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临别前夕的饯别 (第2/2页)
三冬菇”。不过小桃说起这事的时候,眉头微皱,说试验了好几次都失败了,范老先生心情也不好。 苏文清懂得一个道理,凡事要循序渐进,急不来的,再说科研事业,不经过几番挫折哪能成功?于是便让小桃小莲有空的时候劝劝范老先生,让他宽宽心,慢慢来。 如今听得苏氏这么一说,想必范老先生有了新的发现,才这样废寝忘食。苏文清打算着,等吃过晚饭,再去后山看看,顺便给范老先生送饭过去。 “海儿,多吃点。”苏氏夹了一块鸡rou放到林志海碗里,林志海赶紧起身接过。 “海儿,这是在自己家里,不比外面,不用这么多礼。”苏氏望着未来的准女婿,嗔怪道。 “是。”林志海应声坐了下来。 “娘,林大娘,海哥哥,我们吃点酒。”苏文清呵呵笑道,拿出从城里买回来的“女儿红”,拿来杯子,给每个人斟了一杯酒。 “海哥哥,我祝你旗开得胜,金榜题名。”苏文清举起手中酒杯,“我再祝林大娘和娘亲身体康健!”说罢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多谢小清。”林志海含笑道,把杯中的酒喝了,苏氏和林氏也相继喝了。一场饯别酒宴,便在欢欢喜喜的氛围中结束了。 吃过饭,撤了桌子,大家煮了***茶,围坐在厅里聊天。 “海儿,春秋两季的衣裳你拿了没有?”林氏开始打点儿子的行囊。 “拿了。今天早上不是你帮我拾进箱子里了吗?”林志海莫名其妙地望着母亲。 “哦,瞧我这记性,我今早上刚收进去的,怎么就忘了呢?”林大娘不好意思地笑笑,似又想起什么事情,“小清,大娘托你雇的人,还有马匹,都准备好了吗?”
“林大娘,都准备好了。”苏文清笑嘻嘻地望着忙乱中的林大娘。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子要远行,做母亲的哪能不担心呢?“林大娘,您放心,我下午的时候不是跟你说过了吗?雇的是小桃的哥哥,叫做乐天明,跟小桃的年纪差不远,为人挺机灵的,心又细,挺会照顾人的。把海哥哥交给他,你就一百个放心吧。” 林氏点点头,又不放心地加了一句:“这个小桃的哥哥,靠得住吗?” 苏文清走过去揽林氏:“大娘,你就放心吧,那个乐天明,挺实心的一个人,不会把海哥哥带坏的。再说了,乐老伯也说了,如果乐家那小子敢把海哥哥带到京城里那些莺莺燕燕的地方去,他老爹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这话一说出口,众人都笑了起来。林志海脸一红,瞪了苏文清一眼:“小清!” 苏文清无所谓地笑着。她骨子里可不是什么传统的古代人,这种话有什么不好说的。再说了,不担心那是假的,一别半年,她又不能时时刻刻跟在身边,时间有时可以改变一切,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宋朝的科举考试是三年一次,分为三极: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然后是会试,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又称为春闱。最后是殿试。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前三甲由皇上亲点,分别人状元,榜眼和探花。 林志海在上一年秋天已经通过了乡试,并考取了第一名,获得了解元的称号,那接下来的便是上京参加春闱和殿试了。 范老先生早早写了一封书信,让林志海带给翰林院一位姓龚的昔日同窗好友,说是看到书信后,他的那位同窗好友替林志海安排。苏文清从来就不排斥找关系,特别有人举荐,事情就会好办很多。拿了书信,让林志海好好收好,再对范老先生大大感谢一番。 至于银子,苏文清是早早就准备好的。在京城那个繁华的都市一住就是半年的时间,苏文清当然不忍心让自己的心仪之人受苦。此外,各方打点,也是一笔不菲的索费。所以,苏文清一狠心,拿出五百两的银票,让林志海贴身收好,作为盘缠及不时之需。 就在这时,只听外面漆黑的夜空中,一道凌厉的闪电当空劈下,接着便是轰隆隆的雷声。 看来,一场暴风雨要来临了。 苏文清跑出外面看了一会,转身拿了油纸伞便走了出去。 “清儿,要下雨了,你要去哪?”苏氏在后面急叫道。 “娘,我去后山,把范爷爷接回来。”风很大,吹得苏文清手上执着的油纸伞摇摇晃晃,雨点开始洒落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