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符天下_第九十一章 淡定 赝品和精品的区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淡定 赝品和精品的区别 (第1/2页)

    虽然现在的郭靖与周佩佩两人都算得上是修真界的新秀了,但是两个人还是希望能够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不把自己当做人群中的另类。

    而让两个人都感兴趣的事情,最好的事情当然是逛古玩市场了,当然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捡漏了。

    在家休息了一天,两人直接睡到自然醒之后才起床。吃过早饭之后,两个人开车来到了潘家园市场,随意的在市场上闲逛,不多时来到了一个瓷器摊位前。

    这摊子上摆放的瓷器花样繁多,有盘、瓶、杯等等,不过一眼就让郭靖、周佩佩印象较深的则是一个瓜棱瓶,瓶身就像是南瓜一样,一个个瓜瓣合围在一起,瓶肚凸起,瓶颈纤细,到瓶口时才又像鲜花一样绽放,通体亦是南瓜色,看上去很漂亮。

    在外在表象上看,这个瓜棱瓶存在的年月绝对不短,至少应该在二三百年左右才能沉淀出那种厚重深沉的岁月色泽。

    而在以前,他也有幸目睹过类此的瓶子,不过却只是在博物馆中见过。

    当时匆匆一看周明落对这瓜棱瓶的有了判断,它应该是宋代官窑瓷。

    就是鼎鼎大名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宋代官窑中仅次于汝窑瓷的官窑瓷。

    说起来,这件瓜棱瓶若是真的出自宋代官窑瓷,那就是和任重山花费3000万收购的那件官窑瓷琮式瓶属于同类型瓷器了,绝对拥有不俗的价值。

    但在第一眼看到这个瓜棱瓶时,他却也没有留下来仔细鉴赏,因为他不敢相信自己能在地摊上就发现一个宋代官窑瓷。

    这虽然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很久以前英国一个收藏家在逛英国的跳蚤市场时,就曾经很偶然的发现一个汝窑瓷,花了几个英镑就拿下了这件珍藏,随后在1971年把它捐给了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后来这件汝窑瓷在整个博物馆所有藏品中的编号就是0001号,这才是真正的走运。

    但这种概率绝对比买彩票中大奖都低了无数倍。

    所以郭靖从一开始就不大敢相信它是真的,小心的拿起那瓜棱瓶开始观察。

    随后不过几分钟,他就彻底肯定了手中这件造型上应该是宋代官窑瓷的瓜棱瓶,还真是个赝品。真正的官窑瓜棱瓶为撇口,鹅颈,鼓腹,底足外撇,表面满布开片,口沿薄胎,细细观察下能见褐色胎,底足露胎也是铁褐色,而此刻他手中这件仿品在外型上却不怎么到位,整体上的瓜棱造型都有些粗糙,而且底足很浅,鹅颈也有些肥大,看上去和真品相比哪怕只从审美观上就差了一个档次,尤其是它的釉色太艳,而底足露胎的铁褐色却显得色泽太浅。

    “紫口铁足”的特性是明显的人为伪造。

    很多时候看宋代官窑瓷,最要注意的就是紫口铁足这个特征,就是口部犹豫釉薄露出紫色胎骨,圈足露胎为铁褐色,这是因为当时官窑瓷的烧造技艺而自然呈现的特征,很多仿品却是刻意去追求,伪造这种特征。

    “果然是仿品,虽然这应该是古代仿品,但是做工有些太粗糙,看起来像是民窑手笔,基本上也就不值几个钱了。”

    宋以后历朝历代许多皇帝都曾对五大官窑瓷有所追求,而在宋以后,晚明时期和康乾盛世都曾爆发过民间收藏热,只要有收藏热出现,古玩市场里就历来不乏赝品。

    这件瓜棱瓶虽然算是古物,但估计也就是晚明或者康乾盛世时一些古玩贩子纯粹为了蒙人造出来的,艺术价值几乎没有,也难为那个时代的赝品还能流通到21世纪。

    郭靖放下这个瓜棱瓶,目光锁定在了一个碎瓷上,来到这件瓷器前细细观赏时,他才骇然发现这东西竟然似乎是青花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尊,看风格,也是康熙时期的彩绘作品。

    “清康熙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尊?记得上次在北京博物馆见到过一个,神识中反应这样的瓷器价值起码在三百五十万以上,可惜,可惜它竟然碎了,而且碎成了十多块,太可惜了。”

    认真看着手中摇铃尊,郭靖心下即兴奋又哀叹,这八成就是真正的康熙年间古玩了,三四百万的价值,已经可以被划分为中高档古玩行列了。但它竟然是个碎器,太可惜了。

    青花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尊,说起这个“尊”,或许很多现代人都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器皿,但说穿了摇铃尊的大致形状就是和一些酒瓶子差不多。

    不过摇铃尊的颈很长,几乎占了整个尊一半的高度,就像一个酒瓶子瓶颈一半长,瓶身一半长一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