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开社 (第1/2页)
仔仔细细的读完《曹大家》,贾芸生出两个体悟,第一,这剧本若论文采辞藻,便是两个自己也拍马难及,第二,这剧本中表露出来的情绪……,还真是典型的男权社会产物啊。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扶风班氏之女班昭,学识渊博,曾为兄长续写《汉书》,一代大儒马融亦尊之为师,晚年出入宫掖,教导皇后嫔妃,宫中呼为“大家”,如此一个出类拔萃的女性,却生生的被那个隐名作者写成了枯心守寡的贞洁烈女,虽然历史上的曹大家据说确实写过《女诫》之类的文章,可是那个时候的女人远还没有被强迫到要三从四德的地步,何至于竟是将这么一个奇女子写成了石女一般的人物,完全违背人性啊。 贾芸合卷闭目,躺在竹榻摇椅之上轻轻晃动,心里不免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他实在也很想写个关于女人的剧目来和“复社”打打擂台。此时,脑海中最先浮上的自然是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这可是一个在近现代中国赚足了眼泪和吆喝的大戏,五四时期,关于女主角娜拉的那一声绝然的关门声,不知引起了多少女性的共鸣,只不过…… 贾芸苦笑着摇摇头,若真的是搬演了这部话剧,那可实在算得上是骇人听闻之举了,在古代社会搞什么妇女解放运动的话,只怕不出三天,红楼戏院就得被关门查封,自己这个剽窃者也会落一个教唆yin奔、有伤风化的罪名而锒铛入狱吧。 贾芸舞着手中的折扇轻轻敲打着自己的大腿,发出一下接着一下的啪啪之声,仿佛是受这个声音的启示,贾芸突然从椅子上坐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书桌边,随手扯过一张白纸,用毛笔工工整整的写下了三个大字——“蔡文姬”! 这是一个和曹大家一样的,才情盖世的女子,只是更多了一份饱经离乱的世事沧桑,没有父兄和家族带来的雍容华贵,蔡文姬有的,只是在迢迢的归汉途中,那沿着无垠草原,悠悠响起的十八拍苍凉胡笳! 神思飞扬的贾芸稍稍平复了一下胸中的激荡之情,又铺展开第二张白纸,埋头落笔…… 这是穿越以来,贾芸写的最痛苦的一次,之前的那些剧本都是几乎照本宣科似的改写,很少去大幅的增加或修改原著中的段落或情节,往往都是删去一些不必要的串场和人物,然后将他们的现代语言“翻译”为古代中国的文言或是半文言便可。 可是这一次却是大大的不同。 郭沫若原著的《蔡文姬》,起因其实是在于替那个千古jianian雄曹cao翻案,而贾芸则是为了和复社剧院的《曹大家》打擂台,自然需要将重心更加倾斜于文姬自身,所注重的乃是她在家国大义和儿女情长之间的痛苦抉择,以及只身归汉之后,为救夫君董祀,披发跣足诣门访曹的坎坷经历。 正是这一主旨的变化,使得改编这部剧本成为一桩极艰难的事情,好在并无时限制约,倒是让贾芸能够从容的慢慢进行。每当困乏无绪之际,或是和小红、四儿调侃玩笑一番,或是去栊翠庵、蘅芜院一叙,加上后巷子里老娘卜氏也常常过府团聚,日子过得甚是逍遥。如此往复,不绝炎夏已过,转眼竟是入秋。 原本苍翠葱郁的大观园里,渐渐的变了一袭景致,枯藤缠连,残荷浮荡,落叶萧疏,黄花漫卷,各处豢养的飞禽走兽,皆是潜匿不出,丫鬟小姐们各自换上了厚实的秋装,贾芸的《蔡文姬》也在此时终于进入了煞尾的阶段,只可惜连着撰写了数个结局,皆是不甚满意,贾芸不由心中烦闷,丢开纸笔,独自往园中而去。 这会子的大观园实在有些荒芜,满目往去,一片枯黄之色,贾芸正感无趣,转过一座假山,却见一片金紫色的ju花连畴而开,沿着一条石子小路铺展开去,尽头乃是一座轩昂的三进小院,小院的东南方还立着一座八角亭,飞檐翘立,遥相呼应。 贾芸正在欣赏赞叹,却听得背后有人开腔说话: “前头可是芸二爷?” 贾芸连忙回头,只见一个身著绛紫色小棉衣的丫鬟正笑着朝自己行礼,贾芸端详了半日,直到发现她的身后,又娉娉婷婷的走来了一个瘦弱纤巧的身影,才募地想起她的身份——林黛玉潇湘馆中的大丫头紫鹃! “芸二爷莫不也是去秋爽斋入诗社的?” 紫鹃又连着赶问了一句,却把贾芸说的一愣。 秋爽斋?诗社? 贾芸回头顺着那石子路望去,果然隐隐的能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