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初定 (第1/2页)
这三个人,有谁是心甘情愿卖身为奴的呢? 三妹是小时候从西北逃荒过来的,家人在路上失散了,不知生死。这么些年兜兜转转,连家乡何处都不大记得了。失散的那些家人面目也模糊了。 张顺家就在相邻的应阳县,原先时家境好一些,孰料母亲突然染病去世,父亲也跟着病倒了,地里的田这两年一直大旱,收成锐减,家里就这么衰败了下来。 王小六则就在本县,家里兄弟姊妹多,穷的吃不上饭,原先就一直在县城里面各家各户转悠着打打短工,最近不知怎么的,短工的工作不太好找,在家里闲置了两三个月都没有半点进项,无奈只得接受签死契了。 姚采澜正漫无目的的瞎想,水草已经进来,奇道,“奶奶怎么不点蜡烛?” 姚采澜才一下回过神来,笑问:“晚上吃什么?” 水草轻哼了一声,没吱声。 晚上自然是吃拉面,另外再配了两个清淡的小菜。 姚采澜又问清了单独给江清山准备的菜谱,然后特意嘱咐水草,让她帮着三妹在面里加上辣椒油。水草“不情不愿”的答应着去了。 不一会儿,热腾腾的拉面就上了桌,迎面就是一阵大骨汤的清香,青翠的葱花加上色泽鲜艳的红油,上面还卧着一撮碎牛rou。 姚采澜的眼睛霎时亮了。 姚采澜手里抓了筷子正准备大快朵颐之时,江清山快步回了屋,耸着鼻子闻了闻,“什么东西这么香啊?” 姚采澜眯着眼睛笑了,一本正经的说:“正是你最最喜欢的——面、条!” 江清山一下皱起眉来,沮丧的一屁股坐在了桌边,“你说让我说你什么好,好好的奶奶你当着,偏偏稀罕这些平头百姓吃的东西!真是搞不懂了!” 姚采澜没搭理他的岔儿,挥着手赶着他,“去去去,赶紧洗手去!放心吧,单独给你蒸了米饭了,另外还和着香菇、木耳、青菜炖了一只小公鸡,整整熬了两个时辰呢!还能饿着你这堂堂的江二爷不成?!” 江清山这才重新高兴了起来,“还是我媳妇知道心疼我!” 姚采澜脸皮薄,看到水草和小红一副忍笑的表情,恼的伸腿就踢了他一下,“叫你当着人这样胡说八道!” 江清山假装一个“踉跄”,“哎呦”一声,做出险些被她踢倒的样子。 姚采澜明知他装样,仍禁不住笑起来,脸上有点发烧,便故意找出话题揶揄江清山,来掩饰自己的尴尬:“你也真是的,在西北呆了这些年,倒还不习惯北地的饭食,顿顿只吃米饭的,也不知道你那么些年是怎么过的!” 到了晚上歇下时,江清山自是很有些想法,无奈姚采澜对昨晚之事很有些“阴影”,坚决不从,又踢又咬的,招招都毫不含糊的往他最致命的地方招呼。 江清山知道她是个说得出做得出的,总不能弓虽jianian了自己媳妇吧? 折腾了半天,无奈只好气呼呼的而妥协了,气呼呼的翻了个身,不久还就真的睡过去了。 姚采澜在黑暗中直挺挺的躺了许久,见他睡熟了才放下心,也跟着睡着了。 待黎明之时,睡的正熟,有只手却在自己身上游走,被打断睡眠的姚采澜顿时怒不可遏,两个人于是又在床上你来我往的纠缠了一番,直到两个人都衣裳零乱、气喘吁吁才住了手。 这日起来,江清山就去了他自己所在的黑风营,据说离家有二十里路,在平阳县西郊那里。 身边只带着江西。经过这些天的磨合,江清山使唤江西越来越顺手。江西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江清山的贴身小厮。 姚采澜用罢了饭,就让水草把江庆也叫来,三个人商量着定出些家里的章程出来。什么人管什么事,什么份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样样都写下来。 张顺力气大,负责看家护院,平时主要呆在门房那里。 王小六负责喂马、赶车。 小红则在上房干些洒扫、烧水、泡茶、洗衣之类的粗活。 厨娘还没着落,只好委屈水草继续兼任着,幸好三妹确实能干,基本能独自做好下人们的饭菜,水草只管姚采澜的份例就好。 外院交给江庆,内院交给水草。 姚采澜习惯了如此,什么事都得白纸黑字,让大家都清楚明白才好。 不识字的自有两位主管去讲解。 当然,试用期间,月钱减半执行。待试用期过了再正式签契约。 要说这院里院外的规矩,最熟悉的莫过于江庆了。原本在江府时,江夫人当家可是很有一套的,上下人等,无人不服,众口称赞。 所以,姚采澜倒也省心,直接把那些规矩拿过来用就好了,又加入了自己的意见,只在一些特别严厉、惩罚过重之处改动的温和一些就行了。比如对女眷打板子什么的,打嘴巴的改成打臀部,同时褪衣裳之类的就免了,情节再不严重的就直接改成打手板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