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 洗劫龙家镇 (第1/2页)
李定国与吴三桂斗了这么多年,胜数五五分,最后却功败垂成,按照王夫之的话来说,就是缺少大势。 何为“大势”,王夫之的解释是“大势”为“天下之势”,《三国演义》中有云: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当年李定国以“云贵”一隅之地对抗掌握天下的满清,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兵败滇西,就连在华夏的立足之地都不存在了。 不过今日又有所不同,在永历皇帝励精图治之下,大明重新焕发出蒸蒸日上的活力,而且在战略方面也有很大的调整。前些日子,李定国接到永历皇帝的亲笔书信,信中写道井冈山的明军主力“第一军团”已经开拔,开始了“东征”。 王夫之估计,此时“第一军团”已经打下江西,正向江南挺进。如果主力明军能够打下江南,力挽狂澜,复兴大明就在眼前了。 而湘西一地,虽然远离江南,但是却牵制了吴三桂,使其不能东顾,否则挥军向东,衔尾而追,以为大明根本的江西得而复失,即使夺回江南又能如何?还不是得被赶下海去。 所以永历在“东征”前,特意连续派人给李定国和姚大榜送去了两份密信。信中再三嘱咐,必须将吴三桂牵制在湘西,让他在此动弹不得,为大明“东征”争取时间。 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就在湘西消灭吴三桂的军队,起码也要让他伤筋动骨,等待明军主力克复江南以后,再回师西南,一举消灭西南的吴三桂。 吴三桂亲帅五万大军来湘西,看样子是势在必得,李定国清楚地知道湘西对于吴三桂的重要,如果失去湘西,吴三桂的云贵便与中原失去联系,从而不能再得到清廷的支援。在西南叛乱迭起的情况下,吴三桂会被困死在云贵。 “好吧,就看本王与吴老贼决一死战,一定要拿吴老贼的头颅来祭奠本王死去的兄弟们!”李定国豪气干云,朗声说道。 姚大榜连忙点头,说道:“下官一定誓死力战,协助晋王殿下将吴老贼消灭,这湘西就是他的葬身之地!” 王夫之站在两人的身后,看了看远处山腰上的“麻家堡”,双眼也是露出精光。心道:如果能在此消灭吴三桂,百年之后,必然会被人记录于史册,我也不枉来此一生了! 此时李定国、姚大榜已经率领“湘西联军”的主力,共两万三千人,来到盘龙山的外围。在消灭几个清军的小据点后,吴三桂已经察觉到了他们,开始排兵布阵,准备在盘龙山与李定国大战一场。 吴三桂在盘龙山有两万清军,大部驻扎于山下的盘龙镇,只有吴三桂与自己的亲军住在山上。因为胡柱国带走了十门“红夷大炮”,所以吴三桂并没有重武器,但是弓箭兵不少,有三千之多,其余的为长矛兵或者刀盾兵等,另外还有一千左右的骑兵。虽然只有两万兵马,但就装备和训练上来说,杂兵组成的“湘西联军”仍然不是其对手。 不过李定国并不担心这些,他的手中也有“杀手锏”可用,三百火枪兵,还有临时训练的一百个“掷弹手”,五门井冈山运来的“便携式”小炮,足够与吴三桂一较高下。 “龙跃海应该能拖住胡柱国几天,一旦胡柱国发现了咱们的企图,他肯定会马上撤兵回援,到时候就得看谭远山的了!”李定国对姚大榜说道。 姚大榜点头道:“是的,不过胡柱国是回不来的,只要谭远山能将他引入葫芦峪,就算是他插上翅膀,也飞不出去!” “哈哈,那得先看龙跃海的‘空城计’演的怎么样了?”李定国笑道。 ……………………………………………………………………………………………………….. 龙跃海站在龙家镇附近的一座小山上,正在俯瞰着远处的龙家镇,面色阴沉,牙关紧要,仿佛在尽力压制着自己愤怒的情绪。 胡柱国在被蒙骗两天后,终于还是识破了“空城计”,当他派出一支五千人的先头军队,向龙家镇进行试探性进攻的时候,发现镇内根本就是空无一人。 “上当了!”胡柱国心中大恨,立即下令全军向龙家镇进发。当进入镇内,看到的是空旷的大街,人去屋空的房舍,胡柱国这才知道自己竟然被龙跃还用“空城计”欺骗了两天,竟然没有敢进攻龙家镇。 在胡柱国懊恼的时候,清兵们却仿佛发现了一座“金山”一样,因为龙家镇的人走的匆忙,只将一些随身携带的金银带走了,而衣物、器皿等略微值钱的东西,一样都没带。这就让清兵们起了占有之心,立刻扑向了紧闭门户的各家各院,踹开房门后,如饿狼般将屋内任何值钱的东西都一扫而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