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登门拜访 (第1/2页)
李承乾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他居然能得到太宗皇帝亲自许可的出宫令,这让他异常兴奋,自贞观元年始,住进这冷冰冰的太极宫,他便很少有机会出宫去,即便是出去,也只是去他的舅舅长孙无忌的府上。【】 如今居然能得到可以随意出宫的旨意,这让李承乾在惊诧莫名的同时,也激动不已,这是不是证明太宗皇帝今后对他的管束也不会那么严格了? 领了旨意,李承乾欢喜的告退了,太宗皇帝的面色变得有些疲惫,他早年征战沙场,便是三天三夜不睡,也不觉如何,可自从登基为帝,少了当年领兵作战风餐露宿的颠簸之苦,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精力反倒是大不如前了。 算起来,太宗皇帝如今不过才三十二岁的年纪,可是受那一身伤病的折磨,他的身体明显要比同龄人差了不少。 再加上这些年勤于政务,每日都要批阅各地传来的大量奏章,虽然不比当年做将军时那么辛苦,却也是极为耗损心力的。 “马宣良!”太宗皇帝揉着眉头,轻唤了一声。 “臣在!”屏风后面一个全身戎装的侍卫转了出来,站在太宗皇帝身侧,垂首应道。 太宗皇帝闭着眼睛,恢复着精神,道:“倘若太子出宫,要记得多派人手,严加保护,太子安危关系社稷之重,万万不可大义!” 马宣良忙应道:“臣遵旨!” 马宣良原本是太宗皇帝亲领的玄甲卫,后太宗皇帝登基,因他忠诚可靠,便选在了身边做贴身护卫,能力和忠诚自然是无须怀疑的。 太宗皇帝见马宣良站着不动,知道他有话要说,便道:“有什么就说,当年你可不是个温吞的性子!” 马宣良跟随太宗皇帝多年,知道自己的心思瞒不过太宗皇帝,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讲!” 马宣良犹豫了片刻,道:“陛下!那薛琰毕竟是薛贾之子,当年~~~~~~” 太宗皇帝一摆手,打断了他的话,道:“当年是当年,说起来,总归是我李唐皇室对不住薛贾,太原起兵之时,薛贾散尽家财,招募乡勇来投,那么多年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出九死而得一生,对大唐的创立,薛贾是立有大功的,便是比之李靖,李世绩也不遑多让,五个儿子,四个没于王事,可谓一门忠烈,可就是因为他出身寒门,后来太上皇登基,论功行赏之时,只封郡公,薛贾也不曾有过怨言,当年,朕与薛贾虽多有不合,可功就是功,如今薛贾亡故,对当年之事,朕心中多有不安,如果其子薛琰当真是个可造之才的话,朕~~~~~~~” 太宗皇帝说到这里,突然止住了,说白了,就是因为当初的事情,他也觉得亏待了薛贾,薛贾不在了,便想着回报在薛琰的身上,让自己心安而已。 “好了!退下吧!记住朕的话,妥善保护好太子就是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马宣良应了一声,又转回到了屏风之后。 次日,李承乾在东宫耐着性子等太子太傅李纲讲完学,便迫不及待的换了便装,叫上柴令武,就要出宫。 昨日刚出去过一次,今日李承乾又要出去,柴令武心中也是疑惑,可是却又不敢问,知道李承乾是要去见薛琰,这让他对薛琰的不满也更盛了。 柴令武自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薛琰明明猜到了李承乾的身份,却故意装糊涂,还与李承乾称兄道弟,这在柴令武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他想不明白,李承乾怎地会与那样的狂悖之徒相善。 出了宫,李承乾在柴令武的引领下,直接到了位于长安东市的武阳郡公府。 “好气派的府邸!”李承乾站在武阳郡公府门前也不禁赞叹了一声。 一旁的柴令武语气酸溜溜的说道:“听我父亲说,这武阳郡公府,当年可是炀帝赐给杨暕,后来大唐定鼎关中,太上皇酬薛贾之功,便将这府邸赐予了他。” 李承乾也能听得出柴令武言语之中的酸味儿,当年大唐定鼎关中,他虽然还没有出生,对于,却也有所耳闻,当时天下战事渐渐平息,将军们少了立功的机会,便开始想着多置些良田豪宅,进入长安之后,对于前隋遗留下来的宅院自然分外眼红。 武阳郡公府原本是杨广次子杨暕的齐王府,建得格外气派奢华,自然成了众人的目标,可任谁都想不到,最终居然会便宜了薛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