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第2/2页)
天儿再热些就有用了。我和落絮就领着院里的小丫头们做活计……小丫头们的手艺你是知道,九爷眼界高,素来看不上,真正拿得出手的也就我和落絮的······” 她轻轻笑了笑。 周深家的心下得意,女儿在九爷院里,是最拔尖的,比落絮还受器重些。落絮好是好,可惜没爹没娘的·无人扶持。如果女儿能···…那才是他们一家真正出头的日呢,到时候看甘金宝家的还敢乱嚼舌根不。 “你们若是忙不过来,拿来我让绣娘们帮助做些······” 朱帘连忙反驳道:“千万别,我们的针线他识得,回头绣娘做了·当我们不把他的话当回事呢……” 周深家的却听成了另外的意思,笑眯眯应是:“罢,你们爱折腾,我也懒得管。” 二丫一旁听着,便有几分欣羡。 她在乡里长大·只有逢年过节走亲戚时才有机会来城里姑妈家,记得她第一次来,就被那高高的院墙惊呆了。偶尔听姑妈表姐提起里边的生活,别提多向往了,觉得自己若能进去住几日,死了也值得。 这次父亲想卖她们三姊妹中的一个,问到她·她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这么好的机会,她岂能放过? 母女两个说了半日·朱帘发现冷ˉ落了表妹,笑问道:“过年时候怎么不来,我留了好东西给你呢。”她从袖里掏出一块包得四四方方的青娟帕。 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对缠枝红玛瑙银耳环·一个喜鹊镏金珠花,一个白银缠丝镯。虽不是什么值钱东西·但做工比市面上的精致流行许多。 她点着三样东西道:“这对耳环给你,镯给大表姐·珠花送三表妹……你皮肤白,戴红色的耳环一定很好看。”她塞到二丫手里。 二丫姊妹几个统共没几样首饰,看到这些,不免心动,到底没敢接,看着周深家的道:“这怎么使得,表姐还是留着自己戴吧。” “她给你,你就拿去。她还有许多呢。”周深家的推她收下。 在爷们屋里伺候不比小姐夫人那里能常常得许多衣裳首饰打赏,可九爷是个散漫的人,别人给的金银锞之类的,随手就塞给了丫鬟们。何况,以周深家的今日的情形,眼里哪儿有这些小玩意。
二丫谢了又谢。 周深家的看时辰不早,才与女儿说正事:“······送二丫进府,你估摸着能有几分指望?” 朱帘吃了一惊,猜到舅舅家里日怕是过不下去了,有些可惜二丫的人品。但她自己也不过是个小丫头,根本帮不了她,只得蹙眉道:“府里人已不少,似乎没听见说要买人……要不,我哪日向嫣然打听打听?” “不买人,我若说送给老太太使唤,你看成不成?”这样的例往常也有,老太太瞧着喜欢,许能留下。 二丫慌得抬头,父亲可是等着她的卖身银呢,如果白送···… 周深家的瞥眼扫到了她的反应,淡淡道:“老太太宽厚大方,果然留你,不会白要了你的。” 闻言,二丫双颊微红,不好意思地低了头。 朱帘低垂眉眼,半晌道:“老太太屋里,自从我们四个送给八爷九爷后,确实少了几个大丫鬟的名额。之前也曾提过,老太太说她跟前伺候的人够了,何苦非要按着规矩来,就一直没添人。 现在嫣然几个年纪渐渐大了,得慢慢调教小丫头们上去,只怕老太太同意也未可知,妈不妨去试试。” 周深家的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着……能进老太太的院里,就是当个小丫头也是有福气的。” 三人议了一会,周深家的忽然打发二丫帮她回屋寻个东西,二丫一愣,估摸着她们母女有体己话要说,含笑下去了。 “真是个伶俐孩。” “可惜了,她早几年过来,熬到这年纪,至少是个大丫鬟了。眼下还得从小丫头做起,受那些年纪比她小的丫头的气,不值得。”朱帘叹道。 “我前儿隐约听得些传闻,说是老太太有意替九爷定下司徒家的四小姐,你那里可有什么消息?”相比起侄女的事,周深家的更关心这件事。 京城姓司徒的人家不多,大家提起司徒家,一般是指乐平侯府 乐平侯老太爷尚在世,却喜清净,把爵位给儿袭了。现任的侯爷原先娶的是湖北巡抚崔澈的meimei,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十多年前没了,后来续娶了宣武将军的女儿,一直不曾生育。 崔澈自己有个女儿,当初遴选入宫,现封丽嫔,前两月似乎有喜了。 司徒府四小姐是他们前夫人的幼女,今年就要及笄了。 老太太为儿的亲事相看了不少人家,之前碍于邵槿未娶,不好定下。好容易邵槿娶了妻,偏又生出贵太妃一事来,只得再多等几个月。 朱帘诧异地问道:“你从何处听来的?我竟是一点不闻啊。” 周深家的压低了嗓音,小声道:“那日管mama去针线房,交代给老太太做一双鞋,我留她吃茶,她悄悄与我说得······现还做不得准,不过,若无意外,多半是她了。 他们府上的四小姐以前也来过我们这里,你见过吗?”未来主母的性格决定了女儿一半的命运,由不得她不上心。 “乐平侯府······哎哟,怎么没见过?”朱帘猛拍自己额头,笑道,“八爷大婚,她就跟着他们侯夫人来了,好个品貌······穿一件杏红色的十样锦妆花褙,亭亭玉立。我起先不认得她,是康郡王妃一个劲拉着她说话,嫣然指给我看的……” “她性怎么样?”周深家的越发急了。 朱帘愣了愣,又笑:“我只远远望了她几眼,怎么看得出来?总之康郡王妃与她说话,她脸上挂着笑,应酬了好半日,看不出来不耐烦。” 周深家的欲要提醒女儿几句,又怕她臊得慌,被人瞧出端倪来。毕竟事情未作准,闹得不好,一家人都得受连累,还不如等事情确定了再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