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第2/2页)
她解了惑:“这位娘子有所不知,官府有明文规定,义学和学院门口只允许摆吃食摊子,且不允许大声喧哗影响义学和学院的正常教学。杂耍等娱乐摊位也都不允许出现在其五百米的范围之内。” 看来大夏朝的法律还是很人性化的嘛。想到地球上学校附近不允许开网吧等娱乐场所的规定,宁娘默默的怀疑这条法规说不准又是哪个穿越大神发明的。 “雪儿,你看那家的馄饨摊前买的人都在排队,味道一定不错,嫂嫂带你去吃好不好?”宁娘牵着小妹的小手提议说。虽然学子都已经在学院里进学,仍有些路人光顾这些早点摊子。 “好啊!”只要是有关美食安雪向来来者不拒,举双手欢迎。 半小时后,宁娘带着安雪已经挑着人气旺的摊子边走边吃来到了元宝街。 宁娘弯下腰指着左前方有人排队的早点摊,笑眯眯的指给安雪看,“雪儿,你看那个摊子前面的人也不少,我们快点过去尝尝吧?” 元宝街的早点摊子看着比学院门口还要多些,也热闹些,这是因为大多二餐制的镇子居民现在才是吃第一顿饭的时辰。 安雪慢腾腾的挪着步子,刚想说话便打了一个饱嗝,苦着脸摸了摸浑圆的小肚子,可怜兮兮的仰首望着宁娘说:“娘亲,雪儿不要再吃了,肚子好饱。” 宁娘也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呃,的确鼓出来不少,无奈的宣布美食街试吃计划暂时搁浅,“好吧,那我们现在溜溜弯消消食,开始逛街吧,雪儿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告诉娘亲哦。” 安雪立即开心地点头,并且还安心的长出一口气,颇有种劫后余生的感慨,抹掉额头上不存在的黑线,赶紧迈着小腿跟上娘亲的步伐。美食虽好,可惜肚肚有限啊。
清风镇文风鼎盛,不是所有的县城都设有官学,至少附近三五个县城,只有清风镇一家,也不是所有的学院都如清风学院一般师资力量雄厚,因此,许多外地学子纷纷慕名而来,为清风镇的GDP等各方面指标都做出了不菲的贡献。 元宝街上书肆林立,各个杂货铺里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都是必不可少的商品。 在一间书铺内,安宁娘嗅着浓郁的纸墨味儿,好奇地翻阅书架上的书籍,放在最易翻阅拿取位置的都是印刷的书,有的纸张色泽发黄且薄,安宁娘生怕用力大了就能撕破,这样的书籍价格最便宜。再有纸张稍好些的,色泽白且厚,两面都很光滑,价格也贵些。最昂贵的是那些有年代的手抄本。 书上的字体不同于安宁娘常用常见的楷书,字体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感觉有些类似于隶书。当然都是繁体字,一般的字安宁娘都只能认出它的一半。 “我这叫半字先生么?”安宁娘自嘲。 安静的立在一旁的伙计听到顾客逛了半晌终于发出声音,虽然没听清说了什么,良好的服务态度让他立即热情的回应:“这位娘子,你可是要买手上这本《半山诗集》。” 安宁娘随口问道:“这本诗集多少钱?” “一两半银子。” “。。。。。。”安宁娘僵着脸,将手上又薄又黄的区区十几页的小册子立即小心的放回原处。 伙计脸上表情不变,类似安宁娘这样给相公来买书的妇人他见得多了,觉得价格昂贵犹豫再三才买下的情况更是平常,(大误!) 安宁娘又询问了下文房四宝的价格。 宣纸最便宜的也要五文钱一大张,一大张回去可以裁成六到八张使用,这个主要是练习大字用;学子们常用的宣纸是十文钱一张。 至于笔墨砚台的价格更让安宁娘咋舌,怪不得王娘子每日要不停的劳作,王秀才也要抛下读书人的酸腐气,赚些外快,要不然这书,还真是难读啊! 首先,清风学院一年四两银子的束脩,孝敬恩师的各个年节生辰礼。 再有,笔墨纸砚的消耗费用也相当可观,古人认为字如其人,通过一个人的字,可以看出他的为人风骨学识涵养,练字很重要,宣纸的付出是必须的。 还有,学习课程的书本要自己购买,条件实在贫寒买不起书本便只能直挺挺的跟着先生读,靠自己的好脑袋记下来,可是古文是那么好记的么? 王秀才为人还算知晓变通,经常在同窗那里借书回家誊抄,这样能比在书铺里购买成本便宜三分之一,就是耗时长些。 安宁娘将安雪紧紧地揽在身边慢慢地走出了书铺,尼玛,太凶残了有木有,自己和安雪碰坏这里面一页纸都要赔偿至少五文钱有木有。 神马“万般为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个“高”字着实用的妙啊!地位高,学识高,费用高。 高,实在是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