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的清朝生活_009 好消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9 好消息 (第1/2页)

    三月里对钮祜禄家来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凌柱要参加会试。但诒君发现越是接近会试的日期,他看上去越烦躁,不知这是为什么?诒君在管完家事以后,端着亲手做的补汤走进凌柱的书房。没有让下人通报,静静的站在哪,看着沉思的夫君。已经脱去稚气的脸上,更添几分沉稳,几分帅气。

    凌柱坐在书房里,可心思却一点也没有放在书上。知道额娘和大嫂的算计时,他什么都不能做;知道妻子悄悄的化解算计后,他还是什么都不能做。他认为自己很失败,大哥二十一岁的时候已经是七品官了,而他今年也是二十一岁,却上不能报效朝廷,下不能庇佑妻子,心里面的失落没办法对别人去说。

    近来阿玛和岳父都在和自己谈着,考上以后的路要怎样走,要知道满人参加科举的人可是凤毛麟角,自己在满人里算学问不错,不知道在众多汉人中算什么样的水平?万一自己中不了怎么办?那带着妻子求外放的话就成了空话?那时所有人都会对自己失望,选科举这条路是不是错了?想到这些,就越看不进去书,心总是静不下来。

    从小为了得到额娘的关注,凌柱每天起早贪黑的学文习武想着一定要超过大哥,渐渐的喜欢上汉人的文化,别的满人子弟在打架斗鸡时,他都在勤学苦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给阿玛额娘争光,拒绝了阿玛要给他荫官的事情。非但没得到额娘得夸奖,反而说他死脑筋、不懂变通。这更坚定自己要参加科举的决心,要知道满人参加科举要比汉人难得多。

    汉人参加科举,士子只要通过录科考试,就可以由当地学政报送礼部,参加乡试。而八旗科举考试不但需要礼部的录科考试,更重要还必须经过兵部考试骑射,验看马步箭,必须科册、箭册均有名,方准参加科举。可现在凌柱的信心在动摇,还在这么关键的时候,难道自己真的注定一事无成。

    无意间抬头,看见诒君静静的站在自己的前方,水蓝色的旗袍更衬得她面容娇媚,这样美好的人正专注的看着自己,眼光中透着信任和崇拜,不知道为什么凌柱的心一下子静了下来。

    凌柱温柔的说:“怎么这会儿来了,也不吱一声站半天了吧。快坐下,以后这送汤送水的事让丫头们来做。”说着拿起诒君手中的汤,要一口气喝下去。诒君连忙制止的说:“这汤都凉了。”凌柱用袖子抹了下嘴说:“夫人送来汤都是好的,凉了怕什么。”诒君听了这话从心里往外的涌出甜来,说:“夫君读书一定很辛苦,我给你讲几个笑话好吗?”凌柱听完兴趣大起的连连点头。

    诒君笑着说:“有一位举人满腹经纶,但他那一年的考题非常偏,实在难答又不想交白卷,就在考卷上写了一首打油诗,未曾提笔泪涟涟,苦读寒窗十几年;考官若不把我取,回家一命归黄泉!可主考官写的批语是:未曾提笔泪涟涟—不必;苦读寒窗十几年—未必;考官若不把我取—势必;回家一命归黄泉—何必!”

    她只看了看凌柱接着说第二个笑话:“有一考生考试时,鬼画符般地乱写一气。批卷时,第一位考官怎么也看不懂是何意,觉得很奇怪,无奈只好在卷首批了个“奇”字;第二位考官看了,也不懂是何意,但看到第一位考官的批语,怕别人笑话自己无才,只好在卷上批了个“妙”字;交到主考官审定,他也看不懂这篇文章是何意,但看了前两位考官的批语,同样心理,就在卷上写个“绝”字。”

    诒君还不等凌柱的反映就讲了最后一个故事:“科考中考官出了《尚书.秦誓》中的“昧昧我思之”一句,作为试题。“昧昧”,即想念深切的样子。有位考生把题目抄成“meimei我思之”,并以此大作文章,自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考官阅卷,不禁哑然失笑,提笔批道:“哥哥你错也。””

    一口气说完三个笑话,诒君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看着出神的凌柱,静静的等着他回过神来。凌柱知道是自己想差了,多少年的寒窗苦读虽然都是为了一朝得中,但是科考的变数也是很大的,运气也要占上几分,考题是否生僻、怪诞,考官是否有偏好、公正等等。

    只在自己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他们这样的家族可不是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