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九美现,朱先生 (第2/2页)
“嘻嘻,是啊,好呆好傻,但是好在他们都走了,现在轻松多了!” “呵呵,我就说他是没有恶意的,应该就和小贤说的一样只是我们的歌迷而已。” 看到在场的华国人全部都面带喜色的走了出去,几个女孩面面相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徐贤忽然“啊——”的喊了起来,把刚放松下来的jiejie们吓了一跳,纷纷用不怀好意的眼光看着徐贤,假如徐贤不给个说法的话,jiejie们就准备施展家庭暴力了。但是徐贤却面色激动的就要往门口跑,jiejie们急忙拉住她,疑惑的看着这个平时最稳重的老幺,问她到底是怎么了? 徐贤激动的语无伦次, “朱先生来了,是华国的朱先生!那位华国周总理之后最嫉恶如仇大公无私的朱先生啊!是我最敬佩的人之一!” 听到徐贤这么一说,众女也不由的大吃一惊,原来是他! 朱先生是华国改革开放之后,唯一没有连任的华国总理,就其任职期间,当时的他并不是很得人心。 分析这其中的原因,就必须看朱先生在任时最大的两件举措: 一、政府机构、经济与企业改革。 早在1992年到1997年朱先生担任副总理期间(其实主要决策就已经出自朱先生之手),就对于华国的企业、政府机构的臃肿而低效深有感触——想必这一感触在中海任职期间就已有之。所以,在朱先生上台之后,就开始对于国家各部门、国企进行瘦身。 精简政府机构,裁撤了很多有级别但是没实权的部门,裁撤了相应的官员、人员。这些人平时虽然没有什么事干,但是由于有“级别”,所以照样趾高气扬,觉得自己和那些实权派在心理上可以平起平坐。可是一夜间,国家一纸令下,他们成了灰溜溜的土包子,怎能心平而气和?
企业瘦身、民营化,大量原来的“国家人员”下岗、企业里面大量的铁饭碗被砸破,一时间人心惶惶。那时候网络不发达,信息不流通,人们观念不成熟,对于“吃皇粮”的观念根深蒂固,受害者对于如此涉及自身利益的改革自然产生广泛的怨气,由此向尚在愚昧状态的其他人——主要是农民辐射、蔓延和感染。 于是在整个民间,反对朱先生的情愫比拥护的多得多,老实说,即使有些人看得远并理解了的,但是如果涉及自身利益了,照样心怀怨恨。有这种情绪的还有被裁撤者。 还有一点,强化了这种怨气,就是下岗的时候,大量干实事、有能力、没背景的老实人下去了,而不干事、有背景的人却留下来——这是当时的国情造成的,谁也没有办法。 二、反腐败。 最要命的是反腐败,大量已经成势的“既得利益集团”被打掉,让整个官僚系统心惊胆战——原因自明,几乎所有有实权的官员都想让朱先生赶快下来。话说回来,对于反腐打黑,老百姓还是一直拥护的。这就很矛盾,内心的矛盾就转化为议论,议论可以让道理更明、但也是不满增加。 民间的怨气和官员的担惊受怕与怨恨,有这两点,2002年,朱先生就再也干不成了。孤独的他在离任的那次两会上报告时,几乎脱稿演讲…… 英雄独立高·岗,盾牌已成筛子,长剑已断、仰天长啸。大仁不仁,谁人堪解? …………………………………………………… 现在回思这些,才发现朱先生在大家都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前瞻性地开展了工作,在“大仁不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怀与决心鼓舞下,在几乎招致一直反对的呼声中勇锐决绝地精简机构、下岗分流、反腐打黑,给未来奠定夯实的发展基础,塑造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目光如炬、铁骨铮铮啊! 现在中国经济到处充斥着泡沫,政府机构重新膨胀、黑恶更加猖獗,既得利益集团增大数倍——结构更加复杂和深化。华国就像一个庞大的气球、里面全是不稳定因素。卸任的朱先生曾经“不明白如今为何要吹牛皮发展经济、并扩大党的队伍”。 老百姓再次回看当年的朱先生,觉得心中真是五味杂陈。即使当年有本事而下岗的人,现在也大多理解与原谅了这位默立旁观的白发苍苍的老人。 历史总是这样,就像一辆马车,有责任心并提前预感到危险的人总会不顾众人的阻挠,到处查看并尽量检查和修理马车,坐着正舒服的人和正在沉睡的人自然极不情愿,最终大家异口同声把他赶下车,可是当马车的问题真正显露的时候,又后悔自己当初看错了他,幻想着像他一样的人再生! 可是虽然每个时代都有人才、有有责任心的人、有魄力的人,但是三者结合的实在太少,即使有,大家也不会信任——在华国让大家盲随容易,但是要达成信任的共识,那比登天还难。 时代总会扼杀掉现有的天才,而去怀念过去的天才,这应该是人类莫大的悲哀吧。 (向这位可歌可敬又可悲的老人献以崇高的敬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