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好_032 施医遇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32 施医遇阻 (第2/2页)

新云挽留他们住下来,并请他们从客栈搬到他家暂住。

    次日一早,三人回到客栈向小玉辞行。昨晚博明派人捎了话回来,有急事先去别处,令小玉好好招待客人,待他回来后,再安排船只送客人回家。得知他们要在多密多帮人诊病,需暂时搬出去住,小玉没有阻碍。

    罗大叔原是多密多城数一数二的水手,罗新云继承了他爹的技艺,如今也靠帮人跑船养家。

    希平向罗新云打听到,从金汤山下的河流往二秀河行驶,需经两天船路,且中间有一座白鸟山横梗,山的那边才是二秀河。

    罗新云答应,负责找船和舯工,送他们到白鸟山,可是下了白鸟山后,那边需有船只接应方可。

    福好他们原以为毓秀河西与二秀河之间畅通无阻,想不到回去的路这么麻烦。

    小神仙在康宁药房现场将打死的人救活的事,很快传开。

    福好他们在罗家只住了一天,便有人带着病人寻到罗家来求医。

    罗新云很耿直,把院清扫干净,在庭坝里摆上个小桌,福好就开始为大家诊病了。

    这时福好他们才知道康宁药铺的老板姓鲁,有个叔叔是乌衣国布葛州的一个五品长官,所以鲁家横行霸道,三年前将多密多最有本事的两个大夫请到铺里坐堂,垄断了多密多城的医药生意,诊金和药金比原来都贵三四倍。多密多城的百姓并不算穷,遇到大病或大伤时,却都吃紧,若是病人拖上一年两年不癒,家里便会变得困难。

    康宁药铺价格贵不说,凡是去那铺里医治过的,都觉病难断根,怀疑抓药时没按大夫的剂量配足,又或者大夫昧了良心开方时,剂量没配足。所以康宁药铺的名声虽不好,赚的钱却是越来越多。

    病人多,福好手上没有什么药,康宁药铺的药又贵,便让希平和宁馨去东郊的一座山上采药。头两天希平他们采的药还够用,到第四天起,来求诊的病人越来越多。罗新云带上五个人手跟希平他们一起出去采药,才勉强应付得过来。

    只几天罗家就变成了一个诊所,茅屋里,庭坝里,竹木下,到处支着小竹床,上面躺着重症者。福好从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能歇歇,简直忙过不停。

    来求诊的都极有诚意,都把家里最好的最值钱的捧了出来。

    福好虽然需要钱,可是大家都是寻常的百姓,只随便收点财物当收个心意,太贵重的,或者人家倾家所出的,都一一退了回去。

    到第五天,小神医的名声已经传遍多密多城内外。康宁药铺几乎没了生意,连些寻常的小病,都跑到罗家来排队求诊。

    药材实在供不应求,福好只得让一些人舀着方去康宁药铺买药。

    康宁药铺没了生意,那日宁馨在铺里又寻过事,心里很是岔愤,便关门歇业,看小神仙医术高明,没有药材又能如何。

    罗新云头脑灵活,当机立断,筹资租船,带上几个人手,与希平去布葛城进药材。

    布葛城是布葛州的中央县,商贸集发达,是粮食、药材的批发地,希平他们很顺利地进了一大批药材,只两天就回到了多密多城河埠。

    酉时,船刚靠近码头,一队差衙舀着个禁牌封住码头,不许他们的船上岸。说要待衙门的专职衙吏来检查后,方可靠岸。

    等了半个时辰,才有个一身黑袍,四十岁的年纪,面白须浅,头戴方帽的胖衙吏带着几个吏典慢慢吞吞来到河边。眼看天色就黑了,希平飞身上岸质问为首的衙吏:“为何不许我们的船上岸?”

    那衙吏接到上头的指使,不许罗新云这船货上岸,不能明说原因,只佯称:“尔等在多密多城贩卖药材,未先办理经营缴赋手续,而且药材经营,关系人命,乃乌衣国的特别经营行业,需有布葛州官署的许可,才能开门营业。”

    “我们这批药材不为谋取利益,只为治病救人。”希平拱手解释道。

    那衙吏早听说他们在康宁药铺寻过事,后来去船行打听租船的事,冷笑道:“你狡辩。顺风船行可有人证明,你和另两个人来多密多城就是要做生意。按照本地规矩,你们这些外来人需先到衙门办理良民牍,才能在多密多城自由行走。”

    福好在罗家知道希平他们回来,船上不了岸,与宁馨十万火急地赶来。路上,两人想好主意。一到河埠,越过人群,飞落到衙吏面前,福好脆声声地道:“请问这位衙吏大叔。在乌衣国,是衙吏大,还是国师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