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余震 (第2/2页)
,要想过得去啊,就得想得开。 “这我可没办法,她是个死心眼的,哪里听得进去啊,又不是没劝过。” “这个以后再说吧,过几天的聚会就是她不想去也得把她拉上,能乐一时是一时,别总闷在家里。到时我们一起去叫她,别忘了啊。” 两人坐着马车各自回府不提。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博览经史,善属文。他是在李世民攻取渭北时,拄拐杖来到军门前拜见的,时年三十八岁的他和当时还是年仅十八岁的敦煌公李世民一见如故。很奇怪的是为什么他投靠的是还年轻的李世民,而不是李渊呢?李世民任用他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此后,房玄龄一心效力在李世民帐下,为他收揽人才,出谋划策,逐步升迁并授予他秦王府记室,兼陕东道大行台考功郎中的官职。 事实上在宴会结束后的当天晚上一回来他就呆在书房反复思量,他深知平阳公主的一举一动都能深刻影响到他效忠的那个人,影响到目前一触即发的时局,可惜今天他没有机会和公主说上几句话。 凑着尚嫌昏暗的灯光,他正翻看着平阳公主的那两首诗和三个对子,其中只有一个是萧瑀对上的。平阳公主今天的表现与以前的她大相径庭。以前的平阳公主低调、冷静、高贵的,在人前从不多言,而且对于人际交往一向都不热衷,可今天的她,在上午和皇室成员见面的时候不慌不乱,礼仪周到,应答得体,这对于一个已经“失忆”的人来说很不容易,下午在贵妃娘娘宫里喝茶居然能一下子写出两首这么绝妙的诗作,而在晚宴上以三个绝对有力地回击了齐王的刁难。公主一改以往的作风,表现出高调强势的一面,但同时又能和贵妃娘娘和秦王妃密切交好,显得谦逊亲和。这种种迹象都让他迷惑,难道一个人失去记忆会改变这么大吗?
除了烦恼平阳公主的异常表现,作为一个文人雅士,他对那两首诗极为欣赏,暗自吟诵着“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不过他的眼光很快就转到那三个对子上,自己跟自己较劲,这些对子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下联呢?宴会上想不出来,这会儿还是放不下。 这时房夫人进来了。 “怎么,还在想着对对子呢?”房夫人有些调侃道:“没想到吧,公主不仅能征善战,还有这般咏絮之才,服不服气啊?” “服气,自然是服气的,像公主这样的女子是百年难遇的。你们几天好像说话了,她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吗?” 房夫人想了想回忆道:“我也没说上什么话,当时那么多人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只是公主说话好像活泼了许多,人也比以前随和,不是说公主以前不随和,只是好像多了点什么东西,我也说不上来,对了,过几天,我们几位夫人还有几位公主会一起聚会,本来只是我们几个经常一起聚的人,可后来几位公主过来了,秦王妃就请了大家一起聚,所以到时会很热闹的。” 房玄龄追问了一句:“有说在哪里聚吗?” 房夫人想了一下:“好像当时没定,以前都是在几位府上轮流的,这次公主要来,可能会在秦王府或者索性就去平阳公主府上也不一定。” 房玄龄听完沉思不语。 当晚睡不着的人不只房玄龄一个,萧瑀也是其中之一,不过他是兴奋得睡不着,满殿的文臣学士,只有自己对上了一个对子,算起来也是殊荣了。他已是快到知天命的年纪,自然不会把这点虚名看得太重,只是今天平阳公主的两首诗和三个绝对实在是让人震惊。他想明天的长安城是不会平静的了,之前关于平阳公主昏迷醒来痴呆傻的小道消息肯定是会烟消云散了,但观今天的局势,另一波风云正在涌起,朝局是平静不了的。 萧瑀在武德年间深受李渊的重用,他为人正直,累世金枝玉叶,还是李渊姨母独孤皇后家族的女婿,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李渊的心腹大臣,其信任程度虽然比不上裴寂,但也是不低了,可是萧瑀在武德年间太子和秦王的争斗中却是站在秦王一边的,虽然不是像房玄龄他们那样是李世民的心腹谋士,但作为朝中重臣,他的支持还是很有分量的。 从今天的情况分析,平阳公主也很有可能会倒向秦王一边。公主自醒来后和秦王妃的关系比以往更加密切,甚至可以说是目前公主身边唯一的密友,因为以前的人她都不认识了,还有就是太子和齐王释放的敌意会把公主推向秦王,尤其在公主现在的状态下,这个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