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再会友人 (第2/2页)
过节也没见李密问候一声,更别说平时了。 徐茂公刚咬了一口苹果,就看魏征盯着自己,躲不过去,他只好点点头,表示赞同郭孝恪的看法。就当是吃人家的嘴短吧,反正李世民到目前为至是没做什么出格的事。 魏征在心里叹气,把到嘴边的话又吞回肚里,有些事情,不知道才更好吧? *** 徐茂公提着一篮香烛纸钱走在去李密墓地的路上。 比起葬礼时的隆重,这百日祭就显得格外冷清了。 不过现在众人都是自顾不暇吧?局势越来越乱。 今年的闰二月,突厥的始毕可汗“好像”忘了他已经和李渊是盟友,竟然率军过了黄河。刘武周赶着拍马屁,替突厥牵制李渊,准备去打李渊的老窝太原。没想到始毕可汗半路病死了,唐朝躲过了这一战。 的确是躲,现在的唐朝,内忧太多,实在没有办法全力以赴应付突厥,谁知道有多少幸灾乐祸的想捡便宜? 到了三月,唐朝又受降了不少地盘。 可到了四月,王世充在洛阳称帝了。 这下黎阳也紧张起来了。谁知道王世充吃着兴洛仓,眼睛会不会还盯着黎阳仓不放呢?郭孝恪和魏征都在忙活,徐茂公干脆自己过来。 徐茂公当然不会假戏真做认为这里真埋着李密和王伯当。不过对于葬在这儿的人,他是打心里佩服。这是真正的忠臣义士,也许,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能让人把死亡进行得这么慷慨激昂? 徐茂公自觉自己无法做到这点。就算明知李世民是真命天子,就算李世民现在对自己格外器重,但要他这时为李世民去死,他只有,绝对,会拒绝!
无法做到,但并不防碍自己去佩服这些人。连名字也不知道,知道了也无法为这些人名正言顺地立碑,徐茂公只有用隆重的葬礼来表示自己的敬意,虽然,葬礼上用得还是别人的名。 ...... 看到坟前早摆好的香烛和祭品,徐茂公感到意外。还有人记得今天是百日祭? 站在坟前的人背影冲着他,一身道装打扮,却仍让他觉得眼熟。 “映登?”徐茂公试探地问,“是你吗?” 那人转过身来微笑,不是谢映登是谁? 徐茂公眼眶微红,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别这样好不好?”谢映登的表情比他自然多了,“就为了怕再刺激你,我可是特地选择你病好了才出现的。”他说道。 “连这你都知道了。”徐茂公失态也只是一刹那。 “你在魏公墓前伤心呕血,这事都传开了。其实,”谢映登看他,“既然茂公兄能未卜先知,又何必这么伤心。” “什么都知道,却什么也做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事情发生,这种无力感,还不够让人心痛?”终于碰上个能让自己吐露心迹的了,徐茂公自然向他诉苦。 谢映登想了想,说道:“茂公兄不觉得自己这种能力是不属于这个尘世的吗?” “所以呢?”让我和你一样出家? “我叔父听说了尊师紫阳真人,甚为仰慕,茂公兄若是有意,不妨和我们一道去拜访令师如何?”谢映登确有此意。 “那只怕让令叔失望了,家师,我找不到他。”徐茂公苦笑,相隔了一千多年的距离,让他怎么找? “茂公兄还是留恋红尘了?”谢映登笑笑,也不强求。 “不是留恋,是不得不留下。”徐茂公更正他的说法。 …… 谢映登居然出家了!? 郭孝恪和魏征知道后都很惊讶。 “他人呢?”魏征问。 “走了。”徐茂公两手一摊。 “你没请他到黎阳坐坐?” “我说了。可是他说不用了。看来他是真的不想再涉足红尘了。” 据谢映登本人说,那日金墉城被破,他在乱军中和众人失散,然后却碰上了他叔父谢弘,跟着叔父这段日子,他发现自己更喜欢这种清心寡欲的生活,索性出家和叔父一起修行。只是听说徐茂公在到处找他们这些瓦岗旧部,几番思量,还是决定来告个别。 “你就没有再劝劝他?”魏征感慨万端,他迫不及待从青灯黄卷中出来,有人却用更快的速度跳进去。 “他心意已决,我除了祝他早成正果,还能说什么。”徐茂公没觉得出家有什么不好,如果不是牵挂太多,他也想隐居过日子。 “你真的和他这么说?他不会是被你气跑的吧?”郭孝恪失笑。 注1:见《唐大诏令集》卷40《武德二年正月宗姓宫在同列之上诏》; 注2:明代徐文长做〈〈频婆诗〉〉,说一个苹果要一百钱,我想唐代应该也不便宜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