。”一个老头比划着。好嘛,射击全靠手,怪不得古称火枪手为射手、射手! “哦。”郭右五点点头,话题随之一变:“二位师傅这么称呼呀?” 二人又同时鞠着躬:“不敢、不敢,小的姓万、小的姓李。” 郭右五哈哈一笑:“万师傅、李师傅,不必多礼,我也是个工匠的出身,大家平起平坐,探讨、探讨工艺。”二人听了神情放松了许多,慢慢的话也多了。 郭右五指着点火的部位道:“这一手持枪一手还要点火,同时还要瞄准射击,太繁琐了,打得中目标全凭运气,这样不行,要改。不知二位会做*吗?” 二人点头,万师傅道:“会的,小的家里三代都在兵仗局做工,这儿一大半的武器小的都做过的。” 郭右五闻言大喜,又道:“*上不是有扳机、望山的吗,为什么不都装在这火绳枪上。望山可以帮助瞄准,对吧。这扳机可以帮助点火呀。二位请看,我们在这火药池下方的铳床上挖出个空槽,装入扳机,扳机上方焊个铜勾上去。铜勾勾住火绳,到击发时我只需要扳动扳机,不就可以点火了吗?”郭右五在枪上不停的比划着,说的详细,二人也看得仔细,他说完二人也看明白了:“是啊,大人,小的怎么没有想到,大人真是好心思啊,妙。” 郭右五又继续道:“到时这扳机上装个弯曲的铜条,抵住扳机,击发完手一松,这铜条就把扳机弹回原位,准备下次击发,二位可清楚?” “妙,太妙了,大人也是工匠世家出身吧。”二人自以为很合适的夸赞着这位大人。 郭右五闻言一笑,也没理会,继续问道:“这火药怎么个做法,配方是什么?” 万师傅连忙回道:“这火药的制法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火绳枪用的就简单了,六成五的硝,二成的木炭,一成五的硫磺,经细细筛选,混合而成。火炮用的因为用途不一,成份复杂了许多,要加些松香、干漆、桐油、石灰粉、黄蜡、甚至*什么的,多了。” “明白了!这配方淘汰了,下面我告诉你们最新式的配方,你二人拿纸笔记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