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七十七章:大明不会亡 (第1/2页)
京师的空气令人窒息。 其实朱佑阮的支持者依旧不少,至少在这京师里,仍有人奉他为神明。 只是当一队队的军马上了街,各处的要害城门和街道被人控制,整个京师全部戒严,可是依旧,有人在焦灼的等待消息。 对于那些塞入门缝的报纸,有不在少数的人表示出了不屑于顾,是非曲直,还不是报纸想说什么就是什么。 可是当那火铳声传出,却是浇灭了这些人一切的希望。 是火铳的声音,只有新军,才能如此整齐的发出如此整齐的火铳,新军动手了。 新军是对谁动了手,莫非是有军马勤王又或者是,这些新军胆大包天,竟是对摄政王动了手吗 柳乘风当真是丧心病狂,居然居然 坐立不安的人依旧只能等待消息,他们心里还存着希望,柳乘风定是要谋反了,要谋反了,他怎么敢。 国朝百二十年,国朝百二十年哪,大明朝不会亡,不会亡的。 这些人心思复杂,心思复杂到了极点。 紧接着,令人窒息的消息传出来。 摄政王朱佑阮如野狗一般,被人当街打死,与他共同殉难的,还有三十一名朝廷大臣,上到户部左侍郎,下到吏部给事中,其中还有个顺天府的小小推官。 可是内阁大学士杨廷和呢内阁大学士李东阳呢 绝望的人不可置信,为什么名单里没有这两个人物,难道不是他们力保摄政王,难道他们跑了 这些虽然困在家里的人,哪一个都有自己的耳目,所以虽是戒严,仍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虽然未必能保证消息的准确性,可是像杨廷和李东阳这样的大人物。不可能出差错。 误国,真是误国啊,杨介夫李宾之该死 更加令人绝望的消息是,京师里数十万的武装,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所有人都成了看客,有人蠢蠢欲动,可是居然没有一个人有死国的勇气。 大家都在干等。都在期望着奇迹出现,当然,他们所期待的,都是别人给出的奇迹,至于自己那还是留待有用之身,至于这有用之身留来何用却都各有打算。 接下来的消息又传了出来。以英国公张仑为首的一批公侯,已经入宫觐见了太后,到底这些人谈了什么,谁也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确认,这些人定是支持柳乘风的。 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一批人里,还有张家兄弟,还有成国公的世子。这些人都是和柳乘风穿一条裤子的。 仁人志士们又愤怒了,该死,这些人统统该死,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居然连社稷都不顾了。 仁人志士们绝望了,为什么只有这么些人死国,为什么人心不古哪。 显然,武官们比文人清醒的多,或许会有人心里倾向摄政王。可是一旦答案揭晓。这些人就没有再说什么了,楚王其实也不错。楚王殿下改制,给了武人不少好处,而且这些年,东征西讨,也确实令人敬佩,那么接下来他们要考虑的问题,无非就是如何巴结的问题了。 千万别以为武人就是大老粗,其实理论上来说,武人比文人更懂得变通,武人虽然没有花花肠子,却也没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规矩束缚,他们信奉强者,现在的强者摆明了楚王。 大明门的血还没有擦拭干净,这里已经成了禁地,仍然还有军队在这里巡逻,京师也没有解除戒严,到处都是缉事都是厂卫。 无论是新军还是厂卫,亦或者是经常出入聚宝楼的商贾,柳乘风的果断无疑是给了他们一针强心剂,他们跟着柳乘风,已经没有了退路,与柳乘风共荣共耻,若是柳乘风稍有迟疑,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好事。 安陆王毕竟是名正言顺,毕竟是凤子龙孙,将这个人留着,迟早会是个隐患,与其如此,倒还不如来个痛快。 坤宁宫里。 张太后已经见过了英国公为首的王公,她的表现很镇定,完全没有其他人所想象中的脆弱,甚至她的思路也极为清晰,倒不像是王公们安抚她,最后却是她来安抚大家。 紧接着,三个内阁大学士觐见。 除了焦芳,杨廷和和李东阳都是面无血色。二人木然坐着,总是走神。 这是一种畏惧和羞耻夹杂在一起的复杂心情,他们仿佛像被抽空了一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