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舅母  (第1/2页)
    宋延昭急忙追了进去。    一进门,却见莎曼气鼓鼓地在那揪着舒砚的耳朵骂他,“瞧瞧你,都怪你让我在阿蛮跟前丢了脸!”    她原本可是想给宋氏和谢姝宁留一个貌美温柔又大方的形象。可这会可好,被儿子这么一搅局,莫说温柔大方了,只怕是成凶悍女子了。尤其是,宋氏可是江南水乡长大的姑娘,她定然是十足十的温柔婉约。莎曼想着,心里头就愈加怪起儿子来。    舒砚嘴上求着饶,心里却也在嘀咕自己的娘,让自己在表妹面前失了脸,往后可怎么摆哥哥的姿态。    母子二人互相埋怨着,全然忘记了还有个谢姝宁在边上。    谢姝宁最初看见这一幕,不由目瞪口呆。    可随着母子俩人互掐的话,她的惊讶不由就变成了饶有兴趣。    她的舅母跟表哥,原来是这样有趣,又充满了生气的人。    就算是完全陌生的人,看到了这样的相处模式,也一定会觉得好玩。    谢姝宁在延陵长至近五岁,日子过得逍遥又自在,父母疼爱,日日什么也不愁。可到了京都后,谢宅里的每一日,都叫人觉得度日如年。几乎每时每刻,她都在努力打起精神来。    直到三老太太去世,她一直紧绷着的心弦,才终于放松了些。    而今见到莎曼母子,她着实羡慕。    只有从小就无忧无虑长大的人,才能如她的表哥舒砚一般,纯粹得这样的地步。    “咳咳!”宋延昭进了门,站在门边,故意重重咳嗽了两声。    莎曼急忙松了手,笑着朝他迎了过去,“果真是中原的水土养人,瞧你,似乎又年轻了几岁。”    宋延昭原本还维持着严肃的模样,听到这话当下笑了起来。    两人也不管旁的,模样亲昵地互相问了几句近况。    谢姝宁则跟仍坐在地上揉耳朵的舒砚大眼瞪小眼。    舒砚轻声问她,“你哥哥怎么不来?”    他是男人,当然还是盼着表弟来,多过表妹。    “哥哥要念书呢。”谢姝宁笑着解释起来。    舒砚听了却皱眉,道:“你哥哥念书念到都没有时间玩了?”    谢姝宁不由多打量了他几眼。    十三岁的少年,生得却颇高,只比宋延昭矮上一些。但看看莎曼便知,他还能长得更高些。莎曼的身量,几乎比宋氏高出大半个头。可宋氏,在西越的女子中,已是较高的,在江南一带的女子里,更是鹤立鸡群一般。由此可见,父母皆个高,以舒砚如今的长法,来日怕是要超过宋延昭的个头去。    可个子高,他却也并不瘦弱。    他的面颊上,隐隐还带着幼年时期遗留的rou嘟嘟手感。    发色如同夜幕,高挺的鼻梁两侧,眼珠却是湛蓝的。    谢姝宁只看着,就似乎要被那双眼睛吸走魂魄。    没有人能不承认,这双眼生得极美。    偏生他的眼神又是纯澈的,仿佛能见到底。    才见面,谢姝宁就喜欢上了舅舅的这个小家。    她也终于理解舅舅那句一辈子呆在漠北也无妨的话。    她的舅母莎曼,肤白貌美,身材高挑,玲珑有致,再加上那双眼,简直叫谁看了都忍不住再多看几眼。    所以她很难用这幅模样留在中原地带生活。    对样貌迥异的异族人,许多人毫无理由的,便开始心怀恶意。    她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摇摇头道:“西越的男儿,要走科举仕途,自小便开始寒窗苦读。”    舒砚闻言瞪大了眼,眼中水波流转,“这么说来,爹爹过去同我说过的话,竟都是真的?那你哥哥未免也太可怜了!”    谢姝宁尴尬地点点头。    看来,不让哥哥一道来果真是再正确不过的做法。    这若是来了,两人碰到一起,还不得闹翻了天去。    正感慨着,两家人终于全都见过了面。    莎曼极喜欢谢姝宁,连装温柔大方的端庄淑女也给忘了,悄悄伸手去捏谢姝宁的脸颊,笑吟吟赞她:“阿蛮的脸好滑,不像舒砚的,糙得很!”    随后她又嘟囔着,该再生个女儿的才是。    正巧这话被宋氏听见了,姑嫂两个就着这个话题,竟是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    除了投缘二字,谢姝宁已再想不出原因。    回到莎曼特地给她准备的屋子里,谢姝宁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来。    什么都好,唯独环境不佳。    常年忍受风沙侵蚀的地方,哪里能如京都来得舒坦。    可在这,谢姝宁却觉得异常的放松。    心中无事,浑身舒畅。    当天晚上,莎曼就让人准备了当地最丰盛的食物来招待她们,又念着她们是头一回来敦煌,怕吃不惯,遂让人另准备了别的食物。    新鲜的蔬菜并不易得,何况如今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