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生不逢时库叶岛级战列舰 (第2/2页)
最终,青岛造船厂还是放弃了双联装炮塔,而是采用了类似五岳级的三联装炮塔。 也就是说,三座三联装炮塔正好达到了海军对火力的最低要求。 采用三联装炮塔的好处也很明显。首先,三座炮塔要比五座双联装炮塔轻一些,从而减少了排水量。其次,三座三联装炮塔更容易布置,避免了在战舰中部设置炮塔,从而挤占本来就有限的甲板面积。三是三联装炮塔的设计方案可以有效的缩短舰长,从而减少主要防护区域的面积,减少了所需装甲的数量,提高了防护能力。最后,三联装炮塔在炮战中更容易指挥,经过实际测试,三座三联装炮塔在齐射时的弹着点比五座双联装炮塔更密集,炮击效率更高。 四十六年年底,设计刚刚完成,帝国海军就迫不及待的下达了建造命令。 其主要性能指标为: 标准排水量:21500吨,满载排水量:25500吨;总长:164米,型宽:29.5米,吃水:8.3米;定员:984人。 锅炉:12台四十四年型燃油锅炉,主机:4台四十六年型蒸汽轮机,功率:44750轴马力,推进:4轴4浆,航速:24节,续航力:9000海里/10节。 主炮:9门四十五年型350毫米/L50型舰炮(3×3),副炮:16门四十三年型150毫米;/L50型舰炮,速射炮:12门四十三年型100毫米/L47型舰炮。 主装甲带:230-330毫米,甲板:75 85毫米,炮塔:120-350毫米,炮座:330毫米,司令塔:150-350毫米。 相对于阴山级战列舰,库叶岛级战列舰在各项主要性能方面都没有明显提高。 如果按照单位时间弹药投送量计算的话,库叶岛级的主炮火力比伊丽莎白女王级弱了30%,比美国海军的内华达级弱了10%,比基本上同期建造的宾夕法尼亚级弱了25%。 如果用装甲厚度来测算防护能力的话,库叶岛级与伊丽莎白女王级基本持平,比美国的内华达级弱了大概15%,比宾夕法尼亚级弱了大概20%。 按照最大速度衡量机动性能的话,库叶岛级与伊丽莎白女王级基本持平,比美国的内华达级强了20%,比宾夕法尼亚级强了18%。 毫无疑问,库叶岛级的综合性能在这几级战列舰中是最弱的。 当然,这还得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即库叶岛级的排水量只有21500吨,伊丽莎白女王级达到了27500吨,内华达级达到了27500吨,宾夕法尼亚级更是达到了31400吨。毫无疑问,如果论单位排水量性能的话,库叶岛级绝对是最优秀的。 另外,库叶岛级的造价只有伊丽莎白女王级的65%,内华达级的60%,宾夕法尼亚级的53%。也就是说,如果用同样的经费建造战舰的话,库叶岛级将获得绝对的数量优势,从而弥补性能上的缺陷! 显然,青岛造船厂的工程师很好的理解了海军的传统观念。 即买得起,且能够大批量建造的战列舰,才是最优秀的战列舰。如果买不起,不能大批量建造,只能留在图纸上的战列舰,根本就不是战列舰。 问题是,性能上的严重差距,也是帝国海军无法接受的。 另外,库叶岛级战列舰开工建造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了,帝国进入了全面战争状态,军费成为了次要问题。也就是说,帝国海军承受战舰造价的能力提高了不少。在此情况下,海军不但要便宜的战舰,还要性能强大的战舰。如果比敌人差得太多的话,海军肯定选择后者! 如此一来,库叶岛级的设计理念与海军的要求产生了严重偏差。 或者说,库叶岛级生不逢时。如果提前几年诞生的话,恐怕就能得到海军的喜欢了。 结果,库叶岛级战列舰仅仅建造了三艘,海军就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取消了后继两艘的订单,并且转为订购真正能够满足海军需要的崇明岛级战列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