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6 疆域大的弱点 (第2/2页)
的地。”约瑟夫叹道,他知道这一撤,他就会成为整个欧洲的名人“最胆小的荷兰人”,可是和不沉的战舰为敌是极不理智的,他宁愿背下所有的骂名,也不愿麾下的战船统统葬入海底。 “司令官,这样下去,您有可能会在监狱里呆一辈子。”那位副官也叹了口气,好心的劝道。 “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要把荷兰远东舰队带到好望角就行了,走,出发,这些毛利人真是野蛮,竟然吃人,本司令再也不想见到他们了。”约瑟夫心中异常的难受,表面上却耸了耸肩,无所谓的道。 ……. 等刘国轩带着舰队赶来,只见荷兰舰队已经在十里之外。 他放下了千里镜,心中惊叹道:“没想到荷兰的远东舰队一直躲在这里,幸亏对方逃了,不然胜负很不好说。” 他此时率领的分舰队只有十艘海狮级巡航舰,其他都是海豹级巡航舰,海豹级巡航舰不是战列舰的对手,而海狮级巡航舰只有十艘,若打起来,四十艘海豹级巡航舰就会危险了。 而十里外的荷兰舰队却有八十艘以上的主力舰,其中战列舰就有二十艘以上,战斗力不容小觑。 至于荷兰是真走,还是想杀回马枪,这些刘国轩都无法肯定,他只好令一艘海豹级巡航舰回巴达维亚传递消息,并留下五艘海豹级巡航舰侦查敌舰的动静,他自己带着其他战舰到了莫尔兹比港,首先跟王大山说明了情况。 王大山心中暗惊,没想到身边竟隐藏着这么庞大的敌对舰队,若是偷袭自己,在巴布亚的几个港口一定损失惨重,看来自己太大意了,而且他想到一个可怕的后果,就是帝国在马六甲一带防备的再严密,欧洲舰队也能穿插到帝国边境,攻击帝国的腹心,这下麻烦了,因为根据海图,欧洲人可以穿越太平洋直接驶到帝国边境海域。 他知道这一场仗不好打了,因为帝国的陆军和海军要分别守卫各方,而对方却可以集中攻打帝国的每一处地方。 王大山连忙派人向帝国汇报,并加紧囤积弹药粮草,极有可能巴布亚就是主战场。 又过了半个月,王大山终于得到了土著部落敌视帝国军的缘故,原来真是荷兰人搞的鬼。 以前此次是荷兰的殖民地,每年要征收大量的人头税,眼看帝国军打来了,荷兰人一商议,绝对唯有借助土著人的势力才有可能和帝国军抗衡。 他们召集所有的部落首领,先宣传大华帝国的士兵都是恶魔,而且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那种,反正各种邪恶的头衔都安到了大华帝国的头上,让各土著首领惊惧异常。 荷兰又许诺从此废除人头税以及其他****,并赠送了一些礼品给各部土著首领,但前提是他们联合起来对付帝国军。 等帝国军登陆巴布亚岛时,又屠杀了十余万挑衅、敌视的土著精壮,更加落实了帝国的邪恶,所以各部落首领也就成了荷兰人的铁杆炮灰。 这一下王大山筹措了,考虑半响也没有好的主意,主要是言语不通,各种误会很难澄清,不过帝国军队也的确不是来旅游的,而且血腥的殖民。 “来人啊,先去联络和收买各小部落,各据点在保住港口和城市的情况下,逐步驱逐和俘虏土著人,并廉价卖给倾向帝国的部落,并斩杀遇到的一切西方人。”王大山也没好的办法,看来巴布亚的战争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了,除非进行大规模的屠杀,不过这个要征询皇帝的意思。 …… 不过一个月,黑龙舰队开始频繁的调动起来,其中30艘海狮级巡航舰和六十艘海豹级巡航舰防守马六甲海峡,七十艘海狮级巡航舰和三十艘海豹级巡航舰防守巴布亚一带。 而剩下的五十艘海豹级巡航舰则回航,和帝国仅剩的四十艘海狮级巡航舰防守帝国的海疆,至于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海峡则布满了水雷,大概布置了上万枚水雷,若对方从此路进攻东南亚,一定会撞得粉身碎骨。 而且上千门200毫米的要塞炮正从帝国运来,将布置在两岛接头之处。 为了增加帝国在东南亚的兵力,有十万朝鲜士兵和二十万仆从兵也将陆续到达东南亚各岛,虽然是炮灰,但好歹有些用处。 帝国现在不加海军舰队的水兵,共有五十个神枪师、十个皇家陆军师、五个海军陆战师、六十万骑兵、四个神炮师以及其他特殊兵种,共计160万以上的野战部队,看起来很多,不过如今京师一带只剩下十个皇家陆军师和十万左右的皇家骑兵,也就是说只有二十多万人。 江涛放下了王大山等的奏折,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也就是说这一战并不保险,欧洲强国有很多方法在帝国海军不知道的情况下进入帝国海域,到时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扰乱边疆,到时帝国的损失就大了,要知道大多轻工业都在沿海城市一带,多年的努力有可能功亏一篑。 “海军的实力还是太小了,只有主动歼灭对方的主力战舰才是最安全的,可惜,现在的帝国还没有这个实力。”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江涛心中暗叹一声,希望欧洲强国把目标放在东南亚。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若是己方占据了非洲的好望角,如今苏伊士运河还没有启动,就可以把欧洲的战舰堵在大西洋,哎,可惜现在有些晚了。” 江涛又自我否定了,若是现在集合百艘海狮级巡航舰进攻非洲的好望角,有可能在印度洋遇上对方,毕竟现在已是四月中旬,海狮级的速度和灵活性都远逊对方的战舰,若是对方不理睬己方的舰队,直接进攻东南亚或帝国本土,到时的情况反而更加糟糕,看来只能防守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