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自投罗网】 (第2/2页)
太阳自地平线升起,照亮了两个方向的两支大军! 那是李天磊的主力部队,以及刘彤、孟大牛两大军团的追击部队。——他们,终于赶到了! 五股厮杀一夜的骑兵纷纷退却。可松了口气的狄军却自行崩溃了! 此时此刻,就是再傻的人,也知道自己走错了方向,亲手放弃近在咫尺的生路,一头扎进楚军的包围网里! 二十万疲惫不堪的残兵,被近五十万楚军生力军包围! 这个仗,怎么打? 结果一直等到天黑,楚军依然没有发动进攻,只是铁桶般将狄军团团包围,却没有丝毫动手的意思。似乎,李天磊并不着急。 夜里,楚军四面八方扎下营寨,拉了几千降兵在狄营外通宵喊话,大致意思是——后路已断,回不了家啦,这边李天磊统领连铁浮屠都消灭了,区区喀尔吉不过小菜一碟!汉人的天下就要来了,何苦为鞑靼老爷送命?弟兄们别撑了,楚军优待俘虏,投降免死,倒戈有功! 接着又把上万封优待俘虏的“政策”射入狄营,瞬间就被争抢一空,只一夜功夫,每个士兵都知道了价码——同伴的一枚首级可以在楚国换五亩地!同时也明确了等价兑换原则:拿到将军的首级,你就是将军! 大家的眼都绿了,心却慌了。一边想着是不是可以平白多上五亩地,另一边又担心自己成了别人的五亩地。尤其是各级军官,他们深知自己的价值,部下们的眼神变得像狼一样不怀好意,就是最亲的亲兵也不敢相信。一扭头又觉得自己族长的脑袋今天似乎格外诱人……
这样的情况,也同样蔓延到了最高层。喀尔吉,作为最值钱的一颗人头,他的心,早已经高高地悬了起来!座下二十一位大贵族,似乎每一个人都在用贪婪的目光望向自己。——大督帅的脑袋,可以换取统领的宝座,楚国有沙克珊在,充分证明了楚王胸怀似海,鞑靼人也是可以做高官的! 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 在楚军尚未展开任何进攻前,喀尔吉就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不打了!我们……议降! 如果战前他做出这个决定,毫无疑问,楚国第一名鞑靼族统领必将就此诞生。可如今么……李天磊板着脸,对使者又冷又硬地说:“一天时间,无条件投降!” 喀尔吉慌忙召集大贵族商议,可一个时辰过去了,二十一位大贵族竟没有一人到来!——他们一个个地,早已带领私军自行出营向楚军弃甲归降,不等自己决断,为的只是一个“战场起义”的名分! “这帮狗东西啊!” 喀尔吉的悔恨就象波涛一样,一阵阵袭来,压在他的胸口,让他喘不上气来,一个屁股蹲儿瘫坐在帅位上。良久,他才鼓着胸膛吐出一句苦苦的话来,“传令……投降!” 完全可以想象,东线战事大起大落,最终以这样一个形式尘埃落定,这对陷入对峙的汉水主战场和西线,会产生何等震撼性的影响! 据可靠情报,狄军主力本已在五月中旬组织一支纯骑兵组成的偏师,由大狄万户侯、司隶督帅阿赤儿率领,打算效仿楚军战略,绕过汉水,放弃襄阳,由荆州和徐州的交界处直插而下,直接攻入楚国南方腹地! 可在东线噩耗传来后,这支人马被火速召回了。南方本已集结了近三十万新训部队,正在分批次增援襄阳,眼下又有超过五十万的主战部队腾出了手脚,其中还包括了十多万骑兵! 连番告捷,士气如虹!胜利在望,万众一心!在这种情况下再去搞什么“敌后作战”,简直是rou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 不得已,狄军终于彻底放弃了进攻,全面转为守势。——海天下令,放弃汉水北岸正在建设中的水寨军营,五十万御林军兵退十里,将沿河的滩涂地带让了出来。 终于,风水轮流转,这回轮到他来阻止楚军渡江了! 之所以如此布局,也是借鉴刘枫的故智。楚军为何顶在江边设防?还不是因为有强大的独一无二的水军!?狄军如果也这么做,死撑在岸边阻敌登岸,那不是自曝其短,自己等着挨楼船砸么? 相反,放弃河滩阵地,进入相对宽阔的纵深地带与楚军登陆部队交战,让楚国强大的水师没有用武之地,这才是狄军真正可以发挥的主场优势。 至于对面的另两位主角,察合津大汗鄂尔兰,大华皇帝赵濂……真不好意思,仗打到今时今日这般局面,海天就是说破天去,也再无法强留这两位贵客了。 两位君王不约而同地纷纷告辞,说是率军各归本国守土御敌。可海天很清楚,他们是想等待最后的结果,然后……向最终的胜利者,投降!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所谓爹死娘改嫁,各人顾各人,就是这般凄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