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 追追逃逃向锦州 (第2/2页)
又折了三千。 黄台基身后,正好还剩下大概七千余骑。 七千余骑也无法给黄台基一丝丝安稳,待看到这座大营的时候,黄台基才稍稍松了口气。连忙在营中出来的兵马迎接之下,入了营寨。 一边便就下令:“使大炮、火器、弓弩立刻应敌!” 前脚踩着后脚跟,赵昱紧随黄台基,也来到了这座大营之外。此时,跟随黄台基仓惶逃到这里的七千骑兵,才入营不过半。 于是悍然杀入。 ... 祖大寿困守锦州城已有月余,大略快要矢尽粮绝。他麾下有不少将领都生了异心,此前几日,就闹过一次,差点让锦州失守。 祖大寿想过投降,可他不敢。 因为他祖家还有不少的亲族将领在松山,姻亲吴家也是。若他投降,置家人、亲族于何地? 只能咬牙坚持。 鞑子虽是围困锦州,可时不时的,也会攻城一次。或为试探,或为逼迫,一边消磨城中的物资,一边打击士兵的士气。 战场之上,自是无所不用其极。 今夜又是一个难熬的夜,祖大寿睡不着,带了一队家丁亲兵来到城头,远远观望鞑子大营。 鞑子围城,筑土墙数道,把个锦州围的是水泄不通。好在鞑子大营广大,绵延数里,又火光点点,站在城头,也非是看不见。 祖大寿观摩片刻,忽然看到鞑子营中火光流动,似有兵马大规模调动。不由心头一跳,闪出两个念头。 要么是攻城,要么... 援兵到了。
虽然猜测可能有援兵来此,但祖大寿仍不敢怠慢,连忙下达数条军令,使兵丁做好万全准备,打起警惕,以防鞑子趁夜攻城。 又让左右拿来千里镜,细细观察,却发现那鞑子大营之中,兵马调动方向,并非锦州城。 便就断定,定是援军到了。 于是便使左右将消息传下,振奋士气不提。 正观望间,忽然又发现,远处也有点点灯火,浩瀚一片,隆隆马蹄,奔鞑子大营而来。看那模样,铺散的很开,速度却飞快。 祖大寿不禁皱起了眉头。 他以为这是明军的骑兵,要夜袭鞑子大营。可这骑兵阵势松散,不成阵型,鞑子又反应过来,袭营乃下下之选。 他心里暗暗着急,却也生出一些心思——若是援军来此,看这模样,数目大略近万。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战胜鞑子他不敢想,但若里应外合,借助援兵之力,突围出去,把握却大的多。 不过祖大寿并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他决定观察仔细再作决断。 就看看到,鞑子营中冲出一飙骑兵,火把点点之中,与那些遍地松散冲来的火光撞在一起。 但出乎意料的是,并没有喊杀声。 祖大寿微微一怔:“不是援军?” 自非援军也。 却正是锦州东南,面向松山的济尔哈朗和杜度大营的兵马! 黄台基前脚进入大营,赵昱随后就跟了上来。毫不犹豫,直直冲杀进去。黄台基所率的那七千骑兵,早已被赵昱杀破了胆。 见赵昱这魔神杀来,登时就乱了。 黄台基还不曾歇一口气,就见营门大乱,便知道那魔神又来,几乎气得他七窍生烟,却又惊惧而无可奈何。 那七千骑兵一乱,带来了一连窜的连锁反应。 首先连带镇守大营的一万兵马,也跟着不知所措起来。随后又呼喝魔神来也,那慌乱模样,使得营中不知赵昱的士兵,也跟着士气大降。 加之又是个晚上,黄台基生怕炸营,忙不迭传令撤退。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一万多鞑子军队,竟被赵昱一人追的在荒野上狼奔豚突。 黄台基在前,跑了一阵,回过神来,才想起断后的事。于是连忙下令,使人断后。可大军已乱,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上令无法下达,黄台基便抓瞎了。 赵昱便在那乱军之中来往冲突,一边就在心中暗暗估摸——锦州大营应该是要到了吧?洪承畴的部署,在哪儿呢? 心里想着,赵昱却丝毫不慢。 眼下果真一个好机会,就算没有明军,赵昱也不会放过斩杀黄台基的想法。 锦州南面向松山大营的这一万多骑兵既然乱了,正好又是晚上,赵昱便打算驱赶着他们去冲击锦州大营。 不过可惜的是,赵昱的打算并没有完全成功。 他毕竟一人,兼顾不得许多。 铁锥所及,也不过三丈范围。待得那乱兵散开,赵昱也徒呼奈何。 乱兵终归会冷静下来,大略快要抵达锦州大营的时候,许多乱兵已经开始朝着黄台基聚集。赵昱心中暗叹,只得放弃此前打算,直奔乱军前沿而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