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重见杜岘 (第1/1页)
因为和老张一起抗击吐蕃,我和王楠也加官进爵。 我被升任中郎将,王楠升任从五品上的游骑将军。 其实中郎将是各府卫的禁卫统领,品级大概在正五品和从四品之间。 这是一个高级武职,仅次于正三品的大将军和正四品的将军。 中郎将算是是十六卫军的统兵主力。 再加上因为我从军十几年,从未出过大的差错,调任我去担任疏勒镇使。 临走的时候,王楠看着我一脸舍不得。 我俩自打开元二年在一起共事之后,一直没分开过。 而且我们俩算是这个世界上一直的唯一两个穿越者。 在我一再跟他保证会随时写信回来之后,他的脸色才稍微好了一点儿。 于是今年二月底,我奔赴疏勒,担任疏勒镇使。 镇使是一个镇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者,也就是说我负责保护整个镇的安慰。 在守护薄弱的地方加强巡逻是必要的措施,定期维护城墙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疏勒的城墙年久失修,西南角修理过很多次,还是会塌陷。 我勘察过很多次,总算找到了原因。 安西四镇的城墙都是由夯土制作的;夯土虽然结实,毕竟也是泥土。 西南角地下水丰沛,因此比其他地方要潮湿。 潮湿结果就意味着这边的夯土会比较松软、更容易受到外力的变化而发生形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跟玄宗上表,说了这个问题。 我告诉他,想要解决这一段城墙总是塌陷的问题,就需要把这一段城墙换成青砖。 因为青砖不容易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而且相比于夯土,青砖要更结实些。 关中距离安西遥远,青砖运送了两个月才到。 在这段时间里,听说玄宗在两京诸州各置太公庙,用来祭奠“十哲”;十哲分别是: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 玄宗一向尊崇武道,忽然改变策略来敬祭祀古代谋略家,这让人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他奉姜齐太公为“武圣”,孔子被尊奉为“文圣”;每年二、八月上戊日供奉,需要行孔子大礼。 ——不过后世则以关羽为武圣、太公被分到了道家。 二月份,我居然在疏勒看到了杜岘和杜祡。 那是疏勒一年一度的祭祀庙会,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玩。 我照例是在巡查整个城镇的治安。 刚开始,我根本就不敢相信是他们两个人,因为杜岘一脸微笑的看着身着女装的杜祡。 杜岘那个冰块儿连居然会笑? 我觉得我的眼睛肯定是出毛病了。 杜岘穿着一件深褐色的圆领袍衫,看起来已经有些发福。 但是,俊朗的五官和他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算起来也差不多了,我都已经三十四五岁,他比我大上五六岁,现在估计都得小四十了。 唐朝人的寿命一般都不怎么长,四十岁就算是中年了。 杜祡也和十年前差不多,她的眉眼略施粉黛,看起来也是极其精致的少数民族妹子。 她的美丽完全不逊色于花桓,她一直都被男装耽误了。 他们的旁边还跟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 那是一个极其可爱的小男孩。 他看起来眼睛大大的,脸是圆圆的包子脸,看起来就让人很想捏一下。 他的皮肤很白,看起来像是刚刚剥开弹壳儿的J蛋白。 怎么可能会有男孩子长得这么可爱呢? 他的眉眼看起来和杜岘特别像,不用猜也知道是杜岘的孩子。 他们一家三口在逛庙会。 早期的庙会其实是一种祭祀活动。 不过这个祭祀活动不是官方的,而是属于一种民间信仰的酬神活动。 渐渐的,它和佛、道两教结合,从而成为重大的宗教节日活动。 到了后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 庙会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一天。 庙会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宗庙社郊制度——祭祀。 “庙”最初就是指供奉神灵尤其是祖先神灵的建筑,用希腊神话来说的话,就是神殿。 在远古时期,祭祀是人们生活中一件经常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所以中提到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祭祀和战争一样,都是国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早期的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过程中,人们聚集在一起,集体开展一些活动,如进献供品、演奏音乐、举行仪式。 这种为祭祀神灵而产生的集会可以看作是后世民间庙会的雏形。久而久之,“庙会”演变成了如今人们节日期间。 其实唐朝的庙会并不像后世那样盛大,现在的主要还是以祭祀为主。 我看着他们一家三口,想走过去和他们打招呼。 现在的我因为常年在安西,风吹日晒,早已经变成了一个特别糙的汉子。 别说杜岘了,我感觉如果十年前的我,看到现在的我估计都认不出来。 但是我还是不死心的走了过去。 杜岘和杜祡有说有笑的从我旁边走过,果然没有认出我来。 “郎君!”我忍不住开口喊他一声。 他回头,一脸疑惑地抬头看着我:“郎君可是叫在下?” 他还是和十年前一样,身高也是一米八多点儿的样子。 而我早在十年之前就蹦到了两米一还多,他看我,也需要微微抬头。 不知道为什么,听见他的话之后,我忽然很想哭。 我想象过我们重新见面的样子,我也许会亲昵地称呼他“阿兄”,他也许会叫我阿弟。 可是我没想过,再见面居然形同陌路。 “多有得罪,您看起来实在是很像我的一位故人。”我拱了拱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承蒙抬爱,不过在下确实不曾见过将军。”杜岘客气道,拱了拱手,转身离开。 我忘了我身上还穿着戎装,他好像也忘了他曾经才是这样一位被人瞻仰的将军。 我看着他们一家三口消失在街角。 也许还会再见面吧,也许不会。 我看着杜岘,仿佛看到了十几年前的他。 那时候,他还是安北大都护府副大都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