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悲剧承乾 (第1/2页)
刚刚穿越到大唐的时候,薛琰曾想过有朝一日,他也能像那些网文穿越的主角一样,接触到那些大人物,进而影响到历史的进程,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而且这么突兀,当然,如果他知道,是什么将眼前这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吸引到他这小小的广和居的话,或许还会多那么一点儿荒唐。【】 虽然对方还没有亮明身份,但事实上薛琰已经猜到了,眼前这个人,就是大唐帝国的储君,在历史上最终被废,客死异乡的大唐第二位太子李承乾。 准确的说,李承乾应该是大唐帝国的第三位太子,当今圣上,贞观天子在玄武门干掉了他的大哥,三弟之后,也曾被武德皇帝册封为太子。 前世,薛琰在研究大唐历史的时候,对于李承乾这个人物,曾有过很多的疑问,尽管史书上对李承乾的评价,颇多贬低,认为他暴虐,狂悖,忤逆,无人君之才,可史书上却又记载他早慧,稳重,御下宽厚,这是非常矛盾的。 如今见着了正主,薛琰虽然不会观人相面,可是他相信自己的感觉,眼前这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年,并非唐史记载的那么不堪,反倒是和许多野史记载的多为相似。 既然如此,在历史上,李承乾为什么会最终被废,落得个客死异乡的结局呢? 薛琰感到费解! 可以说,处在李承乾这个位置,被废的难度绝对要比保住他的太子之位,难度高的多了。 因为终贞观朝,主动跟李承乾争位的,始终也就只有一个李泰,而李泰这家伙,要说他“强大”,实在是太抬举他了。 这小胖子舞文弄墨还算有一套,政治上可是完全不及格,甚至连基本的人情世故都没弄清楚。他看事情只看表相,学父亲开文学馆、招揽贤才,收买人心,可除了招来一些摇笔杆子的穷酸书生,别的还有什么?哪怕弄几个武功不错的打手,狗急跳墙时杀兄杀父,也算没白费力气啊! 说到“收买人心”,看朝中上下一拥而上气势汹汹地指责李二偏心李泰不对劲,就知道李泰这人心收买得怎么样了。 李泰固然拉来了刘洎这类人站在自己一边,替他摇旗呐喊,但对于影响力最大,太宗皇帝最信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简直就看不出来这甥舅俩之间有任何关系,天知道他都做了些什么,才让无忌最后一头栽到李治身上万死不悔。 长孙无忌不喜欢李恪,那是因为两人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是天意人力不可挽回,但李泰身上的长孙家血液成份可是跟李治一模一样,半滴不少,当然,长孙无忌后来一心扶持李治,也有他希望将来能控制这软弱小子,把持朝政的因素,可是考虑到他一直以来紧跟领导,顺承圣意的行为习惯,如果他不是真的特别不喜欢李泰,那么在太宗皇帝废了李承乾之后,非常明确地提出来要立李泰的时候,很难想像他有勇气去当面硬抗,毕竟顺水推舟作人情要容易得多。 不过李泰干的最大蠢事,还是对父亲当面撒下的弥天大谎,声称要杀子传弟,你也不想想,你打算骗的是哪一位啊? 人家自己是杀兄弟上台的,对这些所谓的“孝悌”本质再清楚不过了,就算一时动情,冲昏头脑相信了这没水准的谎话,后来一经大臣点醒,很快就越想越不对味,从此彻底认清这小骗子的真面目。这一个谎言的效果,可比敌人向父亲摆事实、讲道理半天还要好得多。 既然对手不足为虑,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李承乾从最初优秀的储君,一下子就滑落到了深渊之中的呢? 很显然,这种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事所能完成的,贞观前期的李承乾,薛琰在史书上看到他名字的几件事如下: 贞观四年七月,李承乾十一岁,这年前太子少保李纲升为太子少师,于是顺笔提到李世民父子对李纲是如此敬重,说李纲每到东宫,李承乾都亲自叩拜,李承乾每次升堂处理事务,李世民都命房玄龄和李纲陪坐。 李纲是个人才,但是这人绝对是个“太子克星”,他明明是朝野皆知无人不敬的大忠臣,也因此受三代皇帝信任,前后辅佐过二朝三代太子,结果杨勇、李建成、李承乾无一例外地全都被废被杀。 假如到高宗朝他还活着,相信李治是说什么都不敢让他再去教育太子了,有时候命运这个东西还真是不服不行。 贞观五年,李承乾十二岁,礼部官员上书,认为应该在二月份为皇太子行冠礼,皇帝李世民因为二月份是农忙时节,怕扰了农时,命令改为十月。 贞观六年,李承乾十三岁,十月份李世民外出巡视回京后,到大安宫当孝子,服侍太上皇一天,最后又要亲自给父亲扶辇,李渊不准,命令孙儿承乾代替。 从史书记载的字面上看,这时候的李承乾应该还是聪明又听话的好少年,然而到了贞观七年,就传出了李世民听说承乾“好嬉戏,颇亏礼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的消息,于是赏赐东宫官员于志宁、孔颖达,要他们对皇太子加强规划和劝谏,并说出了“我十八岁尚在民间,知道民间疾苦,即位以来尤有过失,皇太子生于深宫不明世事,不犯错才怪”这样一针见血的话,这比那些将太子变坏归于他的“天性”,“天意”的说法可要高明多了! 嬉戏归嬉戏,到了贞观九年李渊驾崩的时候,守丧的李世民还是很信任的让十六岁的承乾代他处理政务,发现这孩子干得不错后,以后又多次让他监国。 猜想一下,这段时间就是史书上说的“及长,好声色,慢游无度,然惧太宗知之,不敢见其迹,每临朝视事,必言忠孝之道,退朝后,便与群小亵狎,宫臣或欲进谏者,承乾必先揣其情,便危坐敛容,引咎自责,枢机辨给,智足饰非,群臣拜答不暇,故在位者初皆以为明而莫之察也。”那个时期吧? 可是如果李承乾真的只凭这点小聪明,小伎俩,在皇帝,大臣中骗来个好印象倒不难,要借此处理繁难政务,而且处理得相当不错,似乎就办不到了。 其实当初看到史书上的那些话时,薛琰是差一点儿笑出来,不禁有些感叹,李承乾这孩子还真不是一般的聪明伶俐呢! 想想那些白胡子老头卯足了力气要进谏,结果刚打个照面,人家李承乾自己就痛心疾首地自责自艾,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听到最后那些老头子们一句想好的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嗑头拜答,还要劝谏太子殿下想开点儿,过去的就过去算了,别背上太重的心理包袱,真不愧是太宗皇帝和长孙皇后的儿子啊! 李承乾一生事迹,他那些“过恶”,真的大多都只是私人品德问题,前期尤其如此,比如奢侈、贪玩、搞同.性.恋等,其实都不是什么不可救药的大毛病。 据说,孩子故意捣蛋淘气的一种原因就是,他们希望借此来吸引父母更多的注意力和爱,然而李世民对待儿子身上这些缺点的办法,似乎有点儿太转弯抹角了些。 他当然是当面训斥过儿子这些事的,但他的主要办法,是重赏规劝太子的官员,希望借“外人”去纠正自己儿子的行为,甚至,希望那些人来向自己打小报告。 李承乾听到这种事后的反应是很激烈的,新唐书上说“宫臣若孔颖达、令狐德棻、于志宁、张玄素、赵弘智、王仁表、崔知机等皆天下选,每规争承乾,帝必厚赐金帛,欲以厉其心,承乾慠不悛,往往遣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