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风雷_得之吾幸,失之吾命 【作者:江南水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之吾幸,失之吾命 【作者:江南水草】 (第1/1页)

    得之吾幸,失之吾命【作者:江南水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那曲“平沙”奏响时,于远骥的大幕就要落下了。遇祸不惊、笑对苍茫,这是怎样的历练和心胸才能有的境界。“美人颜色千丝发,大将功名万马蹄”,此等豪情才是风雷真正的基调。

    相比较代文的行云流水和主线突出,风雷更加的起承转合和主线暗线交汇。行文至今,觉得风雷更像一部武侠片,烟雨飘摇,侠骨柔情:温柔缱绻中,一代风liu少年泼墨挥毫;波涛诡谲中,几家末世枭雄光芒尽显。代文中,是背景跟着人物走,风雷中,则是人物随着时代转。不知道陌大是何时开始准备小于这位骄子,但是不得不说,随着戏分的增加,小于和小7在我眼里是真正的“风雷双璧”。

    现在还经常回味,杨家小柴房里四个人的对坐品谈,两股思潮的碰撞,两条道路的抉择,两代领军人物的交接,简易的场景,小小的浓缩,真的是点睛之美。代文中的时代路线的冲突,是从汉辰子卿老何他们跟小亮夫妻及中年秋月的纠葛冲突中体现出来的,虽然也是主要矛盾,但一直是暗笔。而风雷中,时代趋势的把握,历史潮流的顺逆这个大命题则摆在了明面上。最突出的演绎者则是杨小7和于小骥。

    老7在代文中充其量只能得最佳男配奖,有责任,有担当。而在风雷中,无论是由对于他对家法的承袭的诟病,还是其他,小7短短的一生可以说是仰不愧天。而小于在南下谢绝了老孙时,他悲剧的人生则已经无从掩盖了。小7和小于从开场时就一直是对比着出现。同样是世家出身,传统熏陶,少年从军,一路风口浪尖,忠孝之准则傍身。但是,数年后同时成为当世骄子之时,分水岭也随之出现。小于和小7都是叛逆者,小于背叛了传统仕子的自持内敛(咱汉辰是活标本),临床症状表现为桀骜轻狂,但没办法,爱的就是他的狂他的傲。而老7则真的背叛了他的家族。

    一曲平沙,“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只可惜“孤客不堪听,最可怜山高月冷”。最爱遐想,老7和小于登高远眺,指点河山时的壮怀疏朗,如果不是簪缨出身,不是风雨惨淡,哀嚎遍野的乱世,小7和小于也许真地会成为抚琴弄玉的翩翩佳公子,而不用戎马一生,悲酸落幕。

    “这人的眼睛能看多远,注定他能走多远;心有多宽,注定能撑开多大的船。”一直在琢磨这句话,这是对老孙的评价,也是对小7“叛变的感叹”,更是对自己的自嘲吧。小7站在封建世家的桎梏里,能看到这个高度,难能可贵。小7在外的几年,跟南方政府的关系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他的分寸真的是那捏得太到位了,诸事爆发后,他居然还保住了性命。可惜更可悲的是,小于在大势已去之后,终于了悟,去再无法更改。小于坚守着“忠贞”二字,不会背叛他的阵营,不会背叛他最初的誓言,可敬可叹。“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用在这里就是对小于的侮辱了,虽然为老孙未能得到小于掬了一把同情泪,但是也只能赞其气节,悯其无奈了。

    小于选择了坚守,虽然他知道自己的帮派已是强弩之末,但是“从一而终”的气节他不想违背。陌大的笔好像在通过小于影射一群人才的悲剧,最大的悲剧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了却走错了方向,但更可悲的实再无法回头。于远骥永远不会做钱谦益,洪承畴,为“潮流”“天下计”而“变节”,可能也没有机会当顾炎武,黄宗羲,在清平盛世下与明主相互退让。一匹良骥要埋于浊土,掩于烟尘,虽仍是千里名骥,却也让人扼腕,一如多年后汉辰的感叹“再难择木而栖”。千里良骥,得之,北洋之幸,失之,国民之命。

    [江南~水草]发表于2008-1-2714:32:47|置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