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一百五十一章 推荐人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 推荐人才 (第2/2页)

下。

    永历“哈哈”一笑,起身将他们两个亲手扶了起来,而后说道:“尔等忠心,朕能明白,还请以后多多费心,为大明尽力,等河山光复的那一天,诸位必会青史留名!”

    “臣等为大明尽忠,不求青史留名,只求复我汉人河山!”干纹躬身道。

    “嗯,干爱卿是我大明之纯臣,朕心感甚慰,不过此时大明之力还很弱小,朕此次东进江南,到池州为止,还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阻碍,但是接下来,恐怕比较难走了。”永历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听到皇帝夸奖干纹,钱三海也不甘落后,出言道:“万岁爷,我老钱是大老粗,不过我也知道杀敌报国,明日大军出发,请让臣随军出征,带领池州儿郎杀尽前路上的满~鞑,为陛下光复大业抛脑袋,洒热血!”

    “是抛头颅,洒热血!”听到钱三海说话出了纰漏,干纹赶紧纠正。

    “对,对,是抛头颅,洒热血,嘿嘿——”钱三海不好意思地说道。

    “好,朕得钱将军这位良将,如生臂翼,朕封你为前部先锋官,给你五千兵马,为朕开路,如何?”永历说道。

    “啊”钱三海和干纹没想到永历会如此安排,这“先锋官”不过是戏文里的称谓,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万岁爷看戏看多了?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

    钱三海稍微惊讶了一下,旋即镇定下来,躬身道:“谢陛下!臣万死不辞!”

    永历下旨让钱三海做明军的“前部先锋官”,是有他自己考虑的,长江沿线一路多是湿地沼泽,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不太好走,而钱三海本就是长江边长大的,熟悉长江,所以由他来带路,应该是最佳的选择。

    当然永历也担心钱三海能力不足,故此又任命马云为“副先锋官”,做他的助手。事实上永历这个任命,在以后的进军道路上,钱三海和马云二人,一个勇武果断,一个足智多谋,确实做到了“逢山开路,遇水填桥”,为明军杀开了一条通往“南京”的大道。

    永历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到战报了,在夜半三更天,众人都已沉沉睡去,永历忽然被洪熙官叫醒,告诉他有紧急军报。

    等永历穿好衣服,来到前堂,发现方以智、廖文希、干纹等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至于靳统武和钱三海等人,住在城外的军营,此时也派人去请他们尽快赶来。

    “莫非出什么大事了?”看到众人眉头紧锁的样子,永历心叫不好。

    果然如此,方以智拿出两封军报,其中一个是湘西来的,说是吴三桂亲征湘西,亲帅五万大军,已经进抵湘西。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过早决战,李定国和姚大榜主动撤出辰州,向湘西山区转移。而吴三桂不愧是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复占辰州后,并没有马上进山,而是派兵封锁了各个山口,准备要困死山中的“湘西联军”。

    吴三桂以为算无遗策,想要困死“联军”,可他忘记了“湘西土匪”本来就活在湘西的茫茫大山之中,靠山吃山,岂能是想困就能困死的?其实吴三桂停止不前,也是无可奈何之举,或者正在想什么阴谋诡计。

    第二条军报是刚刚送来的,由安插在江宁的张迪亲笔所写,说是郎廷佐早已知道江西发生的事情,不但向清廷送了急报,而且从安徽和江苏调集了大概五万人马,由总兵胡廉率领,不日即将出兵,直奔江西。

    除此以外,郎廷佐还向湖广总督李国英请求援助,请他派兵从湖南、湖北出兵,两面夹击江西。

    永历看罢军报,坐在那里也沉思起来,看来不管是两江也好,还是湖广,到底还是有所察觉了,其实明军都已经杀到池州,距离江宁也不过数百里之遥,郎廷佐此时才有所反应,也算是够慢的了。

    不过一旦清廷有所防备,接下来明军所要攻打的铜陵、芜湖、当涂等地,便会受到很大的阻碍,甚至有可能更难进一步。

    清军主将胡廉,永历有过数面之缘,知道此人善于打仗,是郎廷佐身边的一员干将,不然也不会被调往江宁,深受重用。

    “此次由胡廉领兵,自己又有几何胜算呢?”永历不禁自问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