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6章 有钱人的坐骑 (第1/3页)
第496章有钱人的坐骑 “都督大人,海军陆战队陈周伟向你报到” 张准趴在木板上出来一看,一个矫健的小伙子就上来报告了,正是海军陆战队的队正陈周伟。张准想起以前的事情,嘿嘿笑着说道:“小陈啊现在思想转过弯来没有啊?” 陈周伟顿时脸色有点发红,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大人,以前是我不懂事,才会不愿意去新部队的。现在,我喜欢上了海军陆战队。等咱们拿下东江镇以后,要踏上辽东的土地,咱们海军陆战队肯定是第一批直接和鞑子对阵的人。大人,你说是不是?” 张准笑着说道:“你小子,总算是反应过来了。谁最先踏上辽东的土地?除了你们还有谁?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想这么久” 陈周伟有点尴尬的笑着。 他原来是闯字营的伙长,各项军事技能都是相当出色的。张准组建海军陆战队的时候,将他也划到了海军陆战队那边去。结果,他愣是不愿意去,为此闹出了不少的笑话,让人哭笑不得。但是,军令如山,他不愿意去也得去。 陈周伟到了海军陆战队以后,思想上还是有点转不过弯来,总是觉得海军陆战队没仗打,根本没有机会和鞑子碰面。情绪一直都不是很高。直到虎贲军海军进入东江镇区域,直接和鞑子干上了,他才来了兴趣。想到虎贲军要是在辽东登陆,海军陆战队必然是第一批登陆的战斗部队,他就来精神了,总算是端正思想了。 在陈周伟的后面,海军陆战队的战士,正牵着十几匹的战马。原来,是周正宇得知黄县的战斗已经结束,所有的鞑子都被关在登州城里面,就让人将缴获的战马都送过来了。这些战马就是黄世军他们缴获的,质量最好的那一批。 张准看这些战马,都是身高体壮的,或者是白色,或者是黑色,或者是红色,或者是灰色,或者是褐色,毛色都是相当的纯,没有丝毫的杂毛,感觉应该是一等一的好马。但是,他毕竟不是很懂马,毛色纯是不是就是好马,不能确定。于是命人将陈国喜老人叫来。 陈国喜老人以前在辽东的时候,就是马夫,对于战马的了解,自然是最深的。结果,陈国喜来了以后,只看了一眼,就惊喜的大叫起来:“好马当真是好马” 陈周伟自傲的说道:“据说是多尔衮和多铎他们的坐骑,本来要送到登州城去的,结果被我们抢来了。” 陈国喜欣然叫道:“难怪,难怪” 只看到他绕着十几匹的战马转来转去的,爱不释手,尤其是当中的一匹白马,还有一匹大红马,让陈国喜感觉非常的喜欢。他以前做惯了马夫,看到好马,自然是爱不释手。要是以前,他说不定就要翻身上马,好好的遛一遛了。只可惜,现在年纪大了,不敢折腾了。 张准腰上有伤,暂时还无法骑马,同样只能是看着了。不过,即使如此,他也要看看,这些战马,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不说是多尔衮和多铎的坐骑吗,看看它们有些什么能耐再说。 “刘芒” 张准随口叫道。 “到” 刘芒在旁边答应着。 “去将李昭辉找来要他带十个骑马的好手来” 张准沉声说道。 刘芒答应着去了。 李昭辉他们出身关宁铁骑,在下放到部队以后,自然是在骑兵营训练。由于鞑子一直龟缩在登州城不动,龙骑营和豹骑营的战士,大部分都在黄县东面的空地上进行日常的训练,同时负责监视登州城鞑子的动静。李昭辉他们也在那里,距离黄县倒是不远。 果然,一会儿以后,马蹄声响,李昭辉到来了。不但李昭辉到来了,谢友志也到来了。两人到来的时候,还有说有笑的,看起来关系是相当的亲密。 张准狐疑的问道:“谢友志,你原来认识李昭辉?” 谢友志立正说道:“回大人,我们以前见过几次面,不是很熟。我原来驻守在宁远,他在松山堡。联合作战的时候,他是千总,我是小兵,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张准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难怪,他们俩都是辽西出来的,都是隶属于关宁铁骑的战斗序列,下去部队以后,自然多了几分亲热感。只不过,以前,李昭辉是骑兵千总,谢友志是小兵。现在,刚好倒过来,李昭辉暂时是小兵,谢友志却是副指挥使兼队正了。 其实,在当时,并没有“关宁铁骑”这样的称呼。关宁铁骑这个名字,是后世的人加上去的。这个名字,其实包括辽东明军的两万骑兵部队。这两万骑兵部队,分为前、后、左、右、中等五个营,分别驻守在锦州、宁远、山海关、蓟镇等不同的区域。 一般的明军战兵,每个营的兵力大概在四千人左右。当然,前提是满编的情况下。营级指挥使,官衔一般是守备或者游击,高一点的是参将。如之前的李成栋就是守备,宋德钢原来就是游击。 但是,辽东明军骑兵的这五个营,指挥使都挂着副总兵的职衔,有的甚至挂着总兵的头衔。比如说,吴山桂的老子吴襄,就直接指挥着一营的骑兵。可见,辽东明军是完全以两万骑兵为核心的。日后吴三桂和李自成大战,出动的就是关宁铁骑的主力。 李昭辉带来了九个人,加上谢友志,总共是十一个人。一个个都是矫健的小伙子,看起来都是很利索的那种。看到眼前的这些战马,他们都情不自禁的两眼发亮。关宁铁骑的战马数量其实不少,好马却不是很多。因为,他们的战马,主要是从林丹汗那里大批量的买来的,又经过御马监这个二道贩子,好马的数量基本是零了。 当时的大明朝,有个专门的机构,负责马匹的购买。这个专门的机构,叫做御马监。每年,御马监都要在大同的马市,利用茶叶、丝绸、药材、瓷器等作为交换物,从蒙古人那里购入大量的战马。最高峰的时候,一年就购入三十万匹战马。最少的时候,每年也有十万匹左右。因此,大部分的明军,是不会缺少战马的。 但是,怪胎就怪胎在这里。御马监购买到的战马,并不是直接拨付给军队使用的,而是储备在各个牧场里面。军队要使用战马,还要自己拿钱,从御马监那里再次购买。换言之,你军队要是不出钱,我宁愿让战马都老死在牧场里,也不给你使用。 是不是觉得非常怪胎?非常的不可思议?没错,明朝太监的权力,就是如此的厉害。管你是不是十万火急,管你是不是要亡国灭种,反正,你不出钱,休想我将战马拨付给你。换言之,只要你肯出钱,战马要多少有多少。 需要第二次购买的,其实不仅仅是战马。还有内府十库存放的各种军用物资。明朝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