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一百八十三章 买卖温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三章 买卖温州 (第1/2页)

    黑山“智取”衢州,衢州知府杨九龄被黑山“瓮中捉鳖”活捉于衢州的瓮城,城外的八千清军一看大事不好,群龙无首之下,立刻做鸟兽散了。

    没人知道衢州城内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衢州被打着“大明”旗号的“叛匪”占了,知府大人遭遇不幸被俘,所以清军们那还有心思反攻,于是跑的跑,散的散,倒是有一大部分逃向了杭州。

    这边黑山夺了衢州,那边方孝玉也不慢,只用了一天便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温州,此时也正要向下一个目标——台州进发。

    黑山取衢州,是惨败之后诈城取胜,而方孝玉取温州,其实也不简单,是经过一场“艰苦”的谈判之后,才拿下的温州,其中虽无惊险,却有曲折。

    温州是浙南的一座小城,大明嘉靖年间才撤县建府,不过城池不高也不大,只有平常县城大小,人口也不多,两千来户。城内驻有一千清军,基本上也都是老弱病残,战力不堪。

    不过温州的民团却不少,据称有三千余人,而且宗族势力强大,那些民团便由各个宗族掌管。非但如此,这些宗族自南宋以来便是经商航海的能手,为了保护行商的安全,所以每家都雇佣了大量的保镖护院。传闻有的大族竟然还备有西洋人的火器,不过外人可看不到,因为这些火器按照满清的律法,持有者可是要被砍头的。

    温州城内有大小七家宗族,分别是薛、王、赵、丛、刘、沈、司马七家,原来有八家来着,一个姓“原”的祖宗,因为暗通台湾郑家,被官府全族灭门了,所以现在只剩下七家。这七家在明朝的时候,都有船队,名义上虽是捕鱼,暗地里却做的是走私的买卖。其中“薛、王、赵”三家自南宋便是温州的商贾大户,积累了三百余年的财富,早就富可敌国了。

    虽说明朝的后期,朝廷也下旨禁海,可却是屡禁不止,不管是倭寇时期,还是最后倭寇被荡平,都不能挡住温州人追求财富的信心。当时只要花银子买通官府,就可以做走私买卖,驾着满仓货物的渔船出去,个把月回来的时候是满仓的金银。

    但是如今不行了,变天了。满清占据江浙以后,屡次发文禁海,并且派干将下来巡边,凡是发现有不不遵法令,私自下海走私者,统统枭首示众。原来温州城的“原”姓家族,暗中与郑家做走私生意,被人出卖后,便被抄家灭族了,家中男丁除十五岁以下全部斩首,女眷发配到宁古塔为奴,终身不得返还家园。

    从此以后,温州城剩下的七家再也不敢阴奉阳违,全都老老实实做“人”。但有道是坐吃山空,每个家族都或多或少养着一大帮人,没几年这些家族便承受不起,纷纷潜走奴仆,解散民团,以节省开支。

    “薛、王、赵”三家,家大业大,并没有解散民团,温州城内三千民团便分别属于他们三家。不过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除了族长外,族中的年轻人都出去走南闯北做生意去了。

    这三家不解散民团,也是有原因的,他们以为满清刚入关不过二十余年,法令执行的非常严格,也许再过几年,风头一过,形势便不同了。但是他们都错了,不管是顺治年间,还是如今的康熙年,朝廷的法令是越来越严格,执行的力度是越来越严厉。前不久听说福建泉州的前任知府大人,便是因为执行“禁海”不力,被发配到“宁古塔”放羊去了。

    温州城内一千清军再加三千民团,不过四千余人,如果算上临时征调的民夫去守城,也不过六七千人而已,战力不可能太高。方孝玉倒不担心自己攻不下温州,可是如果攻城就要死人,而且还会生灵涂炭,失去温州的民心。

    派人说服温州归顺,是最好的办法。方孝玉率军抵达温州的时候,便已作出了决定。

    在仙霞关俘虏的浙江巡抚赵廷臣,也被方孝玉下令押着随军。本来方孝玉准备说服他,让他出面劝降浙江的各个府县。但赵廷臣根本就是一个死硬的人,只要见到方孝玉就破口大骂,根本不给方孝玉说话的机会,此外这家伙还绝食,声称要为“大清”守节,做“流芳百世”忠臣。

    方孝玉也懒得与他计较了,心说其实不就是一个“汉jianian”吗?你要是守节的话,在二十年前就应该殉节了,还用等到今天吗?

    既然不赵廷臣这里行不通,方孝玉只好自己再想办法,有道是“先礼后兵”,温州城兵孤将寡防守力弱,旦夕可破。但最好是不动兵刃,就能占据温州,当然是最好不过的。

    于是方孝玉派出使者,带着八封亲笔“劝降信”,分别是送给温州知府和七大家族,信中交代让他们赶快打开城门归降,否则大军攻城,待城破之时,便会血流成河,生灵涂炭。

    信使走后,只过两个时辰便回来了,同时也带回了温州城的消息。

    让方孝玉糊涂的是,八封信却只送出七封,除了温州知府外,七大家族都受到了信,但温州知府却不知所踪了。

    信使打听到的消息是温州知府在大军开到温州的时候,便装扮成女人,从温州的东门逃之夭夭了。

    听到这些,让方孝玉更糊涂了,此时温州城门紧闭,城墙上站满了兵丁,正严阵以待,摆出一副死守的样子。可是温州知府都跑了,那么谁在指挥守城?难道是七大家族的人吗?

    果然如方孝玉所想,信使告诉他,如今温州城是由七大家族主持,城墙上的兵丁也大多都是“薛、王、赵”三家的民团壮丁。后来信使被带到七大家族族长的面前,七个族长正在商量如何对付眼前的危局。

    虽然温州有七大家族,但真正主事还是“薛、王、赵”三家,其中以王姓族长最老,在七大家族中也最受尊崇。信使将信件交给七大家族,等待他们都看完,却并没有多说什么,就让他先回来,带话给方孝玉,说是请他等待一天,等他们商量好,再给答复。

    方孝玉想了想,心道等一天就等一天,难道还怕他们耍花招不成。

    第二天一早,方孝玉便接到禀报,从城内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