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神农继位 尝尽百草 (第2/2页)
,永无劫数加身。 烈山氏承继伏羲圣位,励精图治,教化人族,将姜水部族与风氏部族合二为一,又陆续吞并了几个大小部落,一部之人已有百万之多。烈山氏秉性纯善心慈,上古之民多食禽兽之rou,至烈山氏当政,人多而rou少,百姓渐渐面临着无粮可食的尴尬境地。烈山氏根据天时之宜,分地之利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民种植五谷。他一日正自愁思,忽见一飞鸟,周身赤红,口衔一株五彩九穗谷,飞掠上空。那鸟儿见了烈山氏,低鸣一声,两爪一松,那谷穗便即掉落他脚下,得意连连,展翅去了。烈山氏心头一动,将那谷穗以泥土覆盖种下,不想不过几月竟就破土发芽,长成一片。他取所结谷穗亲口品尝,只觉味美之极,当即大喜,命人开垦荒地,施水灌溉,种起了这种谷子。他还亲口品尝谷物,分辨出稻、黍、稷、麦、菽五谷,教人种植,人族自此有了自己的农业生产,再不愁无物裹腹。烈山氏以此之功,被人们尊称为神农氏。 神农氏还不满足,立意辨识天下诸物,立农、医之道,使众人食有所安,医有所疗,为此他费尽心力,跋涉千山万水。一次在深山采药,被毒蛇围攻,不幸中毒,眼见行将毒毙,大抵人皇之德播于天地,有瑶池金母王母娘娘算出人皇有难,特遣座下青鸟,衔了一粒不死仙丹往救。那青鸟飞临神农之身,喂神农食下仙丹,神农得此而救。神农氏还不满足,听闻伏羲当年受人指教,往西南而去,一路行来,感受洪荒万事万物,倍历艰辛,终得大彻大悟,成道而去。便依仿先贤遗意,选拔优秀臣子随行,自家乡随州出发,一路往西北而去。他们走了将近十载岁月,也不知遇有多少辛苦坎坷,但有伏羲所传一方崆峒印保护,又有许多忠心臣子护卫,倒也有惊无险。神农氏一面走,一面以赭鞭分明百草,察识万物。那赭鞭也是一件异宝,对敌防身不堪大用,却能分辨周天之物,轮转先后天之精元,被神农到手,也不知仗它识破多少物事。渐渐沾染了一丝人皇功德之气,威力也是不凡。
那神农氏正自游历,忽有族中健者一路奔来,赶上禀报,原来神农育有一女,名为精卫,他出外游历时,女孩儿方自两岁,十二岁那年贪玩外出,往东海一观日出奇景,不料浪疾风高,竟被淹死。死后英灵不灭,化身为鸟,亦名精卫,每日衔石往返东海,意欲以一己之力填平东海,使后来之人勿复再蹈覆辙。神农氏听罢,大哭一场,众人只道必要回转,哪知神农哭罢,正色说道:“此次出行,我立意辨识周天之物,为人族造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虽我女不幸夭亡,也只徒唤奈何。”率领众人继续前行。 这一日来至一座大山之中,见山势奇险,有那瑞彩漂浮,四面如同刀切,有瀑布悬空,神农氏一见山顶宝光,仰天长笑:“此山便为吾之机缘所在!”费尽心力,与臣民登上此山。只见山顶香气氤氲,其色斑斓,各式草木花蔬密密丛丛,生的极是紧凑。神农氏命人搭建木棚住下,白日品尝草木,辨识其用,夜晚便将之书成一册。转瞬之间,三载过去,神农氏尝遍山顶之物,只余一株绛紫仙草,正要放入口中细品。臣子劝道我等追随大王多年,辨识百草,如今大功告成,自可回头,何苦为一无名之草徒耗性命?若是此草剧毒,山顶又无解药,岂不坏了大王性命?力谏阻止。神农氏道:“吾倍历艰险,连亲女夭亡亦不曾顾得,如今唯余一线,便可功德圆满,岂能束手?”不顾劝阻,依旧放入口中嚼咽。不过片刻,神农氏忽然倒地不起,面泛青紫,那绛紫小草果是含有奇毒! 众人七手八脚忙乱一团,神农将山顶花木尽数辨识,自无可解此毒之药,一个个面色悲戚,相对泣泪。正在不知高低之时,倏地云光大开,有一道人穿明黄道袍,手托一枚青玉葫芦,面色含笑,缓步而出。一见神农氏僵卧于地,叹道:“人皇如此圣德,不惜以身试毒,当真令天地感佩!”摸出一片翠叶,放入神农口中,指尖放射一道金光,眨眼游走于人皇七窍之间。那神农氏杳杳冥冥之间,忽感口中一缕清香之气直下重楼,入于丹田,游走四肢百骸之间,长吁一声,缓缓睁开眼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