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战先乱 (第2/2页)
查,不论怎么查,怎么找,都是一无所获,但为了交差,凡是他们认为是“叛军”同党的全部抓起来。搜查的时候,这些绿营兵开始趁火打劫,抢东西,调戏女人,稍有不满,轻则绑起来,定成“叛军”同党,有的甚至直接“正法”。 一时间,整个江宁城内鸡飞狗跳,呼号惨叫,哭爹喊娘。经过一夜的搜捕,衙役和绿营兵们“满载而归”,除了不能示人的东西,他们还捕获了一千多“叛军”同党,老的小的被用绳子绑在手上,排成一条一里来地的长串,然后被他们牵着去向郎廷佐请功。 郎廷佐一夜没有下城,一直在城墙上巡视,一面布置防御,查看各处的军士器械,一面与守城将官商讨如何防卫。对于夜晚城内发生的事情,他也略有耳闻,但他以为“乱世需重典”,要守住江宁,首先就得保持城内的治安,不然未战先乱,必会给敌人以可趁之机。 早晨,城内呼喊叫骂的声音已经停止,衙役和绿营兵们押着一长串的“叛军”同党来到西门城下,听候总督郎廷佐的发落。 郎廷佐从城上往下看了看,看到不少是老人孩子,还有许多“叫花子”、杂耍艺人,心中便已知道昨晚的大搜捕,也许根本就没有抓到真正的“叛军”同党,不过要维持城内的治安,就得震慑人心,今天必须大开杀戒了。 “凡是小于十五岁,超过七十岁的都免死,其余的就地正法,不必审判了。”郎廷佐下令道。 按照总督大人的意思,也不等到午时三刻了,就在西门内不大的小广场上,每一百人为一批,纷纷被砍掉了脑袋,一个时辰后,八百多颗脑袋就被挂在了城楼上。 这些被处死的人,他们的家属原来以为家人被抓走后,掏点钱就能放出来,等到他们听说要马上被处死,纷纷来到西门,“哭爹喊娘”的央求放了他们的家人。 可是每人搭理他们,等他们哭闹的厉害了,衙役们抡起大棒,又是一顿猛揍,甚至直接打死了几个百姓。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反啦”,百姓们都红了眼睛,开始抢夺衙役和绿营兵的兵器,抢到以后,竟然开始追杀起衙役。 “反啦,反啦,这还了得!大人,他们全是叛匪,杀光他们!”一个满人副将如此对郎廷佐说道。 此时郎廷佐已然有些后悔,他知道百姓就是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如今城内民心渐失,百姓们如何还能帮助官府守城? “不!”郎廷佐摆摆手,说道:“下令衙役和绿营撤回啦,不要再伤害百姓了,另外将城墙上的人头拿下来,给死者的家人送回去,等以后由官府出资好生安葬。” “这可不行!他们是叛贼,没扒了他们的皮就不错了,还要安葬他们?”满人副将不满地问道。 郎廷佐转头狠狠地瞪了他一样,厉声道:“你懂什么?滚一边去!” 被骂了一句,满人副将老脸一红,不敢多言,退到一边。郎廷佐不同于别的汉人官员,不说他乃是一品大员,就是他的出身也是第一代跟随努尔哈赤打天下的汉军旗的后代,到了他这一代,已经与满人没有区别了,何况他还深受朝廷的信任。 “打开府库,贴出告示,凡是上城防守的壮丁,每人每天五两银子,每天兑现一次!”郎廷佐马上又提出一项策略。 五两银子,那可是江宁城一个普通人做工三个月的工钱,一天就五两,而且每天都兑现,这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其实这也是郎廷佐无奈之举,城内一共不到两万人马,却要防守偌大一个江宁城,兵力捉襟见肘,只好暂时征召民夫。 可就在江宁知县出面安抚住百姓,贴出告示,城下的百姓渐渐散去的时候。突然城外的一座小丘之上,忽然闪出十道火球,向江宁城飞来。 守城的士兵喊道:“叛军开炮啦,快躲开啊——” “轰,轰——隆”巨大的铁弹正中城墙之上,有的甚至还飞跃城墙,落进城内。 “啊——”被飞溅起的石块砸中的军士惨叫连连,没有受伤的到处乱跑,城墙上乱成了一片。 但是一轮炮击之后,并没有停止,紧接着又是一轮。这个时候,守城的清军再也不敢站在城墙上,纷纷跑下城去躲避。 从第三轮炮击开始,那些炮弹好像长了眼睛,再也没有飞过城墙,而是纷纷击中在城墙上,巨大的冲力使城墙震颤不已,砖石瓦块“稀里哗啦”地落了下来。 明军一共进行了五轮炮击,一个时辰后,又发射了五轮,而后就每一个时辰,向江宁城打出五炮,就这样从早到晚四个时辰内一共轰击了二十次。 江宁城自明初重建,城墙高大巍峨,城墙的宽度就达三丈半,高五丈。如此宽厚的城墙,一天过后,竟然被击塌了多处,地利的优势也渐渐失去。 炮击的时候,郎廷佐已经被人背着下了城墙,等傍晚,明军停止炮击后,战战兢兢地上到城墙上,城墙上是满目疮痍,一片狼藉,大多守城器械已被击毁。 “难道明军有红夷大炮?嗯,看威力,肯定是红夷大炮!”郎廷佐心想。 “哎——”郎廷佐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广东的那个秦老板误事啊,我向他订购的红夷大炮怎么还没送到,不然还能要‘叛军’张狂吗?” 其实郎廷佐不知道的是,城外用大炮轰江宁城的,就是那个“秦老板”。 (朋友们,第三卷还有两掌就要结束,请为我加油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