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战姬_第三百三十二章 艰难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二章 艰难抉择 (第1/2页)

    第332章艰难抉择

    事情的发展的确出乎君渊的意料之外,原来,静王殿下的篡位,只成功了三天不到。

    君渊带着星曜亲卫团离开了月照城,去往边关之后,君澜就在瑶著的帮助下,成功的将君倾逼走了。不过原本他的打算是将君倾抓到,软禁起来。好在君渊身边还有三个魂者亲卫,和一众忠诚的暗卫,将君倾带离了皇宫。

    本来最有希望被抓到的君莫,不知道收到了什么人的邀请,在他们行动前一天出门去了。楚王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他经常会离开月照城,去月风帝国各处游玩。所以君澜并没有在意。只是派人去寻找他了而已。

    君澜为了尽快将太子殿下解决,亲自带人去了万夫关,将月照城交给了几个信得过的手下。皇宫就这样平静的没了主人。

    原本君澜以为自己辛苦培养多年的手下足以承担重任,毕竟他没有分身术,要想对付君渊,他不出马跟不可能成功。君渊是何许人也身为他弟弟的君澜最是清楚,太子殿下是个合格的帝王接班人,他的聪明是人所共知的。

    在静王看来,只有他能够成为君渊的对手。另外,只有去了边关,他才能有机会看到烈红,才能在她的眼前证明,他和君渊两人,谁才是正确的选择。

    君澜在成功之后,没有几天就启程了。押运粮草不比别的,要做到不被君渊事先察觉。他必要真的运送粮草过去。不得不说,在这个环节上,君澜做的非常谨慎小心,没有任何疏漏。

    他算错的不是君渊能够在接风宴后,很快就感觉到了异常,离开了万夫关。也不是烈红被瑶著带走了。而是帝王君倾!

    身为帝王,为人处事心思缜密之处不会被自己儿子比下去的,对君澜,帝王从来都没有放松过监视。他的一举一动,机会都在君倾的掌握中。从静王对太子殿下起了杀机那时起。君倾似乎就预见了未来的某一天,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既然已经想到了,就不可能不防备着。君澜认为自己培养的人,一定是可靠的,但是这里要说一句,姜还是老的辣。君倾早就在君澜身边安插了很多人手,静王的得力手下中,就有君倾的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人,就是夜天。

    国师毕竟是国师。虽然近年来他很少预言什么了,除了君渊的命定之人此一项外。

    不过此次君澜篡位。他没有动用自己的力量,却还是有了感觉。提前对君倾做出了警告,并提前离开了皇宫。

    他去做什么了,没有跟君倾说明,只是说有事要办,离开一段时间。而君倾对夜天非常信任和尊重,也就没有细问,专心等待君澜的下一步动作。

    所以,当君澜带着粮草离开了月照城。以为计划已经完成一半的时候,君倾就在魂者护卫和暗卫的协助下,悄然将旁落的皇权又抓回了自己的手上。

    将君澜的人手都控制起来之后,就等于说将消息封锁了,开始见风使舵,做了墙头草的大臣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罢官的罢官,降职的降职。处死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动静闹的很小,月照城在经过了篡位、回宫、清洗这一连串动作之后,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走漏。

    这也是为什么君澜一直放心在万夫关闹腾,却没有一点察觉的原因。

    话说君倾能够夺回皇位,为什么当时会让君澜得逞呢?他并不知道瑶著是谁,更不知道他的能耐。不会因为他的出现而避走宫外的。

    君倾的是个好皇帝,同时也是个父亲。他承认,对君澜。他并不喜欢。有野心是好事,可是不切实际的野心就变得让人讨厌了。

    君倾这次离开皇宫。给了君澜无限大的希望,让他以为自己的计划可以成功,之后又去对付君渊。将平叛的大功给了太子殿下,为他将来登上帝位奠定了基础,给君渊的形象又多加了一层光辉,这是君倾的目的之一。

    其次,君澜暗中培养、拉拢了不少人,一个一个的调查实在非常麻烦,索性让他们的计划“成功”,让这些人都浮出水面,一次性解决不是更好吗?

    现在看来,君倾的以退为进是非常成功的,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烈红的失踪,和君渊没有收到他传递的消息。

    君渊听完整个事件的始末,有些无力,有些怅然,更多的还是担心。当然担心的还是烈红,她的被劫,应该是君倾、君澜和君渊自己,都算漏的一环。可是偏偏这一环,牵扯着他的心。

    君倾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君渊的神情一变,他就明白他在想什么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