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四章 到京 (第1/2页)
自从那次欢哥儿胃口大开,林氏就给欢哥儿增了食量。。欢哥儿仍然对鱼情有独钟,每天都要吃一些。当天气越来越冷,江面马上就要结冰的时候,徐家的船队终于到达了通州,京都近在眼前。 刚刚上岸,徐家就看到林家打发过来的仆人和运行李的车辆马匹。按理说二十多辆马车也尽够了,只是想不到徐家居然带了三大船的行李。林家的管事懵了,赶紧在港口附近招揽了二三十个租赁马车的才算有了‘交’待。 “徐老太爷安好,姑爷安好!小的是林府的下人林成,特奉了老爷和夫人之命,前来相迎。”这林成衣饰整洁,双眸清明,一看就是个‘挺’体面的管事。只不过林氏远远地看着却并不认识他,她觉得母亲怎么也会安排个熟人来接她。 “姑‘奶’‘奶’,老奴特奉了夫人之命,前来接您了。”这声音熟悉又陌生,透着一股辛酸。 林氏一转头就看到了头发‘花’白的陈家的,顿时眼泪涌到了眼眶,要不是拼命压着,肯定哭出来了。那边的丹桂可没有林氏那么好的意志力,看到多年不见,容‘色’衰老的娘亲,当场就哭了。那陈家的正是当年随同丈夫到西北照顾林海一家的仆人,也是丹桂的娘亲。 赵嬷嬷也哭了,无声地流着眼泪。林氏虽然没哭,眼睛却红了。西北的岁月到底是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也成了林家不可磨灭的记忆。在那里收获的和付出的以及遭受的是其他人不能想象的,可那段岁月在多年后依旧清晰地烙印在许多人的心里,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 陈家的赶忙引着众人上了马车,一番哭泣之后,才开始说话。因为男人们还要在码头忙一阵,所以徐熹专‘门’给林氏递了话,只说让她带着孩子们先去岳丈家叙旧。等京都中徐家的房子都安排好了再说。 徐家在京都有几套宅子,往年都是租出去的。只是今年上京,徐老太爷提前给京都看房子的下人递了信,把其中一套一直空着的三进的小院收拾出来,就等着徐家上京住进那里。 陈家的和林成嘱咐了几句,又吩咐了赶车的把式,跟车的婆子等等,最后才上车随林氏等人往林府赶。 “夫人都念叨一个月了,只说怎么还不到。”陈家的笑‘吟’‘吟’地又接着道“一到这时候,老爷就在‘花’厅中转悠。沉默不言。” 林氏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真的,丽姐儿还是第一次看到林氏这么夸张的笑。那笑声欢快清越,好似银铃叮当作响。 “爹娘身子都还好?还有阿玕。听说他明天就要考举人了,书读的如何?”林氏一连串地问,连停歇的机会都没给自己留。 “老爷夫人的身子骨都好,七爷不但身子好,读书也好。前两天老爷考校七爷。也说是大有进益了。”陈家的眉眼弯弯,满脸的喜意。七爷就是林琅玕,林家的排行是大排行。那时林家还没分家,也就这么叫下来了。林氏没出阁时就是林家的三小姐,现在该称三姑‘奶’‘奶’。 “那就好,那就好。”林氏和陈家的说话。好像身边的人都不存在,双眸明亮,说不出的欢愉喜悦。 从通州到京都听说是不远。可也许是最后一段旅程,丽姐儿和几个弟弟们都已经将耐心耗尽,身心开始不适了。这马车着实颠簸的厉害,再厚再软的棉被靠垫都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了。丽姐儿已经开始有些坐卧难安了,再看几个弟弟。也开始难受的要掉眼泪了。丽姐儿心想不好,赶忙拽了拽林氏的袖子。 按照道理。林氏多年不见娘家人,现在好容易有机会询问,任谁都不会打扰。可照顾孩子车中的其他人总得‘精’心吧!可是现在和林氏聊的正欢的是陈家的,陈家的是丹桂的娘,人家丹桂在外嫁人生子,好容易见到亲娘,却还说不上话,顾不得丽姐儿他们也可以理解。赵嬷嬷年岁大了,这么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她老人家早就闭着眼睛昏睡过去了。所以丽姐儿最后还是决定找娘亲解决问题,哪怕是让车慢点也好过现在啊。别在一路上都没什么事儿,到了京都才开始有病有灾的。 林氏正和陈家的聊得火热,感觉到袖子‘乱’晃,一回头就看见‘女’儿煞白的小脸,吃了一惊:“这是怎么了?不舒服?” 丽姐儿指了指弟弟们道:“弟弟们也都不大舒服。” 几个小男孩也和丽姐儿的情况差不多,脸‘色’不好,‘胸’口憋闷,好像是晕车。这回车里的人都回过神儿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