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十四章 刁民逻辑(下) (第1/2页)
吴刚受了霜子的钱财,再加上皇甫瑞谦的激将法,热血沸腾,召唤着几个小年轻就冲上去撞门。 霜子满腹唏嘘,刚走上长街,就被蜂拥而至的人群冲散,大家叫嚣着闹腾着往一个方向冲过去:“瑞王府施粥了,恐怕是被骂怕了吧……” 几个人嘟嘟囔囔,拿着锅碗瓢盆朝瑞王府跑过去。 霜子趁机道:“这才是真正救民于水火啊,先前的那几个依我看啊,都是沽名钓誉……” “是啊是啊,你看楚王府,开始想必是还想救济灾民,后面便舍不得钱财了。据说他们天天在家大鱼大rou呢,那扔出来的东西,都比咱们过节时吃得好。” “这位姑娘说的是,看看现在每天饿死多少人?楚王和庆王有心,就该救苦救难,而不是窝在府中,每日大鱼大rou,贪欢享乐。” 霎时口风统统转了个遍,各种赞誉和骂声不绝于耳,霜子听闻苦笑一声。 苦的是楚王府如今的伙食,也好不到哪里去,商人们不会因为是王爷,就放弃唾手可得的利润,该要的价格,一文不少,她们的例银和菜品,每日都在减少,越来越简省了。 笑的是,瑞王答应她的承诺,如今兑现,舆论果然开始一边倒,大肆称赞起瑞王来,却早已忘记他先前是如何闭门不出,每日在咒骂声中度过的。 刁民就是刁民,永远只看到结果。 顺着拥挤的人群一路推推攘攘的到了瑞王府跟前。粥已经熬得翻腾在锅中,冒着热气,散发着香气,引得人垂涎欲滴。 霜子真的要开始质疑皇甫瑞谦了。 总是不声不响。看似愚钝单纯,听从了她的话,不与楚王府为难,延迟了施粥的时间。可不去城门外,只在王府门口施粥,又显得比皇甫北楚高明许多。 一来城中百姓较少,基本上人人有份,不会像城门外一样,吃了的感恩戴德,没赶上的骂骂咧咧。 二来。城中百姓才是日后口碑相传的主力。难民再多。没有话语权,说的话根本起不了作用。若说得民心,还是京城百姓。更靠近天子脚下。 这一层,皇甫北楚如今未必想不到,他就吃亏在一开始与庆王较劲。 而庆王,不过是安抚何烟水的一番慈悲之心,根本又没有利益之想。 人群越来越挤,耳边赞誉声越来越多。霜子此刻想冲出去找雷虎,只怕也是不能,只能顺着人群往前慢慢的挪动。 走着走着,突然灵机一动,暗道现在去找雷虎盯梢皇甫北楚。谋定而后动,倒不如趁此机会,造谣生事,让沈国公自身难保,自然就顾不得楚王府了。 下定主意,扯开嗓子就喊了一声:“大伙儿也别埋怨楚王府了,起码人家救济过咱们,只有那个沈国公府,真真可恨,到现在一毛不拔,铁公鸡呢。” 旁边的人都看过来,瞧着她,霜子也不犯怵,反正没人认得,又大声道:“瑞王好样的,关键时刻肯站出来,唯独沈白山,满脸jianian搀之相,成天躲在府中大吃大喝,我听说,光长宁长公主一个宵夜,就要吃掉三十六道菜呢。” 此言一出,人群中尽是哗然之声。霜子不再开口,静静的跟着挪动,只听他们议论纷纷。等洋洋洒洒都领到粥和馒头,坐在一边开吃了,才从队伍中慢慢脱身,到一处僻静地方,凝神观察了许久,见有个血气方刚的小青年,一边细细吹着粥,一边小心喂给躺在身旁的老人,想必是她的母亲。 抢来的馒头一个也舍不得吃,只掰成一小块一小块喂给老人。 霜子心念一动,慢慢踱步到他身边,递上一小块碎银子。 那青年名唤吴刚,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话也不说,只拿着一块银子笑眯眯的看着他,馒头也不吃了,接过来道:“只要不杀人放火,说吧。” 霜子见他爽快,知道此人是饿极了,也算个聪明人,开门见山道:“方才人群中有人喊沈国公不救民,你听见了没?” 吴刚瞥她一眼,把手放在衣服上擦干净后道:“那是你喊的吧。” 霜子也不好意思否认,爽快承认了,叹气道:“我就是看不过,凭什么楚王府花了那么大力气,反倒博了不少骂名,而沈白山什么都不做,倒稳妥的享受。” 说着说着索性将丫鬟服饰的袖口边翻出来与他看:“我是楚王府的婢女,出来听见大伙儿骂咱们,十分不服气。这位小哥,你帮我一帮,可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