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彷徨 (第1/2页)
回到家里,家人开始为她的工作问题出谋划策。 苏欣的父亲苏建平,是个七零年代末期的退伍军人。 他曾经走南闯北,是最可爱的人民子弟兵;他见过毛主席,参加过唐山大地震的救援。 当年,若不是苏欣的奶奶身患重病,他为了在病床前尽孝,后来怎么说也该是个军官。 但是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 从部队里出来,他曾经跟人合伙办企业,因为经验不足,企业刚刚上路,合伙人却卷着公款私逃了。 那一次打击,使他差点倾家荡产,曾经一度萎靡不振。他每日吞云吐雾,饮酒消愁,结果胃出血,把自己送进了医院,在医院里一躺就是半年。 那一年,女儿苏欣,只有四岁,是一个天真的学龄前儿童。 整整半年,医院成了他们的家。躺在病床上,看着妻子每日奔波劳碌于单位和医院之间,听着女儿稚嫩的呼唤,苏建平渐渐从颓废中觉醒,病情也得到控制。 那场病,来的汹涌。苏建平一直觉得是妻子和女儿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的。此后,他烟酒不沾,成了人见人夸的好丈夫。 病愈之后,他只求找个平凡的工作岗位,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他进过邮政局,做过送信送报的邮差,为取件的顾客分发过包裹;在自来水公司,抄过水表,催过水费;后来进了市农林指导站,跟着师傅学技术,竟然也颇有见地的成了一名有实无名的技术员,最后得到站里党支部书记这样的闲职。 别人一辈子争名夺利,升官发财,他从来不求名利,不卑躬屈膝。兢兢业业,心安理得,一辈子就这么风风雨雨,碌碌无为地过下来了。 苏欣的mama是市计生办的一名计生员,一年到头,上山下乡,为国家计划生育工作做过不少贡献,却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苏欣的叔叔苏建设,也就是苏琳的爸爸,是早年的中专毕业生。那时候的中专生,比现在的研究生还要吃香。 苏建设在政府部门工作。他为人老成,颇有人缘,交友甚广,工作能力也超强。二十年的锻炼,久经沙场,早已磨砺得八面玲珑,现在是市政府办公室主任。 婶婶是市国土资源局的会计,吃国家饭,端铁饭碗,也是个能力非凡的女人。 这些人的力量加起来,要为她在本市谋一个小小的职位不是难事。 苏欣回家的当晚,两家人聚头,开了个家庭会议,之后几位家长就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可是苏欣自己,心里却一直静不下来。 手捧着一大堆证书,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终生事业。 她不想通过家人的帮忙走上工作岗位。更不愿意自己的人生,要按照家长安排的轨迹往前走。 但是参加了几场本市的人才交流会,发现许多好的单位已经内定,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单位,看似普通的职位,要求却极高,没有经验的应届生,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她恍惚中明白,这个城市,并不是她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年轻人的天下。 她整日愁眉苦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堂妹苏琳,却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忙完了同学之间的应酬,围着她嗡嗡嗡叫个不停。 苏琳说,老姐你知道吗,我从小最崇拜最羡慕的人就是你。 苏欣问,我有什么好崇拜好羡慕的? 苏琳回答,你从小就漂亮,成绩好,有才华,我一直拿你当榜样。 苏欣笑道,少拍马屁,也别给我戴高帽子,想让我做什么就直说。 苏琳嘿嘿笑着说,姐,你陪我去看榜吧! 苏欣拗不过她,只好陪她前往母校。 普高还是四年前的样子,只是东边的小cao场旁边,又重新矗立起一栋五层楼的学生公寓。 望着校园里的角角落落,记忆里的那些人,男男女女,嬉笑怒骂,恩怨情仇,在脑海里又重新清晰起来,可惜时光流水,再也回不到从前。 苏琳从小就是个成绩马马虎虎的学生,家人对她也没有过高的期望。对于这次高考,她自己早已想好退路:考不上再复读。 看完榜单,苏琳嚷着要去美容厅绣眉。 “好好的绣什么眉啊,现在这样多自然。”苏欣表示不赞成。 “自然什么呀,你看。”苏琳用手指把额上的刘海捋上去,她这才发现,原来那两弯淡淡的细眉是画上去的。 “那也用不着绣啊,你反正有刘海遮挡的,没人会看这么仔细的。” “什么啊,你以为我喜欢留刘海啊!那是上课打瞌睡时用来迷惑老师的。我要是绣了眉毛,以后就不用留那烦人的刘海了!” 对于苏琳留刘海的理由,她听了巨汗。 “哦,那不疼吗?”她好奇地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