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惊闻 赝品成化斗彩瓷 (第2/2页)
能根据前面的鉴定给出一个相应的价格。对方既然是玩古玩的,对市场行情有所了解也就不稀奇了,说对估价有所心得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错,在下水平有限,也只能根据各位的鉴定给个大体的价格了。”郭靖很谦虚的说道。 “既然你对估价有心得,不妨和我一起估价吧。”郑立本饶有兴致地看着郭靖,他觉得这年轻人可能有些托大了,此次古文化宣传与鉴定会上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这些东西的价值很难判定,为了郭靖不至于太出丑,他也主动承担了估价的任务。 “那太好了,能得前辈指教是我求之不来的福分。”郭靖充满自信的微微一笑。 在场的其他几位专家倒是没怎么和郭靖说话,不过在他们看完了郭靖的汝窑笔洗之后,眼中的轻视之意已经完全不见,有的只有羞愧。很显然,事实胜于雄辩,这几位在眼前这件东西的面前再也不敢说这个年轻人没有真能耐了。 毕竟,不是哪个大师的手中都能拿出一件汝窑瓷器供人鉴赏的,至少在场的六位大师的收藏之中就没有一件这样的珍品瓷器的。当然了,这些专家表面上是不会将自己的这种情绪表现出来的,毕竟,在这样的场合,他们很爱惜自己的羽毛,想要留下谦和有礼不骄不躁的形象的。 郭靖淡淡的看着众人的反应,不由得心中暗笑。你们的经验再老又有什么用,现在的造假者可是能够造出让专家都打眼的精品赝品的。你们虽然是大师,但是你们怎么着也不过是凡人,所用的只不过是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避免不了的会有疏忽的时候。 但是,这些东西在自己的眼中完全不可能混过去,因为一件东西的好坏,在它的宝气上是会直观的反应出来的,不会作假的。 而且郭靖也听李玉林介绍了这次活动的一些安排了,只有前面的几位鉴定专家鉴定为真品的古玩,最后才会交由郑立本和郭靖二人进行价格的评估,所以,自己的工作并不算重。而且今天只不过是几位专家的一个见面会,明天才正式开始鉴定会。 鉴宝活动上午九点才开始,现在是八点左右,郭靖和周佩佩就来到了作为会场的篮球场。其他专家们还都没出现,闲来无事的郭靖带着周佩佩来到了场馆之中,想看一看众位藏家都带来了什么样的藏品。
虽然时间比较早,不过体育馆已经来了不少的人,随意的在四周蹲着或者站着。很多人面前都有一个盒子或者箱子,有的干脆就是抱着个瓷器瓶子。 鉴宝的专家们是在篮球馆里面进行鉴定,篮球馆进去的人数有限制,更多的人都是在外面交流,很多现场交易也是在外面进行。 这些收藏爱好者都兴奋和周围的人交谈着,不管他们认识不认识,手上的物件是他们沟通的最好工具,也不管东西的真假,全都享受着古文化带来的乐趣。 “老乡,看看你这杯杯如何?” 二人走到一个人群中,这些人带来的都是瓷器,正在一起交流着。他们讨论的焦点是一个杯子,郭靖心中好奇,不由得的微笑着轻声问道。 “好啊,随便看,我这可是成化本朝的斗彩杯,价值连城啊!”那人三十多岁的样子,听了郭靖的话马上露出了笑脸,很是自豪的说道。 他刚说完,郭靖就摇头笑了起来,周佩佩的脸上也是憋着一股笑意。 “你笑什么呢?”那人一见就不乐意了,忍不住问了一句。 “你刚才说的是成化抖彩,事实上,斗,是双音字,应该叫‘逗彩’才对,你连名字都不清楚,怎么可能拿到真的东西!”郭靖嘿嘿的笑了笑。斗彩一直念‘逗’音,这是个基础常识,真正懂行的人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也只有那些不懂装懂,或者似懂非懂的人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来。 “噗嗤!”周佩佩也笑了出来,连名字都没弄清楚的人,能收藏到真正的好东西吗? 成化斗彩价值很高,传世量也很少。斗彩本就创烧于成化年间,是青花和釉上彩结合的一种新品种,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一出现就广受当时人的喜爱。 也有一说斗彩从宣德年间便开始有了,不过宣德斗彩存世量极少,少有的几件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目前收藏界最认可的还是成化斗彩。 真正的成化本朝斗彩存世量也不多,精品更少。斗彩的烧制条件非常的严格,温度控制更不能有一点的马虎,当时的出产量都不多,更不用说现在了。 成化斗彩中,鸡缸杯,、三秋杯、婴戏杯、葡萄杯和花鸟杯都是其中的精品,成化本朝的斗彩杯最为出名,后世仿制的自然也就是杯制品最多了。 眼前这个人所拿的就是一只斗彩鸡缸杯,彩纹很漂亮,但色彩显得很是呆滞,没有真正成化本朝斗彩的那种艳丽感,这样的杯子要是拿去让专家鉴定,专家也不会和他讲什么废话,直接说一句一眼新就能让他出来。 “这位老板,我这杯子可是祖传的,当初有一对,可惜另外一只被我哥拿走了,我哥拿走了那只让他卖了,卖了很多的钱,现在都住上小洋房开着小轿车,他的那只是真的,我的这只自然也假不了!”那名男子唾沫星子乱飞的给郭靖介绍个不停。郭靖的眉头稍微皱动了一下,这人若不是个骗子,就是被骗之后拿东西来骗别人,这个杯子烧好的时间不足三年,没有祖传的可能。 “你说你哥那杯子卖了很多钱,为什么你不把你这个杯子卖给同一个人?这类东西成对的要比单个的可贵重多了,你卖给他才能卖个更好的价钱啊?” “哦,那个人并不知道我,我也找不到他!”拿着杯子的这个人愣了一会,这才急忙的回答了一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