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06章 雪白血红 (第2/3页)
我问你,你对当今的朝廷,有什么看法?和这样的朝廷为伍,你不觉得害羞吗?” 史可法微微一窒,欲言又止。 对当今的朝廷有什么看法?史可法简直不需要经过大脑,就能出来一大串的贬义词:jianian臣当道,人浮于事,贪污**,腐朽透顶……当官的只想着捞钱,只想着醉生梦死,花天酒地。军队更是贪腐成风,军官只忙着吃空饷,喝兵血,心思完全不在打仗之上。鞑子一来,转头就跑,根本不愿意和鞑子接战。 西暖阁的争论,史可法从户部尚书侯恂那里约略的知道了大体情况。这让史可法觉得更加的痛苦。太仓银是明国的国库资金,现在只有不足八十万两。可是,伟大的首辅温体仁温大人,家产就不少于五十万两。就算是刘宗周等人,家产也不会少于三十万两。一个一个的大官,都是盆满钵满的,只有国库异常的空虚。 这是正常的一个国家吗? 当然不是 白痴都能感觉到,现在的明国,已经走上了一条歧路。明国不是没有财富,明国有的是财富。只是,这些财富,都没有集中在国家的手上,而是集中在皇亲国戚,集中在大官僚大地主的手上。别的不说,光是扬州八大盐商的家产清算出来,就有上千万两的白银。 千上万两的白银可以做什么? 可以组建至少十万精锐的辽东骑兵 若非如此,小小的建虏,又岂会如此的猖獗?若非如此,陕西的民乱,又岂会死灰复燃?只要皇亲国戚、大官僚大地主手上的财富,漏出来那么一点给国库,朝廷就可以至少武装十万的军队,救济几百万的灾民。 十万骑兵对抗鞑子,鞑子肯定嚣张不起来。灾民得到有效的救济,自然不会跟着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造反。从此天下太平不敢说,起码不会像现在这样痛苦。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遗憾的是,这只是一个美丽的构思,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些人拼命的侵吞国家的财产,很容易。但是,想要从他们的身上将银子挖出来,那就难了。即使仅仅是一两的银子,都休想他们痛痛快快的交出来。 这样的朝廷,有时候连史可法都觉得没救了。他在户部做事这么多年,对朝廷的财政情况,是最清楚不过了。如果崇祯皇帝不下决心改变这个现状,继续让国家的财富,大量的流入私人的腰包,大明朝的末日,是指日可待的。但是,崇祯皇帝有这个魄力吗?史可法不知道。 史可法乃是儒学学子,他只知道忠诚于皇帝,忠诚于天子。任何试图推翻皇帝的行为,都是不可饶恕的。即使大明朝现在很困难,他也没有放弃过。他觉得崇祯皇帝还有希望。沉默良久,他缓缓的说道:“这些,都是可以改的。” 张准点点头,神色凝重的说道:“是的,这些都可以改。现在,我就是在帮助国家改正。” 史可法尖锐的说道:“你是在推翻朝廷,推翻当今天子。” 张准冷冷的说道:“史可法,你要搞清楚,国家和朝廷,是两个概念。我们这个国家,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是,这个朝廷,只存在了两百多年。在大明之前,还有无数的朝代存在,也有无数的朝代覆灭。” 史可法神色一变,骇然说道:“张准,你是什么意思?” 张准冷峻的说道:“我的意思是,该改朝换代了。” 史可法怒不可遏的喝道:“你你竟然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语言” 张准冷冷的说道:“史可法,认清现实吧现在的朝廷,已经没救了。崇祯皇帝的确是努力,的确是殚精竭虑,但是,他的努力,他的殚精竭虑,没有任何的效果。因为,他已经被坏人所包围,他无法挣脱这个包围圈。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徒劳而已。” 史可法脸色铁青,结结巴巴的说道:“你你你竟然敢指责皇上的不是当今圣上,登基之初,就铲除了阉党,乃是一等一的明君我绝不会允许你说皇上的不是” 张准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的说道:“没错,他上台的时候,的确是铲除了阉党。但是你看,现在朝廷的太监,都在做些什么?高起潜是辽东的监军,掌管着朝廷最大的军力。王坤是宣大的监军,掌管着同样庞大的军力。曹化淳提督京营,京师三大营都在他的控制之下。张彝宪提督东厂。可以说,朝廷最大的力量,都掌握在太监的手上。说的不好听一点,这和魏忠贤有什么区别?是因为他们不姓魏吗?” 史可法额头上顿时冷汗直冒。 他感觉,自己最痛苦,最不愿意承认的一面,正被张准无情的击碎。一直以来,他都在有意无意的回避宦官专权的问题,故意忽略高起潜、王坤、曹化淳、张彝宪等人。因为,崇祯皇帝上台的时候,是彻底的铲除了阉党的。他是明君他是明君他是明君任命宦官统军,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以后,他一定会改正的 张准目光冷峻,一字一顿的说道:“如果你否认这一点,对不起,我这里不欢迎你,请回吧” 史可法顿时大怒,霍然站起来,拂袖而去。 张准冷冷的看着史可法离开,一言不发。 “墨煜。” 张准忽然叫道。 “大人有什么吩咐?” 墨煜急忙进来。 “你不要回去京城了,我们没有必要和朝廷继续打交道了。” 张准若无其事的说道。 “属下明白。” 墨煜凛然说道。 他明白,从现在开始,张准和朝廷,又再次决裂了。并且,从此以后,都再也不会有合作的可能。随着虎贲军羽翼的逐渐丰满,张准扩展地盘,已经完全不需要经过朝廷,看中哪里,直接抢过来就是了。 墨煜离开以后,又急匆匆的有人赶来,正是豹骑兵的队正于影幽。 于影幽直截了当的报告说道:“大人,我们发现了鞑子的斥候” 张准沉着的点点头,沉静的问道:“什么情况?” 于影幽将当时的情况,详细的介绍了。 张准点点头,沉声说道:“鞑子的尸首在哪里?” 于影幽急忙说道:“就在外面。” 张准站起来,向外面走去。片刻之后,他来到五个鞑子的尸首面前。为了保留更多的信息,五个鞑子的尸首,基本上都没有动。甚至连他们抢掠到的金银珠宝,都依然是装在鹿皮口袋里面,上面的血迹也没有擦掉。 “是正红旗的人。” 张准仔细的检查过以后,缓缓的说道。 正红旗的旗主就是阿济格。根据情报,阿济格是在豪格和阿巴泰从古北口入关以后,他才从喜峰口突入的。由此判断,阿济格并不是鞑子的前锋。但是,这小子的行军速度,明显要比豪格更快。当豪格还在怀柔的时候,阿济格已经从遵化一路杀到香河、通州一带了。 这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