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浙东三黄 (第1/1页)
“百无一用,是书生”,对于那些遗臣名士,永历是既不能打也不能骂,否则就要寒了人心,永历是无可奈何了。最后方以智给出了对策,那就是“量才使用”,方以智虽然也是东林党人,但是思想开明,不同于一般的腐儒。 按照方以智的建议,永历先暗中考查了这些名士,知道了那些能用,那些不能用。能用的按照他们的特长,不吝啬官位,该给什么官,就给什么官,比如海宁的查继佐,因为颇有才名,甚至直接做到礼部尚书;几个刚直的做了督察御史;至于不能用的,酸腐无能的,直接进了新翰林院养了起来。这样这群名士都有了安排,各司其职,吵闹声也就小了。 井冈山上,明军的实力正在慢慢壮大,各方面都缺少人才,尤其是军队里缺少指挥人才,这使永历想到了后世的军校,那可是军官的摇篮,遂在李定国的协助下,建立了第一个讲武堂,取名叫作“中央陆军大学”,尽管这个名字对于别人来说,很古怪,但名字是永历起的,谁敢不同意啊,永历自任大学校长,李定国则作了第一任教育长,并由他负责直接管理。 就这样,“中央陆军大学”成立以后,第一批选拔的二百人入校后,永历亲自讲了第一课,内容是“如何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把记忆中看电影学的战术,例如“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等等,搜肠刮肚的讲授给学员们听。另外还特别安排了思想科,由以方以智为首的文官来讲,主要就是什么忠君爱民之说。半年后,这批学员毕业,还会有下一批进入学习。 至于普通士兵,就由靳统武和李嗣兴二人负责cao练;永历最讨厌没文化的人,于是他找来几个先生,专门教士兵写字,教的怎么样不管,最起码也要会写自己的名字,永历认为有文化的军队才有素质。 现在明军只有井冈山和梅山两个根据地,这可不符合永历“四面开花”的战略,于是就派出刘震回贵州收罗散失的明军,再建一个云贵根据地。 川鄂交界有一支很活跃的义军,以郝摇旗和李来享为首,号称“夔东十三家”,乃是大顺军的残部,以前曾经与永历合作过,后来分道扬镳了,这也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反清力量,永历派人去联系他们,如果他们同意结盟,那正好可以互为臂助。 安排好各项事务后,永历又准备出发去江浙一带,因为他始终都对黄宗羲这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放不下心。 在临走的时候,永历派陈起月和杨氏族长杨文定往赣州,给贪官知府向志善和他小舅子何大财送去一万两银子,好教他们闭嘴别乱说话。这样的话清廷一时半会还不能发现就在它的腹地,还隐藏着相当的抗清势力。 准备好了一切,永历就带着护卫出发了,这次有陈起月、廖文希、金川、方孝玉和王富贵随行,当然金凤也要去,现在金凤与永历如同蜜糕一样粘在一起。 路过南昌的时候,永历还去探望了下义弟秦景之,又向他定了俩万两银子的瓷器,此时景德镇的秦家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别看秦景之不会经营,但是却会制瓷,秦家的几口窑现在都重新烧了起来。 告别了秦景之,又走了两天,就到达了浙江地界,浙西多山,虽然没有高山深谷,但也是林木茂密,易守难攻,永历就合计着,是不是在这里也发展一个根据地。 浙江衢州,是浙西重镇,明军北上的必经之路,永历特意多留了一天,四处去查看地形,此时衢州的知府是一个明朝的降臣,叫作李滋,在当地颇有政声,为人也正直不阿,当初降清也是被逼无奈,这是可以争取的对象,将来明军入浙,如果他能反正,对明军来讲,就相当于打开了浙江的西大门。所以永历要廖文希一定设法接近李滋,多做工作。 从衢州离开,走了四天,就到了浙江的首府杭州。站在西子湖畔,看着湖边秀美的景色,永历不觉得就想起一首诗来,“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杭州虽好,但是太柔弱了,四处也无险可守,别看是浙江巡抚衙门的所在地,将来明军入浙,这里的抵抗,一定不会太剧烈,永历潜到城外的清军大营,竟然看不见多少清兵,因为他们都进杭州城逛窑子赌钱去了。 在杭州略作停留后,永历等人就直奔黄宗羲的老家浙东余姚。 因为廖文希已经打听好黄宗羲在余姚城里的家,虽然到了余姚,已经接近傍晚,但是永历心念黄宗羲,随便找了家客店,安排好金凤,永历一行人就直奔黄府。等到了黄府,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在紧闭的大门上,写着“外出访友,诸位请回。” 在黄府门前,永历踌躇了半天,这次浙东之行,主要目的就是寻访黄宗羲,找不到他,不等于白来了吗?永历等人因为见不到黄宗羲,心中不免得都有些懊恼,正当永历准备破口大骂的时候,黄府的对门走出了两个仆人打扮的人,其中一个还提着食盒。 永历想远亲不如近邻,黄宗羲的邻居也许知道他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于是走过去,浅施一礼,道“二位慢走!我想问点事。” 那两个仆人听见有人说话,就站住了,问道“这位先生,有什么事吗?” “请问黄宗羲,黄先生仙游何处?几时回来?”永历问道。 两个仆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说“这个可不知道,我们又不是黄大先生家里的,你问别人去吧。”说完,两人提着食盒就离开了。 看着快步离开的两个人,永历心中一喜,心想这俩仆人刚才怎么眼神飘忽,肯定有猫腻,于是悄悄对金川说“跟上去,别惊动他们。” 金川点点头,就跟了上去。永历等人回到客店,边吃晚饭边等消息。 一个时辰后,金川才回来,只见他满头大汗,进来就对永历说“秦爷(永历用惯了这个姓),我跟了一路,看他们出西城,到了一个湖边,钻进一个茅屋里,而且茅屋里边好像还有很多人,然后他们就出来了回城了,不过没了食盒。” “嘿嘿”永历站了起来,就往外走,“准备下,我有感觉黄宗羲就在那个茅屋里,走!” 陈起月等人赶紧随后跟着,金川在前边带路。 等到了城外湖边的茅屋前,永历只叫陈起月和金川跟着自己,悄悄来到茅屋窗前,就听见里边有三个人正在说话。 其中一个说道“兄长,莫要伤心了,你也对得起天地良心,大明已是昨日黄花,咱们为了它,把头发都熬白了。” “是呀,宗羲兄,想开点吧!来咱们干了这杯。”另一个说道,接着就是碰杯的声音。 “这就是黄宗羲无疑了,小样的你还能跑出我的手掌心!”永历这么想到,走到茅屋门前,一推门,永历大步走了进去,大声说道“有好酒好菜,不如我也来喝一杯,如何?” 永历闯进茅屋,把屋里的三个人吓了一跳。这三个人有两个长得相像的清瘦中年人,还有一个微胖的。其中年纪最大的那个正是黄宗羲,其他两人,一个是他的弟弟,叫做黄宗炎,另一个微胖的叫黄宗会,这三个人和在一起,被称为——浙东三黄! (各位黄宗羲出场了,这可是大思想家,支持的话,就请投推荐票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