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之光辉岁月_第八十六章 开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开标 (第1/2页)

    几天下来,一直在兵仗局忙前忙后,加工简易车床不是小事,也不是简单的活,光是画图就耗费了众人的心思,这几日,郭右五全程关注,就差睡在兵仗局了。每日回了半壁街也是半宿了,一会去就倒下,第二日早上神机营,下午兵仗局,就这么奔波着。

    这天,早早被小毛太监堵上了。晚上得去织染局,今天晚上赵大喜安排本次采办开标,一切事务还得等自己前去把关,毕竟是第一次,连张永也得了信,早早的候在了织染局。郭右五去了一看,还有俩位户部的官员,可能张永在的缘故,二人很安静的坐在一边,从头到尾一句话没说。郭右五悄悄坐在了一边,赵大喜看诸位大人都来齐了,便吩咐采办开始。

    这时候在外面等候多时的众商户们蜂拥而至,把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虽然只是第一个标段,但一下子涌进来二十多商贾,看来五十两一份的标书还是挡不住商人们的好奇心,能掺合到内宫的采办,不管中不中,说出去都是一份面子,就算认识几个宫里的大人也是好的啊。

    依着先前设定的程序,赵大喜开始点名。第一个标段一共四百匹锦缎,有二十一个商户买了标书,且全部按时到了现场,赵大喜便宣布开始唱标。二十一份封好的标书就摆在桌上,赵大喜很谨慎的一一拆开、逐一唱标,身后的一名小太监拿着笔纸一笔一划的记着,众商户也是禀住呼吸仔细的听着。这四百匹锦缎按往年的采办没有个二万两是下不来的,郭右五的主意马上立竿见影,唱到最后,所有人都听清楚自己的还有别人的报价,来自山西觐缎睿的童掌柜以六千九百两银子第一个中标,大家也都是心服口服。

    论起欣喜,在场众人莫过张永,真没想到,此法居然有如此奇妙,众商户们争先恐后,唯恐比别人出的价高,报价低者窃窃自喜,价高者捶头趸胸,这般竞相削利,在内宫的采办差事中还是第一次遇上,简直是匪夷所思。

    赵大喜看到了张永眼中的欣赏,劲头也足了,主动站起来与童掌柜贺喜。赵大喜拿出织染局的刻章在标书上认认真真盖了个戳,那意思就是板上钉钉了。在场的商户们也都上前贺喜,虽然不是很了不得的买卖,但这可是旗开得胜。童掌柜的眼力也独到,应付完众人后走到张永跟前规规矩矩的行了个大礼,然后依次还给户部的俩位大人行了礼,最后到郭右五跟前也恭敬的行了个礼,这才在众人的羡慕眼神中出了织染局。

    再下来的三份开标就是照猫画虎了。赵大喜也熟悉了程序,嘴巴子也利落了,手脚、眼神配合的极为娴熟,一批批的商户们就这么带进来、走出去,欢天喜地的有之,垂头丧气的有之,其中一份中标价格差距最小的一次居然到了五百两之内,可见商户们出价的谨慎和中标的心切。场面也数次喧哗,但没有一人说有异议,规矩就摆在这里,各人各自出价,谁都玩不了巧,没中的商户们也大都得到了赵大喜的劝慰,意思是这次不行下次还请再来。

    前后四批标书共有近七十户商家参与,光标书就卖了三千多两纹银,别说张永了,连户部的二位大人都在一旁窃窃私语,这手法太厉害了,明儿得和大人好好汇报,此事不同寻常啊。

    热热闹闹了一个多时辰,郭右五见着采办招标的差不多结束了,趁着赵大喜和张永清帐的工夫一个人静悄悄的溜出了织染局,这几日太多烦事缠身,早日回到自己的狗窝里比什么都舒服。

    “大人,郭大人。”身后有人在喊着,回过头来,原是户部那二位大人。刚才在里面只是略略点了个头,相互间也没搭理,郭右五闻言也站住了身子。

    “大人,本官户部曹曦辉、胡司人。”二人抢先行了个礼。

    “呵呵,二位大人客气了,不知有何吩咐。”二人一看就是典型的科班出身,温文儒雅的学士气度,还有那若隐若现的久居部堂的官府气度。

    “不敢,我二人从尚书大人吩咐,说是织染局新出一采办办法,谓之招标,今日特来现场取经,没想到此法甚妙,感受颇深。”

    “是啊~!”另一人道:“此法可谓使那些商贾们自相残杀,我等可稳坐钓鱼台,次末等中标,如此一来仅此一项便可省朝廷数万银,若能满朝推广,又哪来jianian商横行,由此产生的官商勾结也可少了许多啊....”

    郭右五待二人说完,客气的微微鞠躬,道:“二位大人,一来此法乃内宫所出,和下官无任何关系。二来么,这招标一法也不是包治百病的妙法,局限性很大,也只能在京城内宫所用,并且需谨慎使用。”

    “哦,这是何故,郭大人能否指点一二。”二人大为惊讶,本以为郭右五会得意的表功,谁知道说出了这番话来。

    郭右五呵呵笑了:“二位,我说了,此法乃内宫所出,你们去问张公公啊。”

    看上去姓曹的大人性子比较急,当下上前两步,挡住了去路:“郭大人,明人不说暗话,还望赐教了。”言语间诚恳之意溢于言表。

    郭右五微微一顿,便道:“下官和二位随便探讨探讨几句,这些话可别说是下官说的。”说着随意的在巷子里走了起来,二人连忙紧紧跟上。“二位大人,这法名之招标。招标、招标,得先有招标之法。这招标的步骤环环相扣,如要分拆开得五六个步骤,二位大人想想,今日的中标的商家履约不到位怎么办?这采办来的货物不合适怎么办?中间起了纠纷怎么办?商家们相互串通串价怎么办?朝廷到时候不给钱怎么办....?”

    二人边走边听着,听到这里都傻了。是啊,这里面问题多了。“还请教.....这些问题要是出了怎么办才好?”

    郭右五继续道:“商人们做买卖讲个约法三章,也就是老百姓说的丑话得说到前面,以后也好扯皮。为什么我说此法只能在织染局等内宫使用,原因一是织染局每年的采办大家都心中有数,这布匹大概是个什么货色等级的,大家伙都清楚,商家们也不怕内宫不给钱,是吧。”

    曹大人此时问到:“如你所说,难道出了内宫此法就用不上了?”

    “也不是用不上,只是时机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