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懿旨 (第2/2页)
边走近书桌,铺开纸张,准备动笔写 。 钮祜禄氏没有和老四葬在一起我是知道的。记得以前看讲清西陵的纪录片的时候,说老四的泰陵里面葬的是老四、那拉氏和年氏三个人,钮祜禄氏是葬在另一个墓里的。是什么原因让钮祜禄氏没有葬在泰陵我倒是不知道。 既然如此,留位置是绝对不用的,还是他们三个儿自个儿用吧。而且老四的泰陵雍正八年才开始修建,时间那么短,以老四抠门的子这泰陵怕是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其实我这个21世纪的人对陵墓的豪华什么的是没有要求的,只是再不济那“房子”也不能漏水吧。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年我看纪录片的时候,好像听说泰陵地宫当年被那个军阀孙某某用炸药给炸开了。虽然我也不知道这消息准不准确,但这种事还是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我可不想死了以后尸骨还被某些人拖来拖去,魂飞魄散就已经够让人绝望的了,要是再加上那么一出,我就先去掘了海兰珠和皇太极的墓。所以,我还是另找地儿吧,那么原因……就这样写吧…… 我下笔有如神助的编着理由,很快就完成了哀家的第一份懿旨。等墨迹完全干透,卷起纸递给圆圆“拿去给皇上看看。如果皇上觉得没有问题就叫人照着这个拟旨吧,明儿早上再拿给我盖玺。” “嗻。 ” 圆圆捧着纸卷而去,我在白梅黄梅的伺候下吃晚饭就去睡觉了。寒冷的冬天我睡得一向很早,再加上今儿下午哪一出,我早就疲惫不堪了。果然,心绪波动太大容易耗神,一耗神人就觉得累,这样伤的动作我以后还是要少做为好。这破体有着轻微的心脏病,我喝了二十年的银杏叶茶都没有喝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心脏缺了一块去了。钮祜禄氏真是一倒霉孩子啊。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圆圆就送上拟好的旨意。我展开黄绸看了看,没有错,盖玺。于是皇太后的第一道懿旨迅速传遍朝野,曰“世宗宪皇帝奉安地宫之后,以永远肃静为是。若将来复行开动,以尊卑之义,于心实有未安。况有我朝昭西陵、孝东陵成宪可遵,泰陵地宫不必预留分位。” 我想说的不想说的都已经说给弘历听了,该我做的事做完了,剩下的就要看弘历的了。我相信他会在康熙和老四的遗产中找到这个秘密,有可能还会在数字军团其他人的遗产中找到这个秘密。那么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了。说实话,我不知道这个秘密带给弘历的是快乐还是悲伤,它带来的悲伤已经不少了。就算是康熙,最后也因为这样的先知先觉而难以抉择痛苦不已。我认为一个有能力的君主是不会喜欢这样的先知先觉的,当然如果是一个有怀的君主或许他不会那么痛苦。 弘历拥有包容天下的怀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康熙没有这样的怀,老四的心又要比康熙要好一点。看看文字狱就知道了,雍正年间的文字狱比起康熙年间的要好的多,至少吕留良、曾静他们上还背有教唆岳钟麒谋反的嫌疑。而老康纯粹是以言语罪人了,看看“明史狱”连买书的人都有罪了,老康已经是在莫名迁怒了。 弘历一直以来很崇拜康熙,对于老四反倒是有些意见。对此我只能说老四做人太差,连自己的儿子都搞不定,人格魅力这东西老四可能基本没有。弘历太顺利了,长这么大几乎没有失败过,就连皇位得到的也很轻松,比起老四他们这一代的争斗,弘历和弘时之间的动作就像小孩子办家家,连我都提不起精神来看。这样的顺利让弘历格外敬佩康熙,什么都跟老康学。其实我很早就发现了这问题,只是老四康熙不许我插手弘历的教育,再加上他被康熙天天带在边,我就是想纠正问题都没有机会。 我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对弘历的影响力依然有效,我也不想别的了,就希望他不要再修圆明园,还有把畅园、紫城、圆明园的国宝级文物都藏起来,外面用的统统换成赝品,坚决不能便宜侵略者。至于其他的,文字狱也好,和珅也好,满汉问题也好,除非他愿意满族被汉族同化或者推翻满族的统治,要不然这就是一个死结,谁也解不开,谁也避免不了那场战争。唯一可以做的,只是降低对中华民族的伤害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不小心差点没有赶上,好险。未完待续,如知后事如何,请登陆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