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择婚 (第2/2页)
好先问问令玉自己的意思。” 李湛却毫不在意:“儿女婚事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自己做主的道理。” 涵因笑道:“开始我家可没有人愿意让我嫁过来做继室。” 李湛笑道:“真的,是你自己的主意?” 涵因脸颊飞过两朵红云,笑道:“我只是同意了罢了。”说罢转过身去低头不理他了。 李湛有些兴奋的转到涵因面前,握住涵因的手,笑道:“湛何幸,得夫人青眼。” 涵因啐道:“别贫了,现在是商议女儿的婚事。”又甩开他的手,向外面吩咐道:“把大姑娘叫过来。” 不一会儿,李令玉过来了。见李湛也在,有点不自在,她从小不在李湛身边,还是有点怕他。涵因拉着她的手让她坐下,笑道:“有件事想听听你怎么说。” 李令玉没说话,看着涵因等着她的下文。 涵因斟酌着词句,说道:“韦家的应璿表哥你该见过,那人怎么样。” 李令玉开始没有意识到是什么事,只以为涵因向她打听情况,说道:“他为人是极好的。每次去舅公那里,都很照顾我们姐妹几个,而且诗赋上也有才华,射箭也特别准……”说了一半方意识到有些不对劲,红了脸,问道:“父亲、母亲问这个做什么? 涵因笑道:“没什么,看看你怎么看这个人的。你要是觉得这人不好,也不必碍于亲戚情面。只说便是。” 李令玉忙摆手:“我说的是实话,璿哥哥是个很好的人。” “那你会不会觉得他家现在……”涵因又问道。 李令玉说道:“母亲,之前您教我们一句话‘莫笑少年穷’。璿哥哥虽然现在家中状况不好,但他是个有大志的人,我相信将来他一定很有出息。”
“没想到我的女儿这么有见地,好!”李湛很满意女儿对韦应璿的评价,又见她面露疑惑,笑道:“没事,你回去吧。”。 令玉颇为疑惑的看看李湛和涵因,不好再问,只好走了。 涵因笑道:“看来令玉对应璿评价很好,那夫君既然中意。便亲自去跟太夫人说吧。” “你瞧你,生怕母亲以为是你的主意,你放心吧,我亲自去跟母亲说,绝不会跟你沾上半分关系。”李湛笑着戳穿了涵因的小心思。 涵因“哼”了一声:“我这是为你好,我若提。不管好不好,母亲都会先想我为什么要提这家,若是母亲对他家不满意,又是我提,你觉得这事能成么?” 李湛捏捏她:“好,夫人说的对,夫人想的最周到。” 涵因又说道:“何况,我还要提醒你,大嫂一直想要把令玉嫁给她外甥,现在你要换成韦应璿,指不定她有什么怨言呢。” “再怎么样也是我女儿,嫂嫂管再宽也管不到我们头上。”李湛说完站起身来:“我这就去母亲那里一趟。” 之后他便匆匆的往太夫人那里去了。 太夫人正在逗李令乾,见到儿自然是高兴,听说李湛有重要的事,便忙让人领着李令乾下去。 李湛便把自己看中韦应璿的事情跟太夫人说了。 果然太夫人皱皱眉头,不悦到:“就算是中了探花又怎么样,他家还不是有案底在身,再说门荫出身才是正经,他一个嫡,如果家不是那样,至于去考科举么。既是这样的家,把女儿嫁过去不就是受苦么。你怎么会这么想。”又眨眨眼睛问道:“儿媳妇怎么说。” 李湛心想果然……,忙笑道:“她说郑家、崔家、卢家的庶支庶出不行,还有陆家、窦家、宇文家的嫡支嫡出,细细挑选应该也有很好的弟。所以我才来问母亲。” 太夫人一拍手:“就是嘛,你看看,你媳妇跟我想得一样嘛,你们男人家怎么懂得女人什么叫嫁得好……” “母亲,应璿那孩您也见过,样貌周正,品行也好,况且我跟他父亲向来最相得,他的孩做我的女婿,我也方便照顾。”李湛赔笑道。 太夫人揉着脑袋:“你呀,一犯起左性来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我想想吧。哎呀,你不知道,你大嫂……” “大嫂想把令玉给她外甥。”李湛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但那孩我看并不成器。家里遭了那么大变故,现在还是一味在外面胡闹。而应璿这孩就很懂事。” “我知道这那个孩的品行。这事后来没再提,可你这一来又相中了应璿,这让我怎么提得出口呢。”太夫人很是为难。 李湛见太夫人并没有反对韦应璿这个人选,笑道:“先跟舅舅、舅母打声招呼吧,应璿住在他家,现在已经十九了,年纪也长,一直没娶亲,他们也不好说不吧。” 太夫人想了想,叹了一口气:“你就想当然,哎,行吧,我去试试好了。” “母亲,今天这话先别跟大嫂说……”李湛笑道。 太夫人瞪他一眼:“这时候你倒鬼精明起来了,给女儿选夫家怎么不好好算计算计,非就要这个韦应璿,真不知道你中了什么魔障。” 李湛忙站起身来冲太夫人行礼:“多谢母亲成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