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张准的外快 (第2/2页)
绸、茶叶、玳瑁甲、药材之类的,张准当然也不放过。 可惜。 两艘福船的载重量只有三百吨左右无法带走这么多的货物。 有部分价值不高的货物。 只能暂时的放弃了。 “以后有时间,还要常来江南。” 张准的脑海里,闪过这样的念头。 江南实在是太富庶了,随便来转一转,就有这样的收获,要是多来几次。 岂不是大丰收?一个小小的江阴巡检司衙门,就积存了十几万两银子,那其他更有油水的漕运衙门、淮盐衙门,岂不是有更多的银两?很快,所有的人员、金银财货、还有值钱的货物。 都被全部搬上船。 两艘福船,基本上都装得满满当当的,只留下了部分的空位,准备装三七。 这时候。 廖大可已经被冻成了冰人。 张准下令将他解下来,同样装船。 他还有用呢。 “去镇江!”张准意气风发的说道。 很快,福海和宁海,就缓缓的驶离了江阴巡检司码头。 由于装载了大量的货物,吃水线相当深,福海和宁海的航行速度,都相当的慢。 cao帆手们将所有的船帆,都全部张开。 努力的调整角度,沉重的船只,才缓缓的移动。 好大一会儿,才离开了码头。 张准他们离开码头的时候。 正好看到三艘巡检司的船只,还在江面上来回的游戈,积极的拦截来往的商船,进行敲诈勒索。 那三艘船只显然不知道巡检司衙门已经被连窝端了,还用旗语向两艘福船问好。 杨国华随即下令。 同样用旗语向他们问好。 “晚上他们回去的时候,一定非常的精彩。” 杨国华在张准的身边笑着说道。 “明天江南就有大新闻了。” 张准心情畅快,也笑着说道。 等巡检司的人回去,发现自己的老巢,都已经被一窝端,这个爆炸性的消息,一定会很快就传遍整个江南。 江阴的巡检司啊,那可是一块大大的肥rou,现在被人一窝端了,不知道多少商家要在暗中拍手叫好呢!还有崇明岛的崇明沙所千户,也被当众枪毙了,这两件事情连到一起,江南的人,想要不记住他张准的名字都不行。
从江阴到镇江,依然是逆流逆风行驶,来往的商船又多,装载的货物又多。 福海和宁海的航行速度小都相当的缓慢。 入夜以后,才行驶到泰兴对出的江面。 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镇江才出现在张准的千里镜里面。 镇江,古时候叫做丹徒,自古以来,都是江南重镇。 江南运河在这里入口,所以交通非常的便利。 镇江乃是交通要道,沈凌菲每次回家。 就要从这里进入。 镇江的西面。 乃是南京城。 镇江的北面,则是扬州城。 都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福海和宁海。 缓缓的驶入镇江的港口。 这里果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港口里面停泊着十几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有海船。 有内河船,还有专用的漕船。 其中。 那些漕船的样子是最特别的。 它们船舷上的白色印记,非常的醒目。 这些漕船,都装着大量的粮食,将船舷压得很低很低,仿佛一个大浪过来,就会沉没。 京师需要的大部分粮食,都是依靠这些漕船运载过去的。 站在福海的船头上,张准举着千里镜打量四周。 除了西南一角之外。 镇江的三面都是水。 北面是浩浩荡荡的长江,往来的船只,好像是过江之鲫,数之不尽。 镇江的东面,则是江南大运河。 来自江南运河的漕船。 同样是绵绵不绝。 漕船一般是编队行驶,每个编队至少五艘船。 这让它们看起来格外的壮观。 货如轮转,这些商船南来北往,沟通东西,产生的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大量的货物运出去,拉回来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也不知道崇祯皇帝是怎么想的,居然不想办法征收商业税。 反而不断的在农民的头上加派粮饷,结果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可悲可叹啊!同时,眼前的一幕,也让张准相当的感慨。 无论北方和中原地区,战火是如何的激烈,厮杀是如何的惨烈,气候是如何的干早,田地是如何的颗粒无收,百姓是如何的民不聊生。 但是,在这里,却是完全看不到战火的痕迹。 仿佛,这里和中原、北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这里。 你根本看不到民不聊生的情形。 甚至,连乞丐都看不到。 事实上,在整个。 崇祯年间,大明朝的北方乱的好像是一团乱麻。 一会儿是数子杀进来,杀出去,一会儿是李自成大闹天宫,纵横驰骋。 南方却是歌舞升平,民众安居乐业。 即使在李自成杀入北京以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尤其是东南半壁,依然在源源不断的创造财富。 只可惜,清军南下的时候,这些财富。 全部都被清军抢走了。 为他人做嫁衣裳,这才是最郁闷的。 “这些财富,要是掌握在我的手上就好了。” 张准忍不住要憧憬一下。 以江南的财富,加上北方的勇士,怕什么清军入关?张准现在的确很需要钱。 武装部队需要钱,发展海军需要钱,发展根据地需要钱,建设城镇需要钱,建设港口需要钱,就算有再多的钱投放进去,都依然是不够的。 就算他可以通过玻璃,通过精盐赚钱,始终无法满足需要。 只有江南,只有江南这个聚宝盆,才能满足他的需要。 江南的财富,实在是令人眼红啊!李自成杀了福玉。 抢到了几百万两银子的财货,部队一下子就膨胀起来了,自己可没有那样的便利。 但是,李自成也没有对江南动手的便利。 江南的财富。 相信也不会在福王府之下。 李自成有外快,我张准也不能没有外快啊!老婆做的年糕很好吃,不知道大家元宵节有没有吃汤圆和年糕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