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_第八章 双剑倚苍穹(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双剑倚苍穹(一) (第2/2页)

延开来,凝固着数百年刀光剑影历史的新

    处叠嶂起伏的三山群峰,不远处潺潺东流的滔滔江水繁荣昌盛的古都金陵,渐渐的都似乎包容在其中,灵台分寸之间,便已经容纳了三千须弥芥子。

    新亭之上一片寂静,只余下山风江流的呜咽之音,以及杨宁落足的锵声响,走出六七步之后,那清越的足音隐隐凝结成了韵律之声,让他的气势更增加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威势,这时候他距离众人宴饮的亭子还有十余步,杨宁只觉得心中畅快非常,周天经脉之中真气跃跃试,而且渐有充盈四合的气象。杨宁心中隐隐觉得,若是继续走上几步,便可一气呵成,突破宗师境界的武障,在他心目中,这原本是三两年之后才有可能达到的突破,想不到在这种况下武障居然有了松动的迹象。在这一刻,武道的追求瞬间淹没了心中所有的渴望,恩怨仇,红尘十丈,似乎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青萍的生死,自己来到新亭的目的,似乎都已经成了无所谓的事,他在武道上的执著不比平烟逊色,眼看着心愿即将达成,一种强烈的喜悦从心头涌起。

    正在这时,杨钧突然抢出来,朗声道:“原来子静公子早已经到了,本王愧疚无地,正要向公子请罪呢,这些时,本王已经派出属下所有侍卫全力搜索,却没有找到明月和青萍小姐的踪迹,今被唐世子所促,不得不提前起程,事先没有向子静公子请辞,实在是因为你行踪飘渺,落脚处难以寻访,这才不告而别,还请公子见谅一二。”

    杨宁心中微微一怔,脚下的步伐却没有停止,杨钧的这一番话语说得又急又快,最后一个字出口,杨宁也才走了三步,他的语气又是极重,酉时用上了真气,一字一句直撞入人心,杨宁的脚步节奏不由缓了一缓。

    唐伯山也是聪明之人,立刻明白了杨钧的用心,杨军话音刚落,他便迅速说道:“豫王下何出此言,唐某不过是因为锦绣郡主凤台选婿之将近,唯恐下和诸位请婚使错过了时机,只得冒着得罪子静公子的危险,许诸位即可登程,本世子不仅担着天大的风险,更是苦心孤诣,唯恐明月趁机脱逃,下怎可将责任推到伯山上呢?”虽然是责问的口气,可是唐伯山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杨宁,语声更是忽高忽低,忽快忽慢,听在耳中,令人生出烦闷的感觉。

    杨钧和唐伯山先后出言的时候,吴澄眉宇间闪过犹豫之色,却终于在唐伯山话音刚落之际,振腕而起,他的手腕上已经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串银铃,铃声一振一**,虽然江风凛冽,但是那清越的铃声纵然逆风听去,也是清晰可闻,整个新亭山顶,都是听得清清楚楚,只觉得那铃声似乎响到了自己心里。

    杨宁轻轻一叹,原本已经迟滞的脚步声终于顿住了,正在不断增长的气势也似乎渐渐沉稳下来,他那双冰火交融的凤目扫视了众人一眼,冷冷道:“好,好,豫王下的狮子吼的确不同凡响,唐世子的九幽魅音也是炉火纯青,吴先生的慑魂铃倒还手下留,你们有这等见识手段,的确有和本尊一战的资格,只是这一番举动,对你们来说,却不知道是祸是福呢。”

    杨钧心中暗叹,怅然道:“本王断了帝尊武道大成的捷径,却也是无可奈何,虽然自古以来,武功到了帝尊这步田地的人物,多半都无心世俗纷争,天下若无帝尊兴风作浪,乃是社稷和百姓的福,只是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太上忘,不外如是,本王唯恐帝尊心中全无窒碍,我们这些人会再无生理,这才贸然出手,还请帝尊体谅本王的一片苦心。”

    杨宁静静地听着,初时似乎还有些迷惑,渐渐地似乎有些了然,杨钧所用的言语虽然典雅,但是仔细推敲起来,却和他心中的想法并无区别,淡淡一笑,他说道:“体谅不体谅,下不都是出手了么,反目成仇,自然应该斩尽杀绝,下这样做其实也是理中事,要我见谅这样的废话就不必说了,一会儿我们见个真章就是,只不过此间这么多高手,居然是豫王下第一个看破,看来本尊倒真是小觑了你。”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