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汉jianian气节 (第1/2页)
永历还是比较了解胡廉的,以前在江宁的时候,有过几次交道,知道此人胆大心细,善于投机。所以在大胜一场之后,永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当他将想法说给靳统武、钱三海,马云等人听的时候,靳统武和钱三海不置可否,只说加强防备。 但是马云却非常赞同永历的想法,并且提出消极防守不如主动利用,可以趁清军偷袭的时候,诈开芜湖,同时趁乱包围歼灭清军。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大胆的计划,以明军三万人马要包围数万清军,同时还要攻城,兵力分散后,必然会出现纰漏,甚至有可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不过胡廉的四万清军就据守在芜湖,如果不尽快攻下芜湖,消除这个阻碍,当北方的清廷援兵赶到,再想进军江南,必然成为“水中之月”。 思来想去,最后永历还是下令着手准备,如果清军晚上敢来偷袭,便利用清军倾巢而出的空隙,兵分两路,一路攻打芜湖城,一路包围歼灭胡廉的来偷袭军队。 明军的兵力满打满算才三万余人,要兵分两路,恐怕力有不逮。不过马云这个“智多星”,提出只要合理的分配人马,一样可以事半功倍。 芜湖城内驻扎的是江宁的一万绿营,这个情况早就被探听清楚,可以让毛八重率归降的江宁绿营前去劝降。此时城内的江宁绿营,必定人心惶惶,也不是胡廉的嫡系,肯定摇摆不定,只要适当的施压和利诱,他们投降的可能极大。 再有五千人马负责监视留守芜湖城左大营的清军,在毛八重拿下芜湖以后,可派人假传军令,调城左的清军入城,而后围于城内,威逼他们投降,如果反抗,再聚而歼之。 至于胡廉的偷袭主力清军,则由靳统武、钱三海等人帅明军主力对付,先将明军撤往明军大营四周,留出一座空城,派几百明军在营内假装巡逻和玩乐,引诱清军上钩。等清军入营后,马上开炮轰击清军,在清军慌乱时,尽起伏兵杀出。 毕竟胡廉的人马乃是清军的主力,兵力最强,所以永历特意将大炮和火枪营交给靳统武指挥。而且说明负责围堵胡廉的明军,即使不能拦截住胡廉,也不要强求,等胡廉退到芜湖城的时候,再堵截其退路,在城下歼灭他。 制定完计划以后,永历等马上退出了明军大营,按照计划分头施行。等到夜半三更的时候,果然如永历和马云所料,胡廉带兵出营了,绕了一个弯路,偷偷地向明军大营而来。 接下来,就是胡廉进入大营,而后大炮轰击,伏兵四出。多疑的胡廉见中了埋伏,马上向芜湖撤退。而此时,毛八重早就偷偷进了芜湖城,利用自己原来的老关系,说服了几个江宁绿营的将领归顺大明。 这些江宁绿营将官,都是江宁本地人,手下的兵也是江宁人。自从多达八千的江宁绿营兵投降“叛军”以后,他们知道要是朝廷怪罪下来,他们肯定也难逃干系,毕竟都是沾亲带故,便惶惶不可终日。尤其是胡廉将他们调入城内,另眼相待,更让他们觉得这回难逃一劫。所以在毛八重劝说他们归降大明以后,这几个江宁将官略微商量了一下,便同意归顺大明。 接下来,在毛八重的授意下,派出一个江宁绿营的副将,去往城左大营,用伪造的军令将营内的一万清军骗入城内。其实城左的一万绿营兵入城的时候,时间恰恰正好,正是胡廉偷袭失败的时候,假军令上写着“如偷袭失败,尽快入城,以防城内江宁军叛乱。” 城左的清军果然上当,丢弃了城左大营,进入了芜湖城内,等待他们的却是埋伏在大街两侧的江宁绿营。毛八重先是开弓射死了为首的三个将官,其他的清军群龙无首,在江宁绿营的压迫下,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 此次在永历的运筹之下,明军又取得了一次大胜,不但得了芜湖城,而且还消灭了胡廉的两江清军主力,收降了将近两万的江宁绿营,最主要的是打通了通往江宁的道路。接下来的太平府,根本无险可守,旦夕可破。 毛八重立了大功,劝降一万江宁绿营兵,还有钱三海也是连战连捷,此时江宁还未攻下,永历便许愿说等攻克江宁以后,再给他们加官进爵。 对于刚刚归降的五个江宁绿营副将,永历也是勉励了一番,每个人皆官升一级,又描绘了一下大明中兴之后的“美好蓝图”,将这些降将说的每个人都是激情澎湃,誓死追随大明皇帝。 新近收降的一万绿营兵,全部打乱编入明军的八个主力团,来补充连日来的损耗,至于前些日子归降的八千绿营,则分成四个团,归入大明“第一军图”。 处理完这些,钱三海请示该如何处置胡廉,此时胡廉已经清醒,正被守卫看押在县衙大牢,不过有专门的郎中医治,命是保住了。 胡廉此人骁勇善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不是他轻敌失策,恐怕也不至于被俘受辱。而且他也算是永历的故人,虽然以前并不知道永历的真实身份,但两人相交还算不错,如此永历怎么忍心杀他,早就有收服之心。 永历其实是想善待胡廉的,可是胡廉清醒后,一直在破口大骂,还打了负责医治自己的明军郎中一巴掌,如果不是他肩上有伤,否则他会要了那郎中的人命。 听说此事后,永历并没有责怪胡廉,反而下旨派人将胡廉从大牢里接出来,换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