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战神慕容垂 (第2/2页)
男子全部征丁为兵。太尉封弈心里暗恨“以你们这种杀鸡取卵的搞法,别说南征,就是能不能保住邺城还两说呢。”只是这话在他心打了一圈,不敢说出来。勉强一笑,拱拱手,官场上套话是张嘴就来:“陛下明鉴,不是臣等办事不力,而是刁民太顽劣,如今各州郡疯传,江淮大都督高敬宗提北府精兵十万,不日北伐,他们要引为内应。所以向地叛乱不止,各驻军疲于应付,致使陛下旨意未按时完成!” “什么,这江淮都督高敬宗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天下间还有如此人物?”慕容隽目光如电,缓缓扫视众臣“这练新军,权cao于上。是为保我大燕江山万代的事儿,朕再三特地嘱咐,一定要得其精髓,不能办砸。可是,如今却因高……” “高敬宗”慕容恪苦笑道:“臣弟也不算孤陋寡闻,东晋但凡太守以上官员,虽然不说是如数家珍,但是知之甚详,然而关于这个高敬宗的底细,几乎没有半点脉络可寻!” 皇甫真拱手上前道:“陛下,臣在市井采集传闻,偶得关于高敬宗的只言片语,只是…… 传言不尽说实,恐误陛下!” “说!”慕容隽几乎从牙缝里蹦出这个字。 皇甫真神色一肃,语调也突然变得沉沉的:“传言,高敬宗此子写了一首俚歌: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众臣听闻,吓得冷汗直流。 “杀胡!”慕容隽冷声喝道:“朕就是他口的胡儿吧,敢杀朕,朕饶他不得。来人,拟制,镇南大都督、吴王慕容垂,接旨起,立即率所部人马,立即南征,剿灭高敬宗所部北府军,高敬宗此獠,朕要活的!” 大朝散后,众臣各自归去。一脸倦容的燕国众臣三三两两,聚集在一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少不了争斗。朝堂,其实也是一个江湖,另类深化的江湖。 “楚季” 皇甫真闻言回头道“真,参见太原王殿下!” 慕容恪拱拱手道:“恪偶得妙字,愿与楚季分唔!” 皇甫真不用脑袋想也知道慕容恪找他的用意,慕容隽一纸圣旨颁布,既不给粮,亦不增兵,让慕容垂去围剿高敬宗,可谓之一石二鸟。然而,慕容恪却与五弟慕容垂关系亲密,肯定是想为他谋划一番。 皇甫真登上慕容恪的马车,在车上一路过来,慕容恪就是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皇甫真也懒得搭理,不时掀开帘子四下望望,倒也自得其乐。车子一路逶迤前行,皇甫看眼见车子渐渐从内城进了外城,又绕过半个西城,直奔西头一处山环水绕的冰井台而去。 冰井台是曹cao三台之一。位置见铜雀台条。栓马桩一排一排的,全都磨得光溜溜的。几株参天槐树伫立。虽然看起来有点儿冷清,但是那种富贵气度,哪是一般的府邸可比得上的。 皇甫真跟着慕容恪一路进去。冰井台宫殿大殿门口,正站立着一个高大威猛的青年将领,身长八尺七寸,容貌魁杰,雄毅严重。他头带兽首文饰兜鍪,斜挎虎皮箭囊,披挂光华眩目的明光铠,兽头吞口护肩,腰间用犀牛带系束。外罩如意虎头连璧锦战袍。青年将领陡然转,冲皇甫真道:“垂恭候已久了!” 他就是燕国第一悍将慕容垂。慕容垂在燕国战功赫赫,所向睥睨。此时,皇甫真不仅没有一点喜色,反而阴晴不定。青年将领不是别人,正是燕国传奇名将慕容垂,字道明,原名霸,字道业,鲜卑名阿六敦。慕容儁在位时赐名“”,后改为“垂”。慕容垂十三岁上战场,一战成名,勇冠三军。两战高句丽,逼降高句丽王高思由钊,时年,慕容垂十六岁。如今慕容垂身经百年,罕见败迹。 慕容垂不是坐阵梁郡吗?何时来的邺城?看来慕容家族这几位爷没有一位是省油的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