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六章 上香 (第2/2页)
动声色的想了起来。 最近家里的喜事还真是不少,大哥先中了武状元,三哥呢,会试又拿了个头名回来,这都是喜事。 可是这些她都知道啊! 殿试还没开始呢…… 突然,周佳瑶脑中灵光一闪,想起前一段时间有人上门试探宋氏和林氏,要为周翼虎说亲一事。 “难道是大哥的婚事?” 林氏忍不住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也扩大了一些。“说起来啊,这个人你也知道,范家的姑娘。” 范英娘? 周佳瑶想起那个苹果脸,性子有些活泼的姑娘,心里当下也欢喜起来!那姑娘人不错,眼睛特别清澈,一看就知道是个被保护得很好的姑娘,没有什么算计人的心思。而且她觉得,大哥性子太闷,要是真的娶个大家闺秀回来,只怕夫妻两个一天到晚也说不上几句话! 范姑娘好啊!那就是一个开心果,妥妥的能把大哥这块大石头给拿下。 不过,恋爱这种事情,还真不好说,别人看着再合适,那也是别人!还得当事人相中了才行。 她虽然没谈过恋爱,可是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这种事情,得王八看绿豆,看上眼才行! 呃,这话有点糙。 林氏瞧着闺女脸上闪过好几种神色,不由得好奇的问道:“闺女,你想啥呢!”随即又道:“你也见过范家的姑娘,觉得她怎么样?” “娘,这种事情,你问我也没有用啊!您是挑儿媳妇,又不是我找手帕交。再说了,人好不好,也是我大哥说了算不是。光您瞧着好,我瞧着好,也没有用啊!还是大哥也说好,才行。” 林氏笑了,不过细想想,闺女这话也是有道理的。 “不管怎么样,今天啊,咱们跟范夫人和范姑娘一起去寺里,你帮娘掌掌眼,看看这姑娘到底跟你大哥般配不般配。” 原来上香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意思却是去瞧那个范英娘! 周佳瑶觉得今天这行程肯定有意思,当下道:“您放心吧!不过啊,您最好跟我大哥能个气,别到最后我大哥不同意!咱们白忙活。不过,娘,话又说回来了,难道是范家瞧上我大哥了?” 林氏瞪了她一眼,“女孩子家,说话斯文一点。” 瞧上了就是瞧上了嘛!还怎么斯文?要是娘知道她刚才拿王八和绿豆说事儿来的,恐怕会更上火吧? “说到底,还是有缘分……”林氏就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这些事儿,周佳瑶基本上都清楚。不过有些细节,确实是第一次听说! 原来她还担心范家是为了报恩,才会想出这个主意来,却不想早在当初周翼虎和范鹿第一次过招的时候,范英娘就对周翼虎有了好奇之心。 很多好的姻缘,都是始于好奇! 不过,范大人倒是挺开通的,居然带范英娘去青宅那种地方…… 周佳瑶很感慨,想了许多小时候的事情。一转眼,那个沉默倔强的少年,已经成了武状元,而且很快就要说亲了!时间真是毫无情分可言啊,有些事情,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马车慢悠悠的走在青石街上,坊市里热闹的声音不时的传过来。过了大约半个时辰左右,马车的速度快了起来,而嘈杂的声音也渐渐弱了下去。 马儿在郊外撒着欢的奔跑起来。 三月的汴京城,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和煦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四处都是醉人的风景和花香,让人身心通畅。 “汴京城不比辽东府,天早早的就热起来了。”林氏感慨的说了这么一句,就沉默了。 大概是想家了?还是惦记姥姥他们? 过年的时候,林儒升到尚书府见了林氏一面,到底不比当初在老家的时候,姐弟俩有顾忌,说话都十分客气,少了一份生疏。 有些东西,在慢慢改变,可惜谁都无力阻止。 周佳瑶就安慰林氏道:“娘,等过两年咱们把姥姥接到京城来吧!” 林氏笑了笑,没说话。 就在这个时候,马车稳稳的停在了法云寺门前。 “太太,小姐,咱们到了。” 红衣打开车厢,将林氏母女二人扶了下来。 两人都是第一次来法云寺,都觉得有些好奇和新鲜,不免四处打量了起来。 周佳瑶知道,历史上有很多名叫的法云寺的寺院,最有名的一座始于唐朝,应该是在山东境内。不知道她们眼前这座法云寺,有何来历,又是什么时候兴建的。 不过,这里倒真是很漂亮,四周的景色也很不错,虽然没有山峦起伏,玉翠屏障的山峰,但树木繁茂,到处都是一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模样,让人的心情都跟着舒坦了起来。 “夫人,范家的马车在那边,想必范夫人应该先到了。” 林氏连忙道:“快去问问。”贸然上前有些失礼。 红衣亲自去的,得知范夫人和范小姐在马车里时,连忙转回身告诉了林氏。 此时,范夫人彭氏也带着女儿范英娘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两个人心知肚明,装成巧遇的样子,相互寒暄了几句,便让两个小辈见过长辈。 大家都见过面,因此也不尴尬。 周佳瑶又与范英娘见了平辈之间的礼仪,一行人这才一起往寺里去了。 范英娘忍不住偷偷的打量周佳瑶,如果这门亲事真的成了,那她不就是自己的小姑子了?不过,这姑娘长得真好看!难怪她大哥那么英俊。 范英娘忍不住有了羞意,眼睛亮晶晶的。 周佳瑶大方的任范英娘打量她,还朝她友好的笑了笑。 范英娘似乎感受到了周佳瑶的善意,也回给她一个微笑。 这姑娘是个有福气的长相,小团团脸看起来rou乎乎的,一笑还露出了两个梨窝,看起来特别的可爱。 大哥,应该会喜欢吧! 法云寺的引路僧,将一行人引至禅房,让女眷们在此稍做休息,喝茶,歇脚,整理衣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