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与虎谋皮(一) (第1/2页)
与虎谋皮 夜间寒气‘逼’人,四个护卫轮番守着,一来怕夜间有匪盗之流,二来不敢让火堆灭了。当一缕光自垛口直‘射’入石楼内时,火堆也冒出了最后一丝青烟。穆清只觉浑身发寒,一个‘激’灵便醒了,偏头就见贺遂兆目光灼灼,正注视着她,也不知他何时醒的,这样看了多久。她掀开身上厚重的斗篷,想要站起身,却发现除了自己的那一袭翻‘毛’斗篷,另有一袭青‘色’的大斗篷覆盖在身上,不用问她也知道,那是贺遂兆的斗篷。 穆清抱起那袭斗篷,缓步走到他跟前,递还予他。“你,实不必如此。”见其余的人皆睡着未醒,她轻声说到。 贺遂兆取过斗篷,自顾自地低头微微叹息,没头没脑地说:“是我无福分,每次遇着你皆错了时候。” 她本要转身走开去,却不由自主地在他面前驻足顿住。“与时机并无干系,只与那人有关。七娘心‘胸’并不宽广,既已容了一人,便再腾挪不出空余容纳其他。” 他仰起头苦笑,“不敢奢求能在七娘心中据一席之地,只愿心怀够大,能将七娘的心及心中所有,一并包容了便好。” 穆清不作应答,垂着眼眸转身离去,往城楼外的石垛口踱去,想去看一看昨晚无缘一睹全貌的汉长城。她并不将贺遂兆的话尽放心上,只当他一时执念,或许过几年,待他婚娶了,今日之语也便抛诸脑后了。汉长城已然颓败,只剩了残垣断壁,碎石成堆,她看着看着忽然心生起了畏惧,不由自主地害怕那苍凉孤寂,生怕终有一日自己也会如眼前的汉长城一般寂寥地留了遗骨在这世上。她开始不可抑制地想念与杜如晦相守的日子,想要立时回到他身边,即便百年后成了一堆骸骨,能蜷缩在他身边,也是能令她安心长眠的。 城楼内有了响动,各人皆起身收拾,接后又是一日的疾行,她用力吸吸鼻子,吸进大片清冷的空气,利落地打断方才的情思。康三郎早一步先下了城楼。在下面大声催促,“大伙儿都紧着些罢,眼见着就要到了。” 穆清下了石楼,却寻不见她那匹枣红马,想起昨晚沙暴过后便再没见着了,“那马走‘迷’了道,寻不回了。七娘便仍与我同骑罢。”贺遂兆若无其事地眯眼笑道,仿佛方才的那番表白并未发生过。她沉‘吟’了一息,倒是爽快应允了。“那便有劳了。” 这日一路顺遂。正午时分便由荒漠重回了官道,此地更是干燥,穆清的嘴‘唇’干裂了两三道口子,舌头轻‘舔’过。便有一丝丝微甜的血腥气蹿入口中。马蹄踏过,官道上褐黄的沙土扬起,口中又有了细碎沙粒滚动的感觉。她忙将纱帕抖开,甩去沙暴时沾上的沙尘。在颈上围绕好,掩住口鼻,怎奈衣袍和头发上还是落满了尘土。若非他们一行人跨着良马。那模样与行乞之人相去亦不远。进姑臧城时,盘查的兵丁将穆清上上下下打量了几圈,与同伴嘀咕道:“看着就像是个富贵人家的小阿郎,好端端的不在家享福,偏在外头惹那一身脏泥。” 她无端想起洛阳城东戍守的刘大,向那兵丁拱手抱拳作了一礼,自怀中掏出一缗钱抛去,两名兵丁喜笑颜开,掂着钱串子挥手示意他们快走。 姑臧城虽不及东都江都那样繁华,但周边安定无叛军匪寇作‘乱’,城中往来亦是热闹,尤其是他们一路行来不是‘露’宿,便是粗陋野店,姑臧城竟是最好的一处了。择了一家看着最是体面的客栈安顿下,机敏的店家瞧着他们一身的尘土‘色’,忙嘱咐伙计多备洗浴水,武威极旱,备下那么多的水用以洗浴,着实奢靡。伙计勤快地递来擦脸的布帛,又端来刚出炉的‘rou’馅胡饼,热汤羹,康三郎满足地向穆清叹道:“此时此地,竟觉远胜过你家的栖月坊去。” 疲乏至极,一夜好眠。次日清早她醒来时,贺遂兆已不在客栈内,带走了两名护卫,留了另两名在客栈内守着,想是已去李府递信。康三郎倒不失商人本‘性’,一大清早溜溜达达地往城中集市上逛去。穆清懒懒地坐起身,下腹的一角又开始隐隐的‘抽’痛,也不曾吃坏过东西,近两日怎时不时的腹痛,痛感若隐若现,且自下腹而来,她捂着小腹站下地,手指疑虑地在‘抽’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