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武卫右军编制演进(赠阅) (第1/2页)
大清帝国最后的精锐王牌之师,中日甲午战后,清廷在无能力、无财源、无兵备的情况下,决心建立一支新式军队。光绪廿五年二月廿日,清廷正式成立武卫军,改聂士成武毅军为武卫前军、董福祥甘军为武卫后军、宋庆毅军为武卫左军、袁世凯新建陆军为武卫右军,荣禄新募部队为武卫中军。至1899年6月正式成军。 武卫军是19世纪末清廷直接掌握的拱卫京畿的武装部队。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在镇压戊戌变法以后,为加强京师和近畿防务,威内御外,命军机大臣荣禄为统帅,编组北洋各军为武卫军。至1899年6月正式成军。聂士成部淮军武毅军为前军,仍驻芦台今天津宁河;董福祥部甘军为后军,驻蓟州今天津蓟县一带;宋庆部毅军为左军,驻山海关内外;袁世凯部新建陆军为右军,驻天津小站。另招募勇丁、抽调八旗兵组成中军,由荣禄亲统,驻南苑今北京大兴。 1900年春,荣禄奏准将驻扎江苏徐州等地的武卫先锋左右军各扩编为10营,袁世凯指挥的武卫右军先锋队扩编为20营,全军扩充到8万余人。除袁世凯部右军为新建陆军、聂士成部前军接近新建陆军外,其余各军均仍旧制,装备则大多为新式武器。在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中,前、后、中军伤亡、溃散甚多,旋被取消番号。左军也受创削弱,民国后纳入北洋军系统。右军和右军先锋队在山东镇压义和团,未与八国联军作战,保存了实力,成为1905年改编新军第5镇的基础。武卫军仅两年即瓦解,慈禧集中军权、拱卫京畿的努力失败。 武卫右军编制完全依据当时1890年代德国最新步兵师编装,包括总部、教育单位及步队五营满编八营、炮队一营、马队一营、工程队12营满编一营,共七千四百人。 武卫右军满编时合计官519、正副头目及兵8409、长夫2541。 一总部 武卫右军总统:袁世凯。 下设:营务处、洋务局、粮饷局、军械局、军医局、转运局、侦探局。 营务处:设全军参谋军务营务处、执法营务处、督cao营务处、督队稽查先锋官、督练稽查、调队旗号、调队稽查、文案等等,合计官29、兵168、长夫100。 营务处第一任全军参谋军务营务是徐世昌。 洋务局:设德文学堂、步队学堂、炮队学堂、马队学堂、学兵营等单位。 粮饷局:官8、兵16、长夫20。 军械局:官4、兵9、长夫15。 军医局:附设军中医院西医。官3、兵2、长夫10。 侦探局:战时编制。 二步队 依据当时方块师的架构,分左右两翼旅,每翼设两分统团,每分统辖步队二营。第一任左翼部队翼长为姜桂题。 每营分四队连、每队三哨排、每哨六棚班。每营合计官60员、正副头目及兵1112员、长夫282员。 步兵基本装备包括:冬夏制服各一套黑色、皮衣一件、军帽、战靴、雨衣雨帽、军毯、背包、水壶、圆锹、绷带、止痛药、棉花。步兵配奥国公厘步枪,子弹50发;军官每人另有军刀、左轮手枪。 每十人帆布帐篷一顶,每棚班另有油灯、大圆锹、斧、锯、锄头。 每哨排有双筒望远镜、指南针。 每营另有小号、小鼓、罗、信号灯、电话等等。 三炮队 炮队设一分统团,第一任统带为段祺瑞。 分统下辖炮队两营实际只有一营,每营分成左队、右队与接应队三队,每队三哨。每队合计军官46、正副头目69、兵828,但是编制装备有所不同。 炮队左队使用克鲁伯75速射炮18门,分成中左右三哨,每哨六炮,每炮配马7匹。每哨有9棚,三棚使用二炮──1棚用炮、1棚预备、1棚警戒。: 右队使用格鲁森57速射炮24门,分成中左右三哨,每哨八炮,每炮配马七匹。 接应队使用格鲁森57速射炮18门,分成中左右三哨,每哨六炮,每炮配马七匹。 以上合计克鲁伯75速射炮18门、格鲁森57速射炮42门。 四马队 马队编制二营,但实际上只有一营。每营分前后左右四队、每队三哨、每哨四棚。每营合计军官26、正副头目48、兵38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