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秀_第三百零四章 如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四章 如意 (第1/2页)

    父亲手握兵权,连三皇子都礼遇三分。

    一个月至少有七、八天是留宿在吴侧妃那里的。

    就连皇宫里赏赐下来的东西,冯荷也是挑了好的给她送过去。男主子和女主子都这般看重吴侧妃,谁敢怠慢?

    如此一对比下来,只是偶尔让三皇子过去留夜的薛婉自然是被人看轻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府里更是流传了薛侧妃为了上位不惜流产就是为了陷害李侧妃,好让三皇子与皇子妃怜悯。

    虽说很快就在冯荷的雷厉风行之下,被镇压了下去。

    可就是这般声势浩大的动静。

    不知情的人也是知情了。

    但……

    薛婉对此依然只能是无可奈何。

    若不是……

    薛婉深呼吸,压下心头的浮躁感。

    一切变了。

    早在自己以侍妾身份进了三皇子府之后,事情已经不在她的掌握之中了。就算是成了侧妃了,依然如此。

    可……手中握着的东西,她暂时不愿意放出来。

    三皇子是明知冯荷的做法,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冯荷是在打着脸的告诉她,她们才是夫妻。

    而薛婉什么都不是。

    冯荷要对付她只需要瞬息。

    而三皇子则是在逼她。

    等到她忍不住了,拱手把捂了那么多年的东西交了出来。

    “……谁也不能给。透露出来天就要塌了。”

    耳边似乎回想起方姨娘垂危之际的话。

    薛婉眉宇间一下子就冷静了下来。

    这才是开始呢。

    不到最后,薛婉是不会轻易让自己没有了后路。

    冯荷听了丫鬟的回禀,可惜地叹了一口气。

    摆手道:“行了,下去吧。”

    冯荷敢做,就是知道三皇子的底线在那里。

    不能激怒薛婉的情况下,收拾一两回是可以的,若是一直相逼的话,只怕她也会让三皇子恼了。

    想到薛婉,冯荷嘴角微撇。

    这么一个东西,也敢和自己姐妹相称。

    真真是晦气地很。

    薛瑶上门的时候。

    丫鬟提心吊胆地去禀告冯荷。

    冯荷轻哼一声。继续眯着眼睛假寐。

    丫鬟只好去让人请了薛瑶进来。

    薛瑶先是到了正院。在院子里面向冯荷请安之后,才被人带到薛婉的院子去。

    半道上,香玉出来迎接。

    “七姑娘。”

    香玉屈膝行礼。

    薛瑶轻轻点头,转身对送她来的人道谢。

    薛婉站在门口等着。

    薛瑶心中惊讶。面上却是喜盈盈地上前。语气轻快地说道:“外面寒冷。jiejie怎么在这里等着了呢。”

    薛婉微微笑。

    姐妹二人携手往屋里走去。

    “有什么的,你难得来一次。我没有去二门迎接,已经是怕冷了的缘故了。你可不许不高兴啊。”

    “哪能呢。”薛瑶自是明白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的。她可是自信这世界上最了解薛婉的人也就是她了。毕竟这么多年刻意的靠近和交好不是假的,两人之间虽不全是真心,却也不都是假意。

    不过这到二门迎接,放到别的地方,倒是可能。

    在三皇子府里,薛瑶是想也不去想。

    真话假话更是懒得分辨。

    薛婉拉着薛瑶一起坐在塌上。

    香玉奉茶后,带着采儿下去。

    房门关着,只剩下炭火的霹雳巴拉的声音。

    薛瑶等了一会儿,才端着茶喝了一口说道:“外头冷,这喝了热茶才觉得暖洋洋。不过这天气也比昨日好上许多。”

    “昨日祖母寿芒,我却是不能去……”薛婉惆怅道。

    薛瑶劝解:“这是没办法的。何况昨日九meimei也是没来呢。”薛倩整个没有露面,倒是让薛文平与刘氏尴尬不已。

    若不是出了个薛宁的事情,盖过了这事情。

    只怕昨日难堪的就是三房。

    薛倩一出嫁之后,就似乎迫不及待地同薛家撇开关系。

    对于她的做法,薛瑶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之前私奔这种事情在,回了娘家也没有割好脸色,自己也尴尬。还不如不回来,可这做人哪里能全如了自己的意思。

    姐妹几个人,哪一个都不如意。

    就是如今人人都道好的薛嘉,薛瑶也只是摇摇头。

    当然……羡慕也是有的。

    这日子就要看怎么对比了。

    薛瑶只想着人人都不尽都能如意,才觉得自己嫁给顾泽嫁到顾府也不是那么难堪。就是薛婉,只怕也……

    薛婉敷衍地点了点头。

    她本来就不是真的在意,又是薛倩?

    她哪有这个心思去关心。

    有时间还不如筹谋怎么在不动用那件东西的时候,拉拢住三皇子的心。

    这才是她的首要之事。

    薛婉淡淡地说道:“昨日可是有什么热闹的事情?”若不是如此,薛瑶也不会特地在隔日就巴巴地过来。

    两人都觉得对方是最了解自己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