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十五章 油皮兵头不入眼 (第1/2页)
要至亳州,路径自不与去开封相同。 尤以要包抄献贼、革左,于是赵昱大军先至保定,然后望东南,第三日,便到了河间府。 这几日急行军,除了赵昱,这五万大军,没有几人能面色不变。都已疲敝。 于是便在河间府外寻了地方,扎下营寨,休息了一个白昼,入夜才启程,南下山东。 又四日,过济南府,至兖州府。 赵昱安排妥当,七日刚到,大军口粮将绝,正好到了兖州府的宁阳附近。 便安营扎寨,令杨和带上人手,去宁阳又取了七日干粮,顺顺利利。 赵昱不得不为太子的准备抚掌赞叹。 只要他想,任何一个县城级别的地方,他都能拿到粮饷。可见太子目光之深远,赵公明安排之周虑。 怕是多年以前,太子就预见到了现在的情势。 正是借了他皇帝嫡长子,储君的身份,才能做到这一切。否则换个人来,就算十年、二十年,也不一定有这份家业。 当然,只凭身份,也不一定能做到。太子有雄才,赵公明有能耐,两相和一,才是正理。 而且太子为军队准备的干粮,与寻常干粮却也不同。寻常军中干粮,若以五谷杂粮所造,实则已属上乘。但这年头,军中的干粮,多以糠麸做成,根本难以入口,饱腹都做不到。 太子准备的干粮,不但五谷杂粮俱全,其中还混杂有rou松。不论干吃,还是泡水,味道都还不错。 至少在吃的这方面,军中没有一人抱怨过。 这一路行军过来,赵昱一边在实践中印证兵书的道理,一边也不曾放松了对军队的训练。一边急行军,一边训练。 行军喧哗者,十鞭。扰民者,五十鞭。害民者,偿命。 又观察军中中低级军官的能为,那等草包,不尊军纪者,或杀之,或一撸到底,能者上。将有能力的提拔起来,把无能的摒除,不但加强了赵昱对军队的控制,还使得军队的气质,产生了质的改变。 如此,赏罚分明,短短七日时间,这支军队,就逐渐有了不一样的模样。 军令下达,急如风火。 这支军队就有了一个能如意运转的战争机器的模样。 在宁阳修整一日,夜间再次启程。 赵昱策马中军,杨和跟在一旁,亲兵张统领在另一侧护卫。 杨和脸上更加瘦削了,但精气神,却跟高昂。一双眼睛,自有精光,偶尔闪烁。 他望着前不着边后不着际的大军长龙,叹道:“待得至凤阳府,这支军队就格外不同了。” 道:“将军手段果然非同寻常啊。” 赵昱失笑摇头:“哪里是我手段寻常?只是世道混乱,世态炎凉。赏罚分明而已,并不难以做到。” 杨和摇头:“难难难。将军且看,这万里江山,各处大军,不知几多。又有几个将军能做到呢?人心贪婪,如斯而已。” 赵昱默然片刻,振奋道:“待得太子登基,妖氛自然一扫而空。” 杨和颔首称是。 当夜,大军便出了兖州府,天亮时分,就到了徐州。 这支军队,较之七八日之前,必定强悍了不止一筹。一则能吃饱。虽是干粮,却足额,五谷之中还夹杂rou松。加之急行军拉练,使得那黄皮寡瘦的许多士兵,脸上终于多了一抹血色,更加精神。 至少气力,比之以往,要充足的多。 二则军纪方面,终于能勉强做到令行禁止。 赵昱毕竟有威名,兵卒们愿意听他的。而且干粮供应充足,吃的又不错,让士兵们更加认可。 由是在履行军纪这方面,大略已经符合真正的军队的要求。 又七日,这支军队终于有了精兵的模样。 原本这五万大军,来自于辽东不同的总兵麾下。但不是老弱,除了那些总兵的标营,这些乃是中坚力量。基础的军事技能,是合格的。 只要将军纪,饮食,赏罚等方面,做到位,自然就能形成精兵的军势。 所谓将熊熊一窝,将乃兵之胆。 赵昱如斯凶猛,又处事公平公正,行事雷厉风行。说实话,这些士兵们觉得跟着赵昱,安全,有前途。 种种因素叠加,这才有了这等变化。 凤阳府,到了。 凤阳乃是太祖家乡,号为中都。 崇祯八年,献贼破凤阳,掘了太祖皇陵,此等恶行,实在令人发指。 如今六年已过,皇陵重修,然则却已不复往日矣。 赵昱所率五万大军,入凤阳,在怀远外扎下营寨。怀远就在凤阳北,不过几十里路。赵昱不打算去凤阳,他瞄准的,是寿州、霍丘。 革左五营,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争世王蔺养成、改世王刘希尧,这五个贼头,就在这一带活动。 其中,霍丘是这些流贼的大本营,寿州也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实则不论怀远还是凤阳,都在这些流贼的窥伺之中,瑟瑟发抖。 如今凤阳总兵乃是黄得功,与泗州总兵王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