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极品公子_第九十三章 皇帝来串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皇帝来串门 (第1/2页)

    薛琰可不知道太宗皇帝心血来潮,要到他的家里串门,这会儿,他正在前厅用饭,只见薛安一路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面带惊恐,活像大白天见了鬼一样。

    薛琰一愣,不禁皱眉道:“慌慌张张的成什么样子。”

    在一旁侍候的倩雪笑道:“小安子,难不成后面有小桃红在追你!”

    小桃红是武阳郡公府上的粗使丫头,别看名字里占了个“小”字,可却生的五大三粗,浑身的力气,自小就跟着府上的一位武师习武,便是武阳郡公府上的护院,两三人都不是她的对手。

    薛安顾不上和倩雪搭话,一副惊慌的模样,道:“少爷!那位~~~~~~那位来了!”

    薛琰不禁纳闷,道:“那位?那位是哪一位?”

    薛安道:“就是~~~~~~就是上一次和太子爷一道来的那位,哎呀!是当今圣上!”

    我勒个去!

    薛琰闻言,吓得差点儿从椅子上跌坐下来,赶紧起身,又险些掀翻了桌子,对着秋纹和倩雪慌道:“快!快将我的朝服拿来!”

    别看薛琰官小,可是爵位却不低,堂堂的武阳郡公之尊,平日里不用上朝,可是每年上元佳节去宫里给皇帝拜年,说吉祥话,自然要穿着大唐公务人员的正装才行。

    随着薛琰的一声喊,厅内顿时乱了起来。

    薛琰平日里在府上随便惯了,经常就是一身长縟,穿着这样的便服去见当今圣上,那可是大不敬之罪。

    “别忙活了,朕都进来了!”

    太宗皇帝说着话,已然迈步进了前厅,看着薛琰那慌慌张张,躲躲闪闪的模样,也不禁一脸玩味的笑容。

    薛琰一愣,反应过来,也顾不上体面了,上前就要大礼参拜:“臣武阳~~~~~~~~~~~”

    太宗皇帝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行了!行了!这是在你的府上,无须多礼!”

    人家一国之君皇恩浩荡,免了薛琰的礼数,薛琰自然要欢天喜地的“谢主隆恩”了。

    “圣上!臣失仪,万死!万死!”

    太宗皇帝倒也不客气,大模大样的往主位上一座,道:“别万死了,呦!你倒是会享受!”

    太宗皇帝看着那一桌子菜,也不禁想到了上次在薛琰府上用过的那些美味。

    “正好朕还没用膳,今日就在你的府上叨扰了!”

    皇帝在臣子的府上用膳,那可真的是皇恩浩荡了。

    薛琰忙道:“秋纹!快去吩咐悯月,再准备一桌酒菜来!”

    “不用麻烦了!”太宗皇帝说着,拿起薛琰刚刚用过的筷子,挑了一块儿薛琰提前发明的“东坡rou”扔进嘴里,咀嚼了一阵,还颇为享受道,“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薛琰闻言,眼角一阵抽抽,这台词说的,要是君臣二人一起穿越回现代的话,就凭这捧场的功夫,在美食节目上混个嘉宾的位置,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太宗皇帝居然这般随意,看起来,之前发生的事情,已经彻底解决了,否则的话,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好心情。

    薛琰想到此处,也不禁为李承乾松了一口气。

    这次的事情,李承乾闯下的祸,实在是太大了,能这么轻松过关,也真的是够幸运了。

    太宗皇帝抬头,见薛琰正在走神,道:“别愣着了,这是在你的府上,无须拘礼,你也坐吧!”

    薛琰连忙推辞道:“圣上隆恩,微臣实不敢受!”

    太宗皇帝的脸色突然一变,道:“让你坐,你就坐!哪来这么多话!”

    得!人家是皇帝,口含天宪,出口就是圣旨,这下不坐都不行了,战战兢兢的坐下,薛琰的心里真的憋屈极了,这到底是在谁的家里啊!

    这个时候,秋纹重新拿来了碗筷,酒杯,给太宗皇帝和薛琰都满上了一杯。

    太宗皇帝端起酒杯,看了薛琰一眼,道:“来!你陪朕喝一杯!”

    薛琰不敢推辞,端起酒杯,对着太宗皇帝示意了一下,侧过身,一饮而尽。

    “你给太子出的主意倒是好,连当朝国舅都被你利用了!”

    咳!咳!

    薛琰的酒还没等咽下去,就被太宗皇帝这一句话惊得,险些把自己给呛死。

    咳嗽了一阵,薛琰才觉得气息平稳了下来,知道他给李承乾出主意这件事,已经被太宗皇帝给破了案了,自然也不敢再隐瞒,只得连声赔罪!

    “圣上!太子殿下虽然犯了错,但本性是好的,贩卖太仓的粮食,也只是为了赚钱给圣上修建宫室,只是太心急了些!”

    太宗皇帝似乎是满腹心事,端起酒杯饮了一口道:“是啊!他就是太心急了,一个做事都不知道多反思量的储君,日后如何统御朕的大唐帝国!”

    薛琰闻言一惊,忙道:“圣上,您还在生太子殿下的气?”

    太宗皇帝摇摇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道:“朕不生他的气,他做那么大一件傻事,都是为了给朕修一座寝宫,儿子有这样的孝心,一个做父亲的还求什么?朕是在心里可怜他,他想做点儿事,却做不成,就像一只想飞却飞不起来的鸟,薛琰,家有孝子是福,可身为大国的储君只是孝顺怎么够呢,天下黎民需要的是一位能够擎起天来的太子,而不是一个孝顺的阿斗啊。”

    薛琰闻言,知道太宗皇帝动了易储的心思,或许历史上,李承乾之所以被废,就是因为这件事埋下了伏笔。

    是眼睁睁的看着李承乾被废,还是看在两个人的交情份上,帮李承乾一把。

    薛琰思量了片刻,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道:“圣上,太子绝不是阿斗,退一万步讲,就算他是阿斗,也强过那连生身父亲都敢弑杀的炀帝,德行是与生俱来的,才学却是可以后天陶冶的,太子还年轻,只要圣上遍延天下名师,认真调教,太子一定能继承圣上的伟业,成为一世英主的。”

    太宗皇帝放下酒杯,看着薛琰,道:“遍延名师?朕给他找的师傅还少吗?李钢,于志宁,褚遂良,哪一个不是闻名天下的大儒!”

    薛琰忙道:“从前于宁志、李纲这些人都是大儒,能教的不过是些经史之学,眼下四海未靖,太子当学一些经世治用的本领才是。”

    太宗皇帝停了,也不禁动了心思,问道:“眼下能给太子找到这样的师傅吗?”

    薛琰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说出一个人来:“您看张玄素怎么样?”

    这张玄素可是以为牛人,初仕于隋朝,为景城县户曹,隋末天下大乱,群雄蜂起,活动于今河北地区的窦建德攻陷景城,将张玄素逮捕,准备杀死。

    这时城中有千余人请求代他而死,并对窦建德说:“此人清慎若是,今倘杀之,乃无天也。”

    窦建德听后命人给张玄素松绑,并封他为治书侍御史,但张玄素以隋臣自居,却封不受,后张玄素听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才接受窦建德委任,为黄门侍郎。

    再后来,唐灭窦建德,张玄素归唐,被授为景城都督录事参军。

    武德皇帝皇帝久闻张玄素的名字,特意召见张玄素,向他征询为政之道,张玄素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君主亲理政务,而君主亲理玫务,口断十事,有五条错误即不好办,一日之中,君主不止断十件事,往往口理万机,这样日积月累错误就积存多了,而错误多了国家就要灭亡的。

    所以张玄素建议武德皇帝要广用贤良,使各官吏奉职守法,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